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豪 《青年记者》2012,(20):52-53
被誉为"人民记者"的穆青,其新闻作品总是那样震撼人心、让人读后难以忘怀,使20世纪的新闻史熠熠闪光.他何以能写出这样的优秀作品?为何在新闻作品数量越来越多的今天却少见这样的精品?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缺少刻骨铭心的体验则是一个重要原因.穆青之所以要写通讯报道,是因为"多少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和英雄人物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有时是掺和着血和泪的.  相似文献   

2.
易欣 《新闻爱好者》2006,(2S):15-16
为继承和发扬穆青的优良新闻工作传统,深入研究穆青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2005年7月,我们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走穆青路”采访团一行七人,带着对人民记穆青的崇敬,带着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奔赴安阳、新乡、辉县,去追寻穆青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穆青住院和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探望和送别时动情地说,穆青同志跟人民很有感情,尤其是跟农民很有感情.他是新闻界的旗舰、楷模,是"三贴近"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为继承和发扬穆青的优良新闻工作传统,深入研究穆青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2005年7月,我们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走穆青路”采访团一行七人,带着对人民记者穆青的崇敬,带着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奔赴安阳、新乡、辉县,去追寻穆青的足迹……永不褪色的红旗7月6日,我们来到安阳林州。在这里,任羊成和红旗渠有同样的知名度。几乎没有费多少周折,我们就顺利地找到了住在城北红旗渠管理处院内的特等劳模任羊成。老人对倾注了一生心血和汗水的红旗渠感情颇深,听说我们要去红旗渠看看,他不顾高温酷暑,执意要陪我们一同去参观红旗渠。7月7日上午,任…  相似文献   

5.
穆青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中,采写的许多新闻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脍灸人口,影响深远。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穆青与人民群众一道经历过时代的波澜,他把人民那种百折不挠,勇于为民族、为国家、为革命事业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穆青同志不满足于单纯地讴歌我们时代的英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举办座谈会,我们问穆青:您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您认为能够写出这些作品的条件是什么?穆青同志谈了几条,其中一条是与寻常百姓,也就是你笔下的主人公要有深厚的感情。当时我一边听一边寻思:我们这些人和穆青这些老一辈新闻  相似文献   

7.
刊林漫步     
穆青谈记者的素质新华社社长穆青认为,当前新闻队伍中有不少同志不适应工作需要。作为一名记者提高的最重要方面是政治素质,记者应该是政治家、革命家、战士。其次是要对人民群众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不能自以为是,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记者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一是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二是要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技能;“任何成功都是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要提倡刻苦钻研精神。”(摘自《光明日报》)甘惜分教授谈自学应该学什么  相似文献   

8.
穆青先生德高望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盛誉。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风帆起珠江》……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与穆青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穆青和他的作品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新闻人。他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他的“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他的实事求是、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他的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005年lO月。在穆青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郑州大学召开了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本刊特刊发周胜林先生和朱清河先生的两篇文章。以表达对穆青先生的崇敬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许方方 《今传媒》2011,(9):139-14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总结我们党新闻事业的历史功绩时,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的新闻工作者,人民记者——穆青,就是这批贡献者中的典型之一。他在新闻实践中,融入赋有大局意识、战略性的思想,使其成为一代新闻工作者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穆青新闻实践中的三件新闻作品出发,总结其中体现战略思想的精神价值,强调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意义,为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董广安 《今传媒》2010,18(10):7-9
"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理论中最丰富、最核心的部分。穆青无论走到哪里,谈得最多的是"勿忘人民",题词最多的也是"勿忘人民"。1988年,穆青同志到新华社福建分社视察工作,为厦门支社题写"勿忘人民"。这是他第一次用这四个  相似文献   

