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讨观点十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十周年。1978年,邓小平重申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1988年,邓小平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十年来,人们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关的论证和阐述文章之多、范围之广为近年理论界少见。由于两个命题的内在联系,研讨仍然关涉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但重点则转移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上。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总结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在1857年至1858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著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①列宁也指出过:“农艺学的科学运用,打破了几世纪以来农业停滞状态,推动了(并且继续推动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②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发风水平的限制,无论是马文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指出科学…  相似文献   

3.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诞生于20世纪末,面向21世纪,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振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其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三个新特点。 一、贯彻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一旦并入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曾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马克思生活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那时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远没有今天这样强烈。但是,马克思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作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4.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上述讲话小既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作为理论根据,又以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近30年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事实作为现实根据.他在讲话中说:“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形成,可以受几个方面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论述;胡耀邦主持起草《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原苏共二十大以来苏共中央对科学是“直接生产力”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最”。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这一观点,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不仅从质的规定性上肯定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曾对对社会生产力进行过考察,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这一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邓小平同志不断探索加快发展我国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问题。1978年3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上他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在同外宾谈话时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  相似文献   

8.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生产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从“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论断,都贯穿了知识生产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力观的形成和发展,推进了我们对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重大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毛泽东在听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后指出:“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探讨教育的科技功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学生产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它指出了人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相关性,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说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科学技术是什么样的生产力?它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如何?科学生产力如何得到实现等等。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全面竞争.要培养有科技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的特殊作用。现就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这个转化中人起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一、科学枝术要转化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有过一系列的精辟论述。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①恩格斯也指出:“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②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辩证法思想。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设计和制造出先进机器设备,产生出先进的工艺方法,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技术是科学知识的物化,它体现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  相似文献   

13.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思想、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科技与经济关系的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崭新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进一步阐述了小平同志率先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新一代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内涵,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重要意义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话中指出:“现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又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不仅坚持而且发展了这一观点,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他在同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和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说:“马克思讲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目前,如何充分认识、全面理解这一论断,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据的。 首先,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死要素;“人”的要素虽然也包括在物质生产力的广义的“物”的要素之中,但人是具有特殊能动性的活物,是活要素。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无论在生产力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它们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创造物,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结果。马克思说过“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听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后指出:“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80年代,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探讨教育的科技功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一、教育的科技功能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进步而发展。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17.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走向.国际上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而发展经济则以科学技术的拓展为先导。科技进步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依靠教育。21世纪将是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大变革的时代.为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党中央、国务院早在1995年便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6年又开展了《中国科学政策》的研究与制订.这充分地表明.中国政府对科教兴国的高度重视。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受这一英明论断的启示.进而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它的深远内涵,“科学技术既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还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既推动经济基础,又推动上层建筑……”面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指出了生产力结构要素重点的转移,也引起了关于现代生产力要素内涵的延伸及争论,但关键是要科学地把握其要素内涵的合理延伸,既不能局限于传统认识的水平上,又不能无限制地将其泛化。科学地把握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著名论断。早在一百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①“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②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又重申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底他根据现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即产品总量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合理利用,生产力布局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表现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科学技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当代的情况看,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19世纪中期,马克思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重要观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实质。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规模更加宏伟、领域更加广阔、功能更加强大、影响更加深远的变革。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应用三大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将劳动生产率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是以前产业革命时期根本无法想象和难以比拟的。这不仅是在个别学科里的理论突破,个别产业部门里的技术进步,而且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各个方面都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