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情况愈演愈烈,各国在通过传统隐私权的扩张解释等方式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纷纷转向建立新的制度对个人信息的特别保护。我国法律也走过了从隐私、隐私权到个人信息的制度发展,法律呈现出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主、隐私权保护为辅的趋势。《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但是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还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缺乏规定、损失如何计算等具体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遭受的安全威胁如影随形,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也面临着挑战.鉴于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缺陷与不足,应加强立法,构建全方位多层级的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出台《民法典》,明确并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修改《档案法》,加强对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WEB2.0网站隐私权保护条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eb2.0模式的出现,网上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加大,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条款是目前国内外Web2.0网站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根据Web2.0的特征提出加强个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紧迫性,分析了国外Web2.0网站隐私保护条款的现状并针对条款的制定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玥  周宏儒 《兰台世界》2013,(14):16-17
通过对高校档案馆个人信息隐私权基本内容的介绍,以及对个人信息隐私权侵权行为的分析,提出对高校档案馆中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入手,列举了数字档案馆用户隐私权的新内涵并分析了数字档案馆在收集、传输贮存和利用用户个人信息方面所涉及的隐私权问题,提出确定隐私权作为独立人格权的地位并制定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制定专门的数字档案馆用户隐私权保护条例和在《档案法》中增加保护用户隐私权的内容三个方面的立法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个人信息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瑜 《图书馆学刊》2005,27(6):29-29,96
通过分析当前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侵犯读者个人信息隐私权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Web2.0模式的出现,网上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加大,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条款是目前国内外Web2.0网站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本文根据Web2.0的特征提出了加强个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紧迫性,分析了国外Web2.0网站隐私保护条款的现状,并对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Web2.0模式的出现,网上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加大,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条款是目前国内外Web2.0网站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本文根据Web2.0的特征提出了加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紧迫性,分析了国外Web2.0网站隐私保护条款的现状并对其制定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网络隐私权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嘉 《兰台世界》2008,(4):15-16
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现象进行具体分析,试图揭示网络隐私和一般个人信息的内在区别,并就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现象进行具体分析,试图揭示网络隐私和一般个人信息的内在区别,并就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被遗忘权作为一种新型私权,是平衡言论自由和隐私自主的重要途径,其在欧美国家的立法进程中均有重要体现。[方法/过程]从欧盟与美国对“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和立法进程的历史考察入手,探讨欧盟与美国“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差异的缘由,并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的法理逻辑再定位进行考量,以法律逻辑再定位为切入点,对被遗忘权的权利空间布局进行细分,以应对数字时代的新挑战。[结果/结论]信息控制者在收集和处理公民个人信息过程中必须履行审慎义务,构建个人信息利用中的主动保护模式,不断与国际个人信息保护趋势接轨,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信息服务逐渐向个性化信息服务过渡,引发了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论文阐述了用户隐私保护的必要性,从法律、技术、人员自律等方面介绍了中关个性化信息服务隐私保护的区别.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个性化信息服务隐私保护的发展方向,以便该主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浅议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侵犯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笔者立足于我国国情,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以及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相关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Considers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the right to privacy in medical publishing, with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preserving anonymity.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隐私及隐私权的内涵进行法律意义上的界定,在分析国内外读者隐私权法律救助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读者隐私权保护研究主流观点进行了综合与评述。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个人信息是档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档案的社会利用而面临着权益受损的风险。通过《档案法》转介条款的指引,档案个人信息的保护以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为依据。但为了实现档案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以及档案个人信息保护的精准化,还需要通过对档案个人信息的法益分层,形成档案个人信息的分类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选择不同的保护模式:首先是对承载隐私权法益的隐私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个体赋权模式,通过权利化方式进行强化保护;其次是对承载一般个人信息法益的私人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行为规制模式,规范利用行为过程以形成间接保护;最后是对承载超个人信息法益的社会性档案个人信息,采取数据开放模式,强调信息利用的同时予以最低限度保护。  相似文献   

17.
The case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privacy has taken on new urgency for a 21st-century population reliant on personal digital devices. As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use become more ubiquitous, users must consider the security risks related to these devices and outlet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legal “right” to digital information privacy, and the historical reactio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in cases of privacy protection and violation. This topic is consider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the debate between Apple, Inc. and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regarding iPhone privacy rights in relation to the suspected terrorist attack in San Bernardino, California in December 2015.  相似文献   

18.
数字参考咨询的用户隐私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交流隐私和个人数据隐私。以此,针对数字参考咨询用户隐私问题具有隐蔽性、依赖于所采用软件的功能设计、个性化信息服务与用户隐私保护产生矛盾、缺少具体可操作性隐私权保护政策等困惑,从行业自律、法律法规、信息控制、技术软件安全和宣传培训五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而完善数字参考咨询隐私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涛 《档案学研究》2020,34(5):126-133
网络信息存档是指收集已经记录在万维网上的数据并将其存储的过程,确保数据保存在档案中,并使收集的数据可用于将来的研究,它有助于建构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以被遗忘权为代表的个人数据保护权利体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信息存档造成限制。为了在集体记忆与个人遗忘之间取得平衡,网络信息存档机构需要采用更具适应性的个人数据保护规则,坚持“通过设计保护隐私”原则,同时提升对被遗忘权的审查能力,形成与数据主体、数据性质、数据来源有关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