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瓦上生雨烟     
<正>瓦上生雨烟,是一种意境。雨在瓦上最容易看得清楚,横的是帘,竖的是线。春天的时候,一只雀儿蹲在雨瓦上,羽毛被雨水淋湿,它就埋下脑袋,啄一下,再啄一下……瓦是用来挡雨的,雨在瓦上生烟,雨水顺着瓦,顺着槽沟,跌落而下,就汇在了一口雕龙粗陶大水  相似文献   

2.
我爱春雨     
“淅沥沥,淅沥沥……”你听,这是春雨唱着歌从天上飘落下来,打在大地上噼里啪啦的,像炸响的迎春鞭炮。它密密地斜打在玻璃上、房顶的红瓦上、树林间,也打在我的身上、心上。微风徐徐吹来,小雨飘飘悠悠,我撑着一把小伞,在雨中悠哉游哉,独享着这微风细雨洗面的感常。  相似文献   

3.
    
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一样将它们码在一起。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  相似文献   

4.
正五月渔郎相忆否?最忆是故乡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  相似文献   

5.
梅雨的形成     
“黄梅时期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说的雨,即梅雨。梅雨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停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是如何造成的。为此,我们要从梅雨期间高、低空的大气环流形势入手,了解梅雨期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6.
雨和瓦     
解读:细雨轻敲鱼鳞瓦。是的,在很多人的意识中,雨的下面一定有一檐屋瓦。青灰色的,质地很脆的屋瓦经过时间的加工,长满了苔,变成了墨绿色,质地也韧了许多,或大或小或急或缓的雨点或是雨阵以大小不等的力量,打在上面,便是屋里的人悦耳的音乐了,这无疑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7.
家的变迁     
十年前十年前,我的家住在上新街长江索道旁,那是一座老旧的瓦房,只有二十几平方米,厨房、厕所都在外面,生活起来很不方便。室内的地面非常潮湿,家里的衣服、家具常常生霉,甚至连墙壁上也长出了青苔。屋顶的瓦也经常掉下来。一到下雨天,雨从瓦缝里漏下来,家里就摆满了盆子、罐子来接水。那时的生  相似文献   

8.
关爱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夜,当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时,雨还在下,雨点打在树上,草上,房顶上……发出沙啦啦.沙啦啦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瓦上的猫步     
<正>对于瓦,这种飞快地进入过去时态的事物我唯有怀念。瓦和瓦上的轻雾、炊烟。雨敲打瓦面的淅沥。“檐溜”自瓦上滑落的滴答。越过瓦面生长的芭蕉叶。从瓦上轻轻踏过的猫步。抛上瓦顶的我那些换掉的乳牙。瓦上的乡愁。时光苍茫,星光昏暗,而我,一回眸就从那片瓦面  相似文献   

10.
下雨啦     
这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样,一边享受着奶奶家仅有的一台电风扇,一边在写作业。到了下午5点多时,天气依然很热,我大口大口地喝着凉白开。我写完作业,和爷爷去房顶上乘凉。刚走上房顶,只听“轰隆隆”一声雷响。我们赶紧从房顶上下来,不知不觉,凉丝丝的雨点悄然来到我的鼻梁上。下雨啦$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小五(2)班@杨大为  相似文献   

11.
对一缕阳光的迷恋,我的眼睛,再一次失语. 阳光,从房顶上的青灰瓦缝间泄漏下来,光线穿过潮湿灰暗的空间,照射在蒙尘的木板墙壁上.我坐在犍为县罗城古镇船型古建筑群落的屋檐下,举着相机开始了对这些光线的跟踪.粉尘就飞扬在那些透亮的光线里,而投射在墙面和木梁上的光芒也在缓慢地移动.对于阳光在物体上的瞬间移动,只有通过照相机的长焦镜头拉近以后才能发现.准确地说,要在墙壁上斑驳的光影里看到阳光的运动,聚焦点和曝光点需要取其中间值才能从成像以后的相片中看见.按下快门的瞬间一般可以用秒、分秒和毫秒计算,阳光投射在物体上并瞬间移动,这个瞬间通过胶片记录下来,是现代科技的精确,我的眼睛不具备这种功能.这是生命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作文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材料,这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一样。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教学《雨》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调动器官,仔细观察。作者在描写《雨》中,运用了多种器官观察事物。如看到(视觉)的:“雨越下越大”,“天地间”“迷蒙蒙的一片”,“屋顶”“溅起一朵朵水花”,“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地上”“汇合成一条条小溪”;听到(听觉)的:“粗大”的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闻到(嗅觉)的:“一股泥水的清香迎面扑来”;感觉到的:“屋里特别闷”;脑子里想到的:“真是一场及时雨”。由此可见,在观察中要调动多种器官,不仅要看、听、闻,还要尝、摸、想……这样才能获得全面、具体的材料。二、观察有序,条理清楚。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观察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整个过程;“雨前”是按先外后里地观察;“雨中”是按从整体到部分,从上而下地观察;“雨后”是按由远而近地观察。由于作者观察有序,描写条理清楚,突出了雨的壮丽  相似文献   

13.
师:下雨,同学们都见过,你留心观察过雨吗?你观察到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下雨时天阴得很厉害。 生:下雨时闪电,还打雷。 生:开始雨是竖着下的,有风的时候,雨就被刮得斜着下了,打到了玻璃上。 生:小雨是慢慢往下飘,大雨就像用盆泼的一样,落得非常快。 生:小雨像线一样细。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谁还能结合你观察到的雨,按顺序说说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有意渗透有顺序观察) 生:雨前尘土飞扬,风很大。 生:雨前天色暗了下来,我一个人在屋里,很害怕。 生:雨前闷热,我还看到燕子飞得很低。 师:这…  相似文献   

14.
儿时的记忆     
肖天旭 《师道》2002,(4):45
小时候,我在江西赣州一所农村小学念书。教室坐落在江边大榕树下的一间破庙里,窗户很小,几根栅栏横封着,没有玻璃。天晴的时候,阳光从天花板上的几片明瓦中斜射下来,给阴暗的教室增添了几分亮色。但是,一到阴雨天可就麻烦了,不光教室黑沉沉的,而且,还东一点西一点地漏雨,地面凹凸不平,雨水郁积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0,(7):152-152
雨季来临,不必所有的雨天都让孩子躲在屋里,下小雨的时候.不妨带上小家伙到其中去感爱另一种自然。在雨中玩耍.应该是孩子童年里重要的体验,雨后.也是孩子天然的游乐场。  相似文献   

16.
3月5日 雨 不知从何时起,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丝,滋润着万物。或许是因为在屋里呆太久了的缘故,窗外那被丝丝细雨笼罩着的世界竟变得陌生起来,生疏的连我的心情也冷了下来,于是,我决定出去走走。  相似文献   

17.
江南瓦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瓦沟与扣瓦之中留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相似文献   

18.
江南瓦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瓦沟与扣瓦之中留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相似文献   

19.
成功像梯子     
正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年老的智者,请教成功之道。智者拿出一架梯子,带着年轻人来到一座平房前。智者将梯子放在平房墙壁上,对着年轻人说道:"你现在沿着这架梯子,爬到平房顶上。你从房顶下来后,我就告诉你最实用的成功之道。"年轻人立即手脚并用,沿着梯子,很快就爬到了房顶;尔后又马上从房顶沿着梯子下到地面。  相似文献   

20.
黄昏     
早晨,毛毛雨从空中飘落而下,轻柔得宛若娇美的少女。黄昏时分,雨停了下来,在家憋了一天的我,急急忙忙跑到门外。哇!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一会儿,"啪啪",又下起雨了?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