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标志。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方法及思路等问题,国内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介绍并评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观点及文献,对预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趋势以及探寻新的研究突破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被赋予了全新的任务和使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升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国有股权分配比例,引入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权占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行为明确、企业投资高效敏捷、内控监督有力的机制。就理论逻辑而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一方面,因股权结构引起的动态改变会对其治理体制及资源禀赋造成直接冲击,一定程度上硬化国企的预算软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层持股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可以提高管理层激励,提高股权多样性和制衡度,这同样会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那么,在实践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以2003年至2017年国企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改进主要集中于抑制国企投资过度,对国企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则较为有限。这可能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降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为我们找到了更加精确的影响机制——国有企业本身相对而言承担着更多的政策性负担,所以更可能进行过度投资行为,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的其他非国有股东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使其充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优化投资低效行为,改善其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比较而言,在竞争程度较低的垄断性行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要更加关注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并依据市场化程度的地区、行业差异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已形成一批案例,其中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吸引外资与新加坡企业共建的"中新国际海事培训中心"案例颇具特色,这是一个"小混合"层面上的混合所有制"国际化校企共同体"模式,研究该案例,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把"混合所有制"这样一个经济学概念借用到职业教育领域,涉及一系列观念、政策和法律问题。在借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探索"混合所有制"要先明确的政策目的、实践主体以及法律支持、配套改革、实施步骤等认识和实践问题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步,股权结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241家国有“混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股权结构、董事会权力配置对企业R&D投入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混合所有制下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从实证层面探索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入影响,并在引入董事会权力配置变量后,分析该变量对上述两者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多样性、股权制衡度及股权集中度皆会影响企业R&D投入,股权多样性、股权制衡度能够带动企业R&D投入的提高,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R&D投入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优先股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国家持股方式,能够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边界,改变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现状。通过完善优先股的市场准入、企业国有资产价值的确定、优先股的定价等程序,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的价值与优先股的发行价1:1的方式将国有资产转化为优先股,并在制度上明确优先股、可转化优先股以及优先股发行数量上限等,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产物。作为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经济,也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股份制经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将会相应发生变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的是为了壮大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控制、引导作用,把公有制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混合所有制在改革开放伊始就被提出,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措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进国有资本提高市场竞争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开放国有企业垄断市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适宜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发挥在于准确把握市场收益最大化与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平衡点。国有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应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则不能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混合所有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一种新的所有制类型。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集中扩张资本和优势互补的优越性,有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凝聚社会各要素积极参与办学的有益探索,相关理论研究蔚然成风。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知网职业教育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持续增加;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内涵从强调资本融合类型转变为资本融合机制;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蕴已经取得共识,但也面临系列现实难题束缚;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办学样态。展望未来研究,应推进研究深度、拓展研究方法、增强研究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