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复述能力是基于读和说的一种专项的语言表达训练方式,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思维的锻炼和开发,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好复述训练的优势,抓住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特点,促进复述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复述教学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把读和写连接起来的一座桥梁。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复述的训练重视得还很不够。据调查,有的学校能按大纲规定进行复述的学生仅占百分之五左右。教师怕挤课堂教学时间,学校对复述教学不过问、不考查的现象很普遍。这种偏向如不纠正,提高语文水平只是一句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培养目标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复述的训练是较理想的方法。复述能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得到发展,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增强。新编的各年级语文教科书中都有适量的复述练习。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重视了学生的复述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将复述分为再现性、概括性、创…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一直强调这样的要求:背诵指定的课文并复述课文,同时课文后的习题中都有复述课文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复述这一个重要环节经常被忽视。加强课文复述教学是一个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复述课文训练的意义复述课文不仅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也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本。它既是思维训练的再创造过程,也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点燃学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重视复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复述,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再现课文中的故事,就是让学生讲故事。我们知道,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复述,可以活跃语文教学气氛,使学生爱好语文,在愉快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然而,复述看似简单,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再现课文,势必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是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重视复述教学,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收到…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十多年的实践,笔者对此有一定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如今,适逢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不少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刻苦钻研,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我们语文教师也不例外。语文素质的提高不外乎是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开始,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复述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什么是复述?简单来说,就是在老师讲完课文之后,由学生扔开课本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重述一遍。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复述形式,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理解记忆课文内容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给予他们说话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有:读背法、读背法、读背法、复述法、拓展法等方法。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使之成为一种爱好。这样,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9.
复述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读”与“说”的整合,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复述能力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着广大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复述教学进行再认识与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内容中提高阅读能力;在诵读、记忆词句中丰富语言积累;在模仿、迁移训练中提高说话能力;在激发、维持复述情感中积淀人格,从而达到在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中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复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是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提升语感,培养想象与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复述形式单一,脱离学生实际,缺乏复述方法等,课堂往往出现低效复述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有效路径,提高复述教学的效率。一、立足文本,丰富复述的题材和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有繁有简,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的后面安排了复述“卢沟桥事变”经过的练习。教学中,我效仿于永正老师激励学生反复读课文的方法,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这一单元,就要把这一语文要素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理解创造性复述的融创性、整合性和坡度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复述、猜想复述、体验复述、变序复述,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性复述的乐趣,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复述”是语文教学的要素之一,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随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推行,“复述”这一语文要素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文章分析复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层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为复述教学找到立足点、起点、着力点和增长点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复述,作为小学阶段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促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一线语文课堂上,朗读和背诵备受广大教师的宠爱,复述则游离在课堂的边缘,成了可有可无的语言实践,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旨在明确复述的重要性,探索指导小学生复述的对策,希望能唤醒广大一线教师对复述的再认识,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复述是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语文教学中,复述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作文训练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训练,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都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把听和说的能力忽视掉了。而实际上,读、写、听、说构成了语文的全面素质。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日益重视,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加强说话教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多练多说,把说话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多种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说话能力。一.初中说话教学的方法(一)复述法复述就是通过自己的话复述书本内容的表达方式。可以由老师先朗读,让学生复述内容,或者让学生谈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对一些叙述性课文提出了“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的训练目标。在各年级教学中,复述课文跟背书差不多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复述训练难以达到目的。究其原因,一是阅读教学中没有真正重视复述训练,有的教师如同布置背书任务一样,只要求学生多读多记、会复述,造成学生机械复述,强记硬背,如同背书。二是没有区别不同年级复述要求及方式,有的教师只注重运用课文语言,按照课文顺序进行的详细复述,使学生形成“照本宣科”的复述定势,学生作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的训练明显不到位。三是对复述缺乏评议、考查,教师对学生的复述技能情况缺少平时评价、定期考查,学生复述中的问题难以及时纠正,复述技能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石,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并长期培养学生这四方面的能力。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1.听后复述。首先找诗歌、辞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学生不能记笔记,听完后站起来复述所听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复述是统编语文教材中重要的语文要素。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提出的复述要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漏》一课时,初次教学引导学生将故事情节分割开来复述,反思时发现这样教学显得死板又零碎,于是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设计。调整后,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提高了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变单调为有趣,变枯燥为活泼,变单纯为多样呢 ?复述法是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复述法是一种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教授说明文,既可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在说明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复述法,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具体的操作模式是:自读—回放—互说—当众复述—评议—得法。自读,即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放,即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