11.
付松聚 《青年记者》2017,(15):65-66
穆青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被人们称为当代新闻界的“常青树”“三贴近的典型”“中国新闻界的脊梁和良心”.①穆青在长达6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坚定的党性原则、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堂堂正正的人格魅力凝聚而成的“穆青精神”,成为当代新闻界记者的精神宝库,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不可或缺的新闻精品”,②比如《赵占魁同志》(1942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铁人王进喜》(1972年)、《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1978年)、《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1979年)等.本文以人文情结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详细分析穆青新闻实践中的人文情结内涵,开启一个全面认知穆青及其新闻实践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今天,新华社在这里举行<穆青传>的首发式,我代表中央宣传部、全国新闻工作者对<穆青传>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向为编辑出版该书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穆青同志从事新闻工作60余年,给新闻宣传战线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穆青传>的出版发行,对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队伍建设,对推动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院系动态     
本刊讯从7月5日到12日,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开展了“重走穆青路,看中原崛起”大型采访活动。这次活动是该中心穆青研究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为豫东、豫北和豫南三个采访团,寻访今昔巨变,感受穆青的新闻职业精神和“勿忘人民”的崇高情怀。沿着穆青当年采访的足迹,采访团先后到兰考、宁陵、扶沟、林州、辉县等15个县市,在焦裕禄、任羊成、“老坚决”穴潘从正雪等模范共产党员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进行了深入采访。所到之处,师生们常常被模范人物的奋斗精神所深深打动,更加钦佩穆青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而对“新闻界的楷模,‘三贴近’…  相似文献   

14.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的泰斗,是人民十分喜爱和信赖的记者,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有关穆青生前身后的诸多文章中,绝大多数都把他作为一个名记者来加以描述和评价,这虽然与穆青本人经常强调自己就是一名人民记者保持了精神上的一致,但是,作为一个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新闻大家来说,这样的认识还远远不能充分挖掘出穆青对于我国新闻学乃至于新闻事业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穆青丰富而卓有成就的记者实践、新闻管理实践和理论贡献,都促使我们不得不从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对其进行重新认识。穆青离开我们已经两年有余,但他留给我们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穆青同志既是社领导,又是名符其实的杰出首席记者.几十年来,他言传身教,带领大家不断深化新闻改革,并以倡导正面报道为主和以先进典型推动人民事业发展的榜样行动,在新闻报道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6.
穆青同志既是我党新闻战线上的老领导,又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赞誉的名记者。他一生撰写了许多渗透新闻真实思想的新闻理论文章和工作总结。这些思想理论现在看来并未过时,会对指导我们新闻工作大有裨益。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穆青新闻真实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今天,新华社举行穆青同志作品的首发式,并就开展向穆青同志学习活动进行部署,这也是对穆青同志最好的纪念。 穆青同志从事新闻工作60多年,在6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牢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宗旨,尽心竭力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反映人民群  相似文献   

18.
反映中国新闻界代表人物穆青的纪实性传记作品《穆青传》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2月28日举行了首发式。穆青是“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在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声誉。在20世纪的新闻史上,许多新闻名篇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这一个又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正是通过穆青和他战友的笔,传播到人们的心灵深处。29万字的《穆青传》,以大量翔实的史料、口述和日记,真实地再现了穆青不平凡的一生,准确地刻画了他崇高的精神世界及性格特征,生动地展示了他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不移,对人民群众发自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9.
刘通 《青年记者》2017,(2):125-126
在20世纪的中国新闻史中,有不少新闻名篇佳作都与穆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一个个党员群众的光辉形象,通过穆青的新闻作品,深入几代中国人的内心,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 通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们认识了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焦裕禄,被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所感动.这篇饱含深情的作品,也深深折射出穆青和焦裕禄之间对于人民的那份深厚感情的共鸣.焦裕禄始终把“服务人民”放在第一位,穆青把“勿忘人民”作为一生的信条,有人因此称他为“新闻界的焦裕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穆青诞辰90周年,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不同的世纪。对于穆青来说,他抓住了这个时代机遇,其创作的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渗透力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笔者认为,穆青的作品之所以产生如此强大的传播效果,情感是前提因素。穆青的人物通讯与其他人物通讯不同的一点,就是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主人公的感情。本文以《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