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是创造型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而职业教育作为四大教育之一,也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创新教育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十分必要,本文在对两届创新大赛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南通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教育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激烈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效率的竞争。一切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重个体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情感,塑造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做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做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21世纪。现在的中学生正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强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创造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中指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全球竞争的世纪,是科技竞争、国力竞争的世纪。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才能在解决教育教学课题时,揭开纷纭的教学现象,寻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冲破陈腐的教育教学模式,大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手段,从而“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语文教师当前应重视创新教育,首先需要更新观念,向传统挑战,实施语文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做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做  相似文献   

7.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迎来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新世纪。与之相应,学校的教育也将由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转变,进入创造教育的新时代。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又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未来的世纪急切,呼唤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国先靠学校来培养。因此,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教学生学会创新,广大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所作为。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表现为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国家迫切需要各种创新人才。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百花齐放",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是充分体现教育未来性的重要特点,培养创造型人才。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性思维将被机器智能代替,而人脑的主要作用是创造新的知识。也就是说,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竞争。因此,我们的人才观必须改变,要变培养“秀才”式的标准件为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21世纪呼唤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最终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创造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是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观念的转变 ,没有改革意识的提高 ,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政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迫切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1世纪的教育要解决大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这样的人才,这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创新教育的实施,教师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培养与新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末以来,在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日本科技界和教育界愈加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界与教育界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进而形成了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方案在满足终身学习社会需要、培养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却是创新教育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科技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坚持知识创新,对于教育而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搞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我们的中学生直接参与创造、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为将来创造、创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爱兰 《文教资料》2006,(33):94-9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21世纪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这个已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体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竞争的强胜又取决于知识创新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强胜。说到底,就是创造人才的竞争。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它在英语教育教…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21世纪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这个已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体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竞争的强胜又取决于知识创新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强胜。说到底,就是创造人才的竞争。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它在英语教育教…  相似文献   

18.
谈物理教育与创造型学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竟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物理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造型学生为教育目标.1 从人才素质特征角度看创造型学生的特征表现1.1 21世纪人才素质与现代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要培养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创新,而学校教育又因为各学科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在于创新意识的竞争。为了培养在下个世纪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学校必须有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人才首先应满足的条件是有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而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是:人人可以创造,人人能学会创造,人人能够进行创造性工作。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善待钻“牛角尖”的学生。在教学中有个别学生喜欢穷根究底,甚至“钻牛角尖”。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钻牛角尖的学生不怕难,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