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吴峰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120-125
企业E-learning是实现大规模员工培训的重要手段,是普及性提升企业员工人力资源质量的战略工具。企业E-learning的实施与发展对于中国这个人力资源大国尤为重要。为了解国内企业E-learning的现状,以及分析其未来趋势,该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百家企业的有效数据。文章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企业E-learning的战略、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十个主题进行分析。基于统计分析,该文认为绩效技术、移动学习、企业MOOC将是企业E-learning发展的最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理念得到全国范围的广泛接纳,终身学习行动在我国各个领域迅速有序地开展.在企业中,关于终身学习有两个突出的新趋势,其一是企业大学的大量兴起,其二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E-learning的大量应用.本文将对终身学习在行业企业中的这两个新的发展趋势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田兴斌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99-102,113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E-learning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倍受关注。笔者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E-learning下对英语听力学习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听力技能少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听能差,提高听力技能的需求最大,虽然多数学生使用互联网,但E-learning英语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用于英语听力训练的则更少,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文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对香港中文大学的E-learning进行个案研究,对香港中文大学的E-learning战略计划、技术、课程、教学与管理服务等进行整体描述,剖析了E-learning创新教学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对我国内地的大学应用E-learning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E-learning现状调查与分析——以TCL集团为研究个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互联网的应用热潮,E-learning这一数字化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重要方式。TCL集团作为我国“数字化学习港“教学改革项目唯一的企业示范点,正努力探索“数字化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及运行规律;而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E-learning的认识、需求及习惯是创建“数字化学习型企业“的重要依据。本文以TCL集团为个案,通过对其下属公司管理者和员工的问卷调查、访谈与分析,发现企业培训主管和企业员工都对采用E-learning培训有强烈愿望并持肯定态度,但对E-learning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同时企业在E-learning的组织实施及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E-learning发展迅速,正在成为E-learning热点。本文从E-learning的国内外市场现状、主流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现状、标准化建设现状、现有的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要素、E-learning应用现状(新闻资讯)等方面,对E-learning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体系的封闭性、滞后性等因素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各类知识和技能需求,难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从企业培训向职场学习的转变、职场学习为企业的绩效改进服务以及从组织学习视角推动企业绩效改进的战略平台三方面探讨了职场学习与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8.
企业大学是以为企业战略服务为宗旨,以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为服务对象,以学习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学习者知识能力及提高企业绩效为目的的新型大学。企业大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培训中心,具有更深层次的理念与内涵。目前关于企业大学的理论与模型都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场论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基础理论,关注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行为,对于以学习为核心内容、注重为员工创建学习环境的企业大学来说具有适切性。基于场论的企业大学模型由静态学习场和系统动态场构成,描述了企业学习、工作场所、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模型能够清晰地划分企业大学的逻辑结构,能够从战略性、经济性和绩效三个方面合理阐释企业大学的目标、方向和保障,指引企业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教育》2014,(11):19-25
<正>如今,随着企业大学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搜狐《商界非常道》栏目和本刊顺势开辟了"企业大学专题"系列。本系列第一期是关于企业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最终定位于企业大学将来会去哪儿。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嘉宾,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企业大学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企业E-learning在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方面日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企业不仅要拥有E-learning课程,而且要有量身定做的只适合于自己的内部课程。通过为A企业制作Office操作性课程的实际经历,提出企业E-learning培训课程的任务驱动式设计思想,来满足企业内部和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用例证法阐述了企业大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论证了企业大学在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战略变革、提升企业文化、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力。目的是能引起企业的决策层高度重视,支持企业大学的建设,明确企业大学的职责之一是推动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大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企业大学的内涵研究以及国内外企业大学发展的研究情况,认为企业大学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主要包括: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多学科视野与多元化趋势,理论框架上应突破传统范式拓展教育范畴,适应时代方面表现为个案研究备受关注,比较研究方面应注重认识本质和把握规律.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a period characterised by worries over the rise of the corporate university, it is important to ask what role feminism plays in the academy, and whether that role is commensurate with feminist values and ethics.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pressures brought to bear on the encounter between instructor and student can rob teaching of its efficacy, and th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limitations on research may be equally troublesome.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rough a process-model approach, feminists can understand and intervene in ongoing shifts in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nd mitigate their effects 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at process-model pedagogy is a form of microactivism existing independen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making process-model feminism fundamentally materialist, radically strategic, and highly portable.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pedag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practices in which process-model feminism can intervene, this essay suggest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inhabiting feminism’s current place in the ‘corporate’ academy.  相似文献   

14.
1955年,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通用电气公司克顿维尔学院正式成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企业大学的热情愈来愈高涨,以致在最近的10年间,全球企业大学由400所逐渐增加到1000多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大学都如克顿维尔学院一般幸运,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情下,企业大学更是遭遇了与众不同的困境.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中国不适合企业大学的成长?中国的企业不需要企业大学?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网络学院(太保网络大学)副院长朱伟东并不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政府、大学与企业的成功合作,取决于多种因素成功的整合。美国国会颁布的《拜一杜法案》为大学与企业界的研发与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联邦和州政府大量资金的注入、大学的创新思想与管理平台、企业界的积极响应与加盟,构成了美国官、学、产研发与合作机制的三维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Academic Values and the University as Corporate Enterpris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s of quality assess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policies finds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responding to current pressures with policies and structures that draw substantially on post-bureaucratic or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inking. In contrast, many academics are struggling to hold on to values and con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at are traditionally held to depend on pre-modern forms of governance and organisation.  相似文献   

18.
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使得其院校文化有对接企业文化的内在需求,而且两种文化的对接已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因此,文章从4个方面探讨了两种文化的对接,以构建新型的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化:体现企业价值观的精神文化构建、体现质量与市场特征的制度文化构建、体现创新与竞争合作特点的行为文化构建、体现企业环境特征的物质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19.
企业大学:背景、定义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的重要条件和标示,也是现代企业对一种专属教育的诉求结果.受到母体企业的规制,企业大学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和目标,因此当下有代表性的企业大学定义以"过程"、"战略伞"等宽泛的术语为核心,表现出较大的包容性;也有的定义突出企业大学作为"教育实体"的存在,将企业大学与企业培训部门清晰地区分开来.各企业大学虽各不相同,但也遵循某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形成一个相对普适的企业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