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  相似文献   

2.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全面提升报纸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南阳晚报》办报改革的实践可以看出,激发内生动力、塑造品牌、创新经营、营造区域优势等是地方晚报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改进文风转变报风报纸的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报纸采编思路、新闻质量和队伍建设上。因此,从根本上讲,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内力"。如何激发采编人员"内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南阳晚报》在改革实  相似文献   

3.
提高报纸质量,关键是报纸的定位,试看当今的晚报“豪门”,海派、京派、粤派、浙派哪一家不是定位准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特点和鲜明的晚报特色,才独步报林,称霸市场?办报实践告诉我们,抓住“三特”是办好晚报的唯一途径。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晚报塑造形象的根本加入WTO后,过去那种以等级观念办报的意识,已被以市场价值为取向、以读者为核心的竞争价值观所取代。如今的报纸,在办报理念上,日报与晚报、行业报与都市报的差别越来越小。因此,只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报纸,才能被读者接纳。在这一点上,《大同晚报》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以受众需要为取向,从报纸的形式与内容入手,不断调整新闻结构,刷新版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刊十年来,《大同晚报》几乎年年改版,其目的就是按照新闻规律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淡化日报特点,突出民生民情的关注,真正把《大同晚报》办成一张老百姓喜欢的报纸。浓郁的地方特点,是晚报赖以生存的土壤地域性报纸,因受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想在综合性报纸中与强手对垒,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地域性报纸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打好本地牌。近年来,一些省级报纸跨地域来大同办报,竞争中,《大同晚报》非但没有垮下,反而愈战...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12日,在由武汉晚报社发起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总品牌价值超600亿元的11家中国晚报领军人物与《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中国新闻核心期刊的老总们,纵论数字化背景下包括城市晚报在内的纸媒的创新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汉晨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都市类报纸。与该报同类的报纸,武汉地区还有几家,如《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等,地理环境、定位、受众的相同,将使这些报纸陷入同质化困境。如何避免同质化,凸显个性化的办报特色?《武汉晨报》经过几年的摸索,在新闻报道上开始显现出自己的风格,即"连续性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6.
把读者变为记者,《武汉晚报》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组建了一支新闻奇兵——"百人奥运采访团",这支由众多志愿者、服务人员和观众构成的"特殊记者"队伍,为《武汉晚报》在这场围绕奥运的全球新  相似文献   

7.
发掘市场《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新闻110".1999年,《武汉晚报》在本地媒体中率先设立读者热线电话"82438110"(后改为"82333333").目前,此新闻110热线已列入武汉110联动体系,且多年被评为110联动先进单位,其社会影响与品牌效应日渐彰显.12年来,《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接到读者新闻报料逾200万条,很多报料经记者采写,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00年1月,记者通过热线获得线索赶赴江西解救因经济纠纷被扣当地的武汉出租车,当《武汉晚报》新闻110采访车引领被解救的出租车平安到达武汉城区时,几百台出租车自发组成车队相迎,轰动一时.12年来,《武汉晚报》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各类新闻奖项共60多件,70%获奖作品依托的是读者报料线索,其中不乏《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陶教授破解上网成瘾难题》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8.
理念创新:从传统党报到"都市型党报"在2001年以前,《厦门日报》走的是传统党报的办报路子.2001年5月,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根据当时报业发展形势和报社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都市型党报"的办报理念,并在当年5月8日完成了第一次改版,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从那时到现在,《厦门日报》基本上每年进行一次改版,"都市型党报"的理念贯穿《厦门日报》新闻改革和创新的全过程.所谓"都市型党报",就是在办报方向上,坚持党报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动摇,坚决服从党委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同时,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大胆借鉴都市类报纸的元素,在新闻报道的内容、角度、方法以及报纸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让党报面孔不再呆板,而是生动活泼,自成风格,受到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9.
你不仅是做新闻长春是全国新闻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城市晚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晚报》四家都市类报纸“挤”在长春这个人口总量仅280万、经济总量几千亿的中等城市.“白刃战”“惨烈”……这样的词汇曾经是这四家报纸老总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1999年,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名词刚刚引发新闻学者关注,记得很多人还在研究“下水井冒水”是不是新闻的时候,在《吉林日报》的强力支持下,吉林省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报纸专栏——“杨光帮你办”出现在《城市晚报》上.  相似文献   

10.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11.
《宿迁晚报》作为"中国改革之城"宿迁的第一张主流都市报,作为江苏报业改革先锋,《宿迁晚报》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显现着革故鼎新的魄力以及裂变释放的强大影响力。创刊11年来,该报始终坚持"贴近、有用、好看"的办报宗旨,办精品报纸,树媒体品牌,与政府同心同步,与百姓贴心贴肺,从不哗众取宠,从不固步自封,做透本土新闻,做精国内新闻,  相似文献   

