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图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书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图书,就要进行揭示图书和组织图书的工作。揭示图书和组织图书的方式很多,其中从图书所涉及的知识內容来揭示藏书,是其主要的方面。怎样才能准确地揭示藏书并加以科学地组织起来呢?这就是图书分类所要研究的问题。所谓图书分类,就是将大量的图书,根据它们的内容性质、形式体裁、立场观点和读者用途上的异同,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并用排列的顺序,显示它们的內在联系和相  相似文献   

2.
图书分类在图书馆中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对藏书起组织作用的基础工作。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如能掌握图书分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一、什么是图书分类。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和其它特征的异同,分门别类地将藏书揭示出来,并依此系统地把它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方法。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包含二个内容:1、将大量的藏书,根据每种图书的内容特征,把不同的加以区别和分开,亦即区分,把相同的放在一起,相近的联在一起,整理成有条有理的系统,亦即类集。区分与类集是图书分类的本质涵义。2、对一种具体图书来说,根据其内容将它归入到所采用的既定的分类体系中去,亦即归类。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分类过程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鉴定图书分类过程质量高低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图书归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所谓图书分类的确切性就是为书在图书分类体系中找到一个准确、恰当的位置.而所谓图书分类的一致性是指在某一图书馆中,执行分类原则要规范,从而使同类图书集中于一处,异类图书区别归类,做到前后一致,号码固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类排架法组织图书馆的藏书,能将学科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文献系统地组织在一起,方便读者按学科属性检索文献,符合人们的检索习惯.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馆藏书整理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图书分类揭示了图书文献中所反映的学科内容和其他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并用分类语言进行描述,使图书文献获得标识,借以分门别类地、系统地检索藏书,达到为读者提供馆藏信息,方便利用图书文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立 《图书馆学刊》1991,13(5):36-37
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图书分类质量的好坏,既影响读者服务工作又影响藏书建设的质量。因此,图书分编人员应尽量减少差错,力求做到归类正确、细分到底、标引全面、前后一致。本文仅就中文误分图书的辨析与矫正谈几点浅见: 一、误分图书所谓误分图书,是分编人员在归类时因马虎或其它原因给错了类号。误分图书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通过学习,学员除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而外,还要学会图书分类工作。因此,学习时应两者并重,切忌死背条文,而应通过做各章后的实习题掌握图书分类的基本理论、分类原则和方法。现将各章复习要点怍提示性阐述,请学员结合教材内容复习。导言一、图书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或其它特征,将图书馆藏书揭示出来,并分门别类地将它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我们知道图书馆是通过图书  相似文献   

8.
分类是对事物进行区分的方式方法。图书馆把名目繁多、种类繁杂的图书按照科学知识门类的逻辑系统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集中于一处,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图书,满足读者按学科内容性质找书的要求;便于开展参考咨询工作;便于组织分类目录、图书分类排架,便于馆员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报告,便于采购人员了解馆藏,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购买图书等工作。只有准确地做好图书分类工作,对图书馆方针任务的贯彻执行才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一、此法缘起图书馆一经确定一部分类法后,其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它在本馆得以实施。具体地说就是如何运用它更好地有效地提示日益增多的藏书和科学系统地组织藏书排架,即组织图书分类目录和实行图书分类排架。分类目录是从学科知识门类方面来揭示图书馆藏书内容,按照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法体系组织起来的目录,在目录体系中,分类目录是主导目录。分类排架则是按藏书内容性质所属的学科体系在书架上的排列方法,分类排架又是各种  相似文献   

10.
何谓藏书利用率呢?在一定时期内馆藏中读者利用过的图书册数占馆臧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比值即为该时期内的藏书利用率。计算公式为:藏书利用率P=(读者利用过的图书册数N)/(馆藏图书总册数M)×100%藏书利用率反映了一个馆所收藏的图书被利用的情况。它是评价图书馆办得好坏的基本数据之一。图书馆藏书一般可分为如下几部分:基本藏书、阅览室的藏书、保存书库的藏书、内部书库的藏书等。各种类型的藏书由于用途不同,因而利用率也不相同。阅览室内的图书利用  相似文献   

11.
图书分类中的“集中与分散”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牵涉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关系到图书分类法的编制,而且也关系到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目录组织、藏书组织和排架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因而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谓图书分类中的“集中与分散”,主要是指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相关学科之间,是按文献的学科性质还是按文献论述的中心内容和文献的主要用途归类的问题。换言之,从学科的观点看,某些类目应该分散,但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某些类目则要求集中。这种“集中与  相似文献   

