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化了教育教学革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还存着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问题.例如,存在教师信息技术融合意识淡薄、信息技术融合过于形式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科研能力不强问题.初中体育教学关乎学生的健康体质,关乎学生能否全面性成才成长,需要我们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为了更好地做到这点,首先谈谈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关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是保证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手段,但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不高,偏重度不均衡,教学课堂问题频频出现,教学授课方案也单一.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文本主要对学科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此来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课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每个学习任务中严格执行,适当拓宽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显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认识主体,学生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直接关系着价值的实现.为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本研究对8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对59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不过,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欢程度也有所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为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信息技术学习困难等教学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应用化和应试化两种倾向,即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强调为“通过考试”而学习.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弊端,尤其是忽视学生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我国高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用时多、效果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的目标就是建构高专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综述 在学生步入初中的学习中之后,信息技术是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门必要课程,也是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可以了解到,学生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习到信息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是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先后三次教学设计的过程,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信息技术是学生超越自我,整体提升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经深深地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而信息技术也是高中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两种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学校由于硬件条件和教师队伍还不够完善,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存在较大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德育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以及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的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1)学生电子作品活动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方式.电子作品创作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张爱涛 《学周刊C版》2020,(2):148-148
信息技术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认识信息技术科学社会价值的能力,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学生对这些作业丧失了兴趣,失去了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动机和自信心.特从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作业模式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成果,提出新型初中作业在实际运用中的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法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学生素质参差、学生自控能力薄弱、课程应用性比较强的教学.在青海藏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义建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教育不单是课程目标的变革,更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对学生学习进行反馈检测,如何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探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引发学生高级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能否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现提出基于局域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排行榜”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美凤 《成才之路》2022,(3):123-125
在人工智能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鉴别意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文章探讨人工智能教育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融合,共分为四个部分:人工智能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反思,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问题,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内容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实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培养中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探索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文章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来实现,以达到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一、明确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姚文娣 《考试周刊》2013,(71):122-123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范畴越来越广,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成效,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互动模式是近年来运用得较为广泛、成效较为显著的教改模式,对高中信息技术成效的提升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