12.
《武汉公安报》从1995年1月1日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后,至今保持着20余万份的发行量,在湖北省公开发行的众多专业报中名列前茅.在办报过程中,我们一条重要体会就是:围绕办报宗旨,精心设置栏目.“宣传公安,传播法制,弘扬正气,服务经济” 是我报一贯坚持的办报宗旨.根据办报宗旨,如何使其办出特色,办得使读者喜爱,是近年来我们全体报人苦苦探索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栏目的设置,在办好报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版之初,我们就对如何设置报纸栏目,使其在各版安排合理、布置得当,栏目明确新颖,又有公安特色,在全体报人和广大读者中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琢磨推敲,将栏目设置在报纸上多次公开刊登,根据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首先,根据办报宗旨,我们为报纸的四个版框定了较为鲜明的版性,一版为新闻版、二版为治安纵横、三版为警法经纬、四版为侦案大观;在此前题下,然后设置相应的栏目.一、设置有公安特色的栏目公安报刊,必须有公安特色,这是不容置疑的.由于我们是周报,跟省、市的《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天天出的报纸不同,抢新闻无论如何抢不过别人,于是,要从“独特”二字上下功夫.我们在一版设置了“本报特稿”栏目,这个栏目主要反映全市公安方  相似文献   

13.
对都市报而言,经济新闻成为继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服务新闻之后新的竞争阵地,经济新闻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都市报纸在读者市场中的地位。山东临沂《沂蒙晚报》在做活做强经济新闻的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追求一种"顶天立地"之势。"顶天",就是要聚人气,影响主流人群;"立地",就是要接地气,扎根本土。  相似文献   

14.
传媒观察     
《金陵晚报》推出动感报纸《金陵晚报》于近日推出一份"动感报纸",看报的用户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快拍二维码"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听到流金经典音乐,看到感兴趣的新闻或者广告,可以使用手机扫描后,在手机终端观看新闻的视频报道、视频广告、聆听美妙的歌曲以及介绍。通过使用手机扫描《金陵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日趋重视的一个新闻品种。 如今在报纸上,把民生新闻作为版口、栏目或专题的比比皆是。如上海新崛起的《新闻晨报》开设民生新闻版,被誉为中国晚报四小龙之一的《武汉晚报》在要闻之后即是民生新闻,《辽宁日报》将社会新闻细分四类,其中之一就是民生新闻,《新华日报》也辟有民生新闻版。有的新办报纸还将民生新闻作为主打新闻,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于2001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16.
孙立军 《今传媒》2010,(5):66-69
《燕赵晚报》秉承"关注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是河北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①发行量逐步攀升。2006年7月,河北《燕赵晚报》全面改版以来,"今日时评"专版应运而生并在促进报纸影响力中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安晚报》在新闻实践中,提出"以公信力打造西安新闻第一选择"的办报理念,全社上下真抓实干,制止虚假新闻报道,确保见报新闻真实可读,收到了显著成效,报纸美誉度得到很大提升,报业经营状况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式高 《青年记者》2012,(13):47-49
《深圳特区报》是1982年5月24日创刊的,但实际上,在这一年前的1981年6月6日,就已经试刊了.虽为"试刊",也是证照齐全的注册报纸,是合法的新闻出版物,同样永久载入新闻史了. 《深圳特区报》的办报思想、办报方针、办报风格也是从试刊开始形成的;有些有文字可循,有些则是潜移默化地继承和发展下来的.  相似文献   

19.
辛泽 《新闻知识》2003,(12):11-11
一、晚报的优势在于出版时间差 《中国晚报学》对晚报优势,进行了反复而精辟的论述。主要有三大优势:(1)时间优势,(2)空间优势,(3)读者读晚报的环境与心态优势。中国晚报协会会长李夫认为: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晚报的办报方针、办报思路、办报风格、办报特色、报纸文风、采编方法,乃至报纸版面设计、栏目设置,都可以被人拿走,但惟独晚报出版时间晚的差异优势,谁也拿不走,搬不动。因为晚报在下午或傍晚才出版,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抢发当日刚刚发生的新闻;其次采编活动空间大,能够采集到更大范围的更多新闻信息;第三可以最快地反映当局的意向、社会的动向和人民群众的心态、情绪和要求;第四可以及时刊登与传播最前瞻领先的社会舆论。这些都是日报和其它报纸所不及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主流/责任/贴心/实用《洛阳晚报》自2010年荣获中国地方都市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称号后,借助"走转改"活动的东风,在办报理念、办报形态上进行深化调整,再创佳绩。顺应时代变化,《洛阳晚报》以三叠五块(三叠即A叠本地新闻、B叠时事新闻加领域新闻、C叠副刊;五块即本土新闻、时事新闻、领域新闻、副刊、周刊)的形态,全面贯彻内容生产本土化、生产流程工业化、版面设置功能化、版式表达视觉化、报道视角平民化、传播形式易读化、质量评价市场化、报纸发行精准化的办报理念,实现都市报纸从新闻纸向功能纸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