12.
第四章图书分类工作与方法一、图书分类工作要求图书分类工作是运用一种图书分类表来揭示和组织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工作。如果归类不确切,不能正确地揭示出图书内容所反映的学科性质。就会造成误检或漏检,影响为读者服务。故对图书分类工作的要求是:①归类正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工作是运用一种图书分类表,来揭示和组织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工作,它是揭示藏书和组织藏书的一种手段。如果归类不确切,不能正确地揭示出图书内容所反映的学科性质,就会造成误检和漏检,不能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势必影响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因此,正确类分图书显得特别重要。首先,因图书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它可以只论述一个主题,也可以论述几个主题;既可论述某一主题的一个方面,也可能论述某几个方面。有的图书可能涉及到许多学科门类,反  相似文献   

14.
体裁的干扰     
分书基本规则谈到,图书分类是以著作内容的学科性质为归类的主要标准,而著作的形式、体裁等则是分类的辅助标准。文学作品归类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体裁。分书时,体裁在什么情况下成为归类的主要依据,起着主导作用,这就必须分清图书属于科学著作还是文学作品。科学著作与文学作品之区别,体裁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它并非是唯一的因素,还要看其内容的学科性质、写作目的。例如,《物理世界奇遇记》,此书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人教育逐步形成体系,各类成人高考复习丛书及有关资料日渐增多。我馆改用《中图法》仅四年多时间,此类目下图书就达50多种。对每种图书进行分类时,书次号无论采用种次号、四角号码著者号、财产登记或出版年月号,都不能把学科性质相同的图书聚在一起,分类目录卡片分散多处,图书排架相隔甚远,给广大读者检索和工作人员取书带来一些困难。为解决此问题,特提出在“G723中等业余教育”类目下增设仿“G63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细分的建议。实行仿分后G723类目下图书,无论采用哪种书次号,均可将学科性质相同图书聚集在一起,使学科性质相同图书的分类目录卡片相邻,同学科图书排架归到一处,为读者族性检索和工作人员取书、排架提供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藏书内容,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藏书目录,同时也是读书目录。目录不只是告诉读者馆内藏有什么书,它还告诉读者应当选择什么书,阅读什么书。因此,在图书馆界,把它喻为“藏书与读者的媒介”、“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指引治学入门的向导”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南”。在四化建设的今天,为了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图书馆工作者把目录工作作为一项基本的业务建设来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是在1956年建院的同时诞生的.现有藏书十二万多册.在图书分类方面,分两个体系:即艺术书和非艺术书.对于艺术书籍的分类,我们使用的是结合我院专业情况自编的《艺术图书分类(初稿)》.非艺术书籍,1981年前采用的是《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试行草案)》.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深感原使用的《中小型表》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新情况了.为了使我馆的图书分类工作逐步向标准化过渡,为将来的自动化检索打基础,于1981年春,开始对非艺术图书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由于分类法的更换,在我馆就出现了三套藏书组织和分类目录体系,这就给书库出纳人员的提书归架和读者检索书目增加了很多不便.为此,必须把原来的藏书和目录卡重新分类.  相似文献   

18.
书名"跟风" 这种形式的"跟风"主要体现在图书书名上,通过增删更改个别字词或采用相同的句式达到与"被跟风"图书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以引起好奇心强的读者的兴趣.或混淆读者耳目,甚至以假乱真,搭"顺风车"扩大发行量.而实际上,书的内容与"被跟风"者大相径庭.这种"跟风"方式不被人认同,但发行量却往往不俗.  相似文献   

19.
<正> 采用分类方法典藏图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自从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在1876年建立了十进分类法以来,以某种分类法为依据,以分类号作为标记来组织、排列图书的方式便风靡全球.这种方式能把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的图书资料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逻辑性的科学体系.至今,我们绝大多数图书馆的绝大部分的藏书仍是按照这种方式来组织和排列的.随着藏书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依然单一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排列图书资料,整个分类藏书的体系就会越来越大.在国内稍有些历史的图书馆里,几十万册图书组成的庞大分类藏书体系是司空见惯的.这种庞大体系除了使分类排架方式本身固有的缺点(如浪费书库空间,倒架倒库增加管理工作负担,类号冗长,图书出借、上架不便等)突出地显示出来外,  相似文献   

20.
黄志斌 《出版参考》2006,(2S):22-22
这种形式的“跟风”主要体现在图书:书名上,通过增删更改个别字词或采用相同的句式达到与“被跟风”图书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以引起好奇心强的读者的兴趣。或混淆读者耳目,甚至以假乱真,搭“顺风车”扩大发行量。而实际上,书的内容与“被跟风”者大相径庭。这种“跟风”方式不被人认同,但发行量却往往不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