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燕  张德全 《考试周刊》2011,(48):56-56
一、复习导入,把握整体师: 孩子们,你们已经初读了第18课,请同学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哪里?(强调“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多姿多彩?“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又是怎样生活、成长的?祖父的园子为什么让作者念念不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跟随作者走进这个大园子。  相似文献   

2.
课堂求真     
不久前听薛法根老师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他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一位学生把蜻蜓写成了蜻蜒。薛老师先让他仔细看看有没有写错,然后请他改正。这一回字是写对了,  相似文献   

3.
唐茜莉 《广西教育》2008,(19):47-49
2008年4月末,在桂林市象山区“名师走进象山”的大型教学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阅读课《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是一堂设计精巧、充满艺术魅力却又施教无痕、本色质朴的课。在语文的“园子”里,我们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耕作?要让学生收获到什么?这是我以及周围不少老师长期以来颇感困惑的问题。听了薛老师的这节课,我们至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秋娣 《辅导员》2014,(10):97-97
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5.
有幸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上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置身课堂,如沐春风,我感觉当时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这一方面缘于薛老师那练达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对"语文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今日教育》2014,(12):42-43
莫:肖老师您好!我一直有种困惑:拿着一篇课文,理出好多可以教学的内容,走进课堂,分秒必争,赶着、忙着,好不容易把教学内容上完,可学生却总是收获甚少。后来,我意识到这是自己对课文“教什么”的核心内容聚焦不准,导致学生“学什么”也不清楚造成的。为改变现状,我每次都用心解读教材,力求确定出合宜的教学内容。但是我发现同一篇课文,就拿《祖父的园子》一课来说吧,不同的老师拟定的“教什么”的核心内容却五花八门,这让我很茫然。一篇课文,究竟该怎样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会上,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再次感受了他让学生实实在  相似文献   

8.
张立国 《山东教育》2009,(11):36-37
一、鼓励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祖父的园子》时,问哪位同学愿意锻炼锻炼自己来读读第三自然段,一个快嘴女孩用特快的速度把第三段读了下来。薛老师问其他同学:“你们发现她读书有什么特点?”一女生说她读得太快。很显然,这是快嘴女孩朗读的一个不足之处,而薛老师却说:“我觉得她读得太熟了!‘熟’了才能快起来嘛!如果这位女同学在练习朗读时注意节奏,那简直不得了。”  相似文献   

9.
《小学青年教师》2007,(6S):0-22
有幸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上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置身课堂,如沐春风,我感觉当时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这一方面缘于薛老师那练达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对“语文是什么”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我就想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作同 《成才之路》2010,(35):54-55
我们经常听学生反映,"数学课好上,课后题难解",即上课听得"明白",下课"解"得糊涂;在课堂上待老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没想到呢?”事实上不少问题解决很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第十八届“教海探航”特级教师优课展示活动中,薛法根老师执教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一课,他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让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中,如痴如醉,不仅读懂了课文,读出了语感,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提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一种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薛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之高,让我有了这样的感悟:倡简,语文课堂教学“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2.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让人大开眼界。薛老师简简单单.轻装上降,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备课纸,如此而已。在朴实的课堂上,他没有让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各种精美的音乐动画占领课堂,课堂上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股的自然美。置身课堂听课,如沐春风,感觉当时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会"上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再次感受了他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言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指名逐段检查读书情况,叮嘱其他学生注意听,听后对这位同学的读书情况作出评价或提出建议。开始几名学生读得不错,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的评价也很得体。后来,有一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丢字、添字现象严重。学生的评价多是提出读得不好的地方,评价用了近三分钟时间。老师听完后,说:“同学们的建议你接受吗?下去好好读读。”  相似文献   

15.
音乐老师们伴着新课程大胆地走了一段“创新路”,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问自己:所谓的“创新路”自己走得累吗?学生累吗?效果真的好吗?学生学会了吗?我还继续创新下去吗?这些问题从一次思想品德教研活动中,我与一位老师的交流间,有了新的启发。这位老师告诉我“思品课”靠一次观摩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收效甚微。比如只要一星期不强调,  相似文献   

16.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让人大开眼界。薛老师简简单单,轻装上阵,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备课纸,如此而已。在朴实的课堂上,他没有让实  相似文献   

17.
田芳 《宁夏教育》2005,(11):58-58
语文课上,我像往常一样充满激情地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某一段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中角色的把握不够到位.为了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没有让学生再接着读下去,而是委婉地说了一句:“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朗读活动,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  相似文献   

18.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述了“我”小时候在祖父的园子里跟随祖父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笔者认为,这篇课文对教学工作富有启发意义,教师应努力让课堂成为“祖父的园子”。  相似文献   

19.
“梦”之乐     
一位美术同行的课,给我耳目一新之感。 "小朋友们做过梦吗?梦见了什么?说出来给老师听听好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啦,可不得了。想发言的孩子用胳膊肘把桌子敲得咚咚响,可谓盛况空前。其中一位孩子说:"我梦见自己长大后,做了一名科学家,专门研制一种产品对付说谎的人,可带劲呢!"另一位孩子说:"我梦见过自己长大后,成了一名军人,站在祖国的南端,守卫祖国的边疆。  相似文献   

20.
徐永晨 《班主任》2012,(6):54-55
"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