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生产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难成为现实问题。贵州省绥阳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为破解这一难题,县委、政府立足于实际,经过广泛调研后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市场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不能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因此,县委、政府以创新为灵魂,以追求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积极引导发展“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农村经济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2.
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门责任和分工.其中,部署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会议认为,“三农”工作是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必须保持抓农业劲头不松、投入不减、深化改革步伐不停,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你们看到我每天都以一个总裁的形象,在你们面前展现神采奕奕、充满阳光的一面,可你们想象的到我曾几次自己开车到江北大坝荒天野地抱头痛苦的情景吗?你们看到我在公共场合风度翩翩的一面,可你们知道我在那些官不大权不小的人物面前为了企业发展低三下四磕头作揖的样子吗?”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由粮食主产区向主销区的转变,莱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采取“政府调控、市场运作、强化服务、确保安全“等措施,引导粮食生产,放活粮食购销,基本实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证粮企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认为“以人为本”,即从“人”的因素入手进行系统分析或许能找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问题分析:1、农民是调解产业结构的主体和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政府、企业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是密体和间接的受益者。只有把作为主体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抓住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牛鼻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限制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农民群体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容易被误导经常上当受骗,这与农民缺乏商品知识和科技素质较差有密切关系。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千家万户、各自经营,很难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也难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农民很难向银行或信用社贷款融资,政府也很难把政策性贷款或补贴落实到个体农户上,企业更难雪中送炭了。三是、农民相对普遍贫困,他们是我国国民中最穷的群体,没有投资产业的能力,只能维持  相似文献   

6.
庄晨 《华夏星火》2014,(1):40-42
程顺和院士认为,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就要重视品种改良。他说:“品种改良永无止境。我一辈子的工作、一辈子的追求就是改良品种,让中国农民多增收、快致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更进一步做好工作,牢记“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茁  李英华 《科教文汇》2005,(4):i007-i008
1月29日下午,河南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记者招待会,11位政府官员成为“焦点人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乱收费、执行难、医疗腐败、环境保护等问题成为记者关注的热点。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顾志平主持了记者招待会。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粮食安全”,有很多说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需要的足够食品”。这是一般可以接受的说法,似乎成为一种公认的概念。但是,由于各国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粮食安全指标有很大差异。一般包括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和低收入居民的粮食供应保障等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12.5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与农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党和政府历来十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其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还有矛盾。从根本上说,农民问题居于其间的中心。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低、就业难、增收难。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正是要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战略目标,必须突破老的思维定式,突破制度“瓶颈”的制约,按照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思路,设计路径方案,把工作重心放在恰当的制度供给上,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农民增收难也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农民增收难,往往难在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于是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谋粮食生产发展、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就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于是在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今天,涌现了这样一批优秀科研工作者,为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他们披星戴月,奉献着自己的毕生精力。江南大学的丁霄霖教授就是其中一位“现代农人”,他凭借着自身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开创了食品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赵磊 《科教文汇》2014,(5):219-220
本文从农民增收的相关概念入手,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农民增收理论,对照大庆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现状,增收存在的问题。然后借由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增收的经验,提出了大庆市农民增收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对策措施。文章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负担起经济发展的责任,履行促进农业发展的职能,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赵磊 《科教文汇》2014,(15):219-220
本文从农民增收的相关概念入手,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农民增收理论,对照大庆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现状,增收存在的问题。然后借由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增收的经验,提出了大庆市农民增收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对策措施。文章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负担起经济发展的责任,履行促进农业发展的职能,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可喜变化,但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现状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取得实效,才能达到中央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那么,作为县级学(协)会在这场空前的大建设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09年于昆明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河南省滑县十项专利获奖,由滑县华森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刘洁发明的"制浆原料超声波清洗装置"及"制浆超声反应釜"名列其中。日前,刘洁接受本刊专访,介绍了他有关制桨技术方面的发明及专  相似文献   

16.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着这一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欧洲人类进步基金会于1999年7月7~9日共同举办了“21世纪粮食安全与农业保护问题国际研讨会”。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5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专员和农民组织的代表汇聚在北京,共同探讨21世纪粮食安全与农业保护这一重大议题。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法国农业社会经济学家皮埃尔·吴翰、巴西社会经济分析学院院长、社会学家甘地多·古玛哈等著名专家学者,开幕式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谢扬先生主持。在3天的会期里,与会专家学者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就“WTO与世界市场一体化及国际协调问题”、“农业模式与营养问题、世贸组织与之关系”、“公民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3大主题广泛发表了看法和建议,代表们精彩的发言不时激起热烈的掌声。会上专家学者们分别就中国、巴西、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并且还探讨了有关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以及世界营养政策、植物基因改变、农民组织在农业改革中的作用等等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与会的中国专家、学者们认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和日益融入世界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与农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也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强盛。在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考虑粮食安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次会议,不仅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保障等情况,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范围的粮食安全与农业保护状况,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可避免走一些弯路。会议最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同志亲切会见了参会的外宾。 3天的会议虽然是短暂的,但它带给大家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据悉,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将专门出版论文集。本刊从这期起,辟“世界观察”专栏,将此次研讨会上的精彩发言摘编下来,以使广大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长期以来;我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农村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如:气象服务如何适应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新要求?如何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将气象信息迅速停递给狂民朋友等?本文将对我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部署了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盘点“两会”上和三农有关的关键词,有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农民工创业、生态农业、留守儿童、普惠金融、农业保险、农业大数据等,而农业现代化更是在“十三五”规划中独立成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被列为2016年政府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是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必将对我国农业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并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王玥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48-248
认同、选择并且实践“文学的权威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被称为“文学”的文本从哪里获得其权威性呢?这权威的源泉、基础和保证是什么?谁或者什么东西又能使之合法化、证实它为其签署意见并对它负责呢?尽管这些年来,政府官员、大众媒体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学多有褒扬,但是我们必须谨记并且直面这种现实——电视作为广众覆盖的热媒介的传播效果。今天几乎所有的政党和政府都已意识到官方电视主流媒体对于政治的影响力,她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蒋骁飞 《知识窗》2014,(1):59-59
丁肇中曾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有学生又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