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国标本四年级语文下册《鸟语》一课,安排在第四单元,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哥欠》等另两篇组成了“动物王国的故事”单元。  相似文献   

2.
肖红亚 《小学生》2013,(9):86-86
国标本四年级语文下册《鸟语》一课,安排在第四单元,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等另两篇组成了"动物王国的故事"单元。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喜欢鸟儿,喜欢倾听和揣摩鸟的语言,最后和鸟儿们成为好朋友的经过。课文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对鸟儿的生活习性,尤其对"鸟语"不同特点缺少相对的  相似文献   

3.
正国标本四年级语文下册《鸟语》一课,安排在第四单元,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等另两篇组成了"动物王国的故事"单元。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喜欢鸟儿,喜欢倾听和揣摩鸟的语言,最后和鸟儿们成为好朋友的经过。课文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他们对鸟儿的生活习性,尤其对"鸟语"不同特点缺少相对的认知经验。因此,站在儿童立场,引导学生探索和发  相似文献   

4.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在这个故事中先后传来天鹅的三次叫声,每次叫声都传递出不同的心声.对于天鹅的第一次叫声,不同的课堂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下面是两位老师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片段.  相似文献   

5.
课例一 一、复习《鸟语》,导入新课 (1)出示《鸟语》中的一段话,学生齐读。 (2)师小结过渡:从燕子身上,我们明白了勤劳的町贵;从大雁身上,我们知道了守纪的重要性;从苍鹰那里,我们学到了勇敢。今天老师又将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我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天鹅的故事》,对其中两段教学感触很深。【片段一】(学生初读课文,学完生字词后)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我们以前也读过很多故事,看过不少故事片。大家知道,故事都有主角,都有主人公。那你认为《天鹅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请讲出理由。生1:主人公是天鹅。因为它们之中有一个“破冰勇士”,在湖上奋力把冰破开。(老师板书:破冰)生2:我觉得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因为文中写的都是他在湖岸上看到的。(老师板书:老人)生3:我认为是天鹅。因为课文题目叫《天鹅的故事》,虽然故事是老人讲的,但…  相似文献   

7.
这篇《天鹅脱险》原载印度的《五卷书》(季羡林译),原题为《聪明的天鹅》。为便于小读者阅读,我对译文做了改写。 《五卷书》是印度古代很有文学价值的一部故事(童话、寓言)书,故事里的主人公多为动物,有“世界上第一部童话书”之称。季羡林先生在《五卷书》译本的  相似文献   

8.
《鸟语》一课中的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公冶长的故事究竟怎么教;重在教鸟语还是对话过程;怎么拓展。教师可针对这三个问题,确立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通过公冶长的故事把学生拉入情境;第二板块通过鸟语教对话;第三板块拓展想象"我"与鸟的不同动作、神态、心理。  相似文献   

9.
正料峭的初冬,崇宁路实验小学四(5)班教室里春意融融,孩子们身心入境,在郭磊老师的引领下倾听鸟语,感受声声鸟鸣的独特内涵,体悟语言文字的别样魅力。这是一堂洋溢着浓浓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循着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设计意图,郭老师将两篇课文——《鸟语》和《天鹅的故事》创造性地整合、重组,使得课堂更加饱满、深厚。孩子们从布谷声声中,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从喜鹊喳喳中,感到了平凡生活的喜悦;从天鹅  相似文献   

10.
“啾啾,啾啾”,当你走在山路的时候,会不会听到动听的鸟叫声呢? 翻开《广东第二课堂》,阅读《空山鸟语》这篇文章,我仿佛真的听见有许多可爱的小鸟在我耳边轻轻地叫着。多么欢快!作者在文章中说:“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是啊.我最喜欢听鸟的叫声了。  相似文献   

11.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天鹅的故事》是章廷桦先生在访俄期间聆听了一位酷爱打猎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述的一个有关天鹅的真实故事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写成的。编者对其进行了适度改编,突出了天鹅破冰和老人弃猎三十年的情节。文章以"我"听斯杰潘老人讲述天鹅的故事为线索,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组都是写动物的课文--<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鸟语>一文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中各种鸟儿的喜爱之情;<天鹅的故事>中天鹅们的行为改变了一个狩猎者的生活方式;<生命的壮歌>中的老羚羊,为了成全种族而牺牲自己,它的大无畏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当你们读完《鸟语》后,一定会被有趣的鸟语所吸引,实际上鸟语里面还包含着很多有趣的知识。人们可以从鸟语中知道鸟儿是在欢歌还是在呜咽,是在告知节令还是在预报时辰,甚至凭叫声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鸟。乌鸦叫声单调枯燥,整天只会呜呜吸吸,  相似文献   

14.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以“我”听斯杰潘老人讲述天鹅的故事为线索,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自救的神奇壮观的感人场面。那么,我们怎样准确把握这篇课文呢?一、弄清编写意图,明确教材定位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15.
一、通过静思默想来品悟语言的优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静思默想,他们才能有效地把握重点词句的内涵。对优美词句有较全面的思考,语言表达时语句组织也就更严密。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天鹅破冰的经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的5、6两个自然段,动笔把最打动你的地方画下来,它可能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处标点。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在有一定时间的思考后,有的学生回答:从“重重地”一词中,我感受到老天鹅扑打冰面的力量非常大,而且冰面也被震得颤动起来。有的学生回答:“像石头一样”这个比喻句,  相似文献   

16.
苏版语第九册《天鹅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老天鹅为了给大家找食,只身飞向天空,不顾个人安危,像一块石头似的撞击冰面。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欣赏Flash画面后,我问:“此时此刻,面对勇敢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提倡在阅读教学中动笔写,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写的结果,而在于其过程,在于学生是否养成动笔写的兴趣和习惯。1.写词语。课堂上,笔者十分注意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感兴趣的关键词。如教学《鸟语》,由鸟语到鸟语花香,进而去想一想关于鸟的成语,如:乌鸟私情、鸟尽弓藏……并把它们记在课题周围。教学《天鹅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图的四周写一写在他们  相似文献   

18.
苏版语文第九册《天鹅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老天鹅为了给大家找食,只身飞向天空,不顾个人安危,像一块石头似的撞击冰面。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欣赏Flash画面后,我问:“此时此刻,面对勇敢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一阵沉默后,几只小手怯怯地举了起来。一个孩子说:“我想对他说,‘你真勇敢’。”另一个孩子说:“我想对他说,‘你是一个英雄’。”我表示赞赏。“能不能多说几句,生动、有感情些。”我提示。一只手也没有了。突然,有一只小手果断地举了起来,我连忙有请:“好的,你说!”“老师,天鹅是动物,我们是人,它能听懂我们说的话吗?”…  相似文献   

19.
《天鹅的故事》是一篇文馨质美的文章,以"我"听斯杰潘老人讲述天鹅的故事为线索,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自救的神奇壮观的感人场  相似文献   

20.
《丑小鸭》: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因为长相不端而受尽排挤的小鸭,最后成为了一只飞得很高、变得很美的天鹅。在下面的故事中,大家会看到“历史的真相”。其实丑小鸭有没有变成天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