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赛带练"的理论基础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00-202
科学释义"以赛带练"的含义,对"以赛带练"存在的生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进行阐述.提出:在有或无重大比赛年"以赛带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安排要求;比赛间隔训练运动负荷、训练内容的安排要求;"以赛带练"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形成至今对运动训练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来由于竞赛制度的重大变革,导致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之间产生冲突,为了使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代运动训练实践,本回顾了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发展,并通过对新赛制下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探讨,提出了新赛下体能类主导项目及不同项群训练周期的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3.
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后,田径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固有模式产生其变革的必然性,并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对其成绩的影响进行剖析,认为“以赛带练”能有效提高田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马术运动在我国属于新兴项目,没有基层运动队,只有少数几个省市、省队而且在较长时期内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近年来在国家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下有了一定的起色,也逐渐与国际马术运动接轨,这是全国马术界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近年来我国马术运动在一些国际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成绩面前,我们不仅要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当前世界马术运动诸强鼎立的“多极化”格局,我们必须认真地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提高我国马术运动科学化的训练水平,方能够使我国的马术运动进一步提高。本综述了我国马术训练的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用科学训练的理论来研究探讨其症结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90年代以来,由于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以及电视媒体广泛介入的影响,国际竞技体育从管理、竞赛、训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百年现代体育史中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对各国的竞技体育政策也带来深刻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该文从竞技体育的强化管理、优化训练、项目布局、人才流动、世界竞技体育实力格局分析、奥运会发展、运动项目和赛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科学训练及当前重点研究领域和热点、体育产业特别是项目产业和竞赛产业的发展等角度,探讨了世纪之交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7.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多年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遵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我国竞技体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超前发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常规数理统计法、逻辑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角度分析了制约世界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训练观念落后、训练理论与方法手段创新不够等是造成世界以及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并依据我国国情,对我国竞技体育训练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以及电视媒体广泛介入的影响,国际竞技体育从管理、竞赛、训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竞技体育的强化管理、优化训练、项目布局、人才流动、世界竞技体育实力格局分析、奥运会发展、运动项目和赛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科学训练及当前重点研究领域和热点,探讨了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比赛训练法"与"以赛代练"的训练学阐释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广泛查阅文献和思辨的基础上,回顾与总结了中国运动训练学的体系形成、研究现状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业已形成的“中国流”。认为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理论与模型及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是中国运动训练学在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训练理论基础上的新创造、新发展和新提高,是中国特色的训练学理论研究的精华,也是中国训练学对世界训练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界努力提高理论研究与竞技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在核心概念的科学界定、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结构性调整、竞技能力理论的发展、训练计划的科学制定等方面推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辉煌赛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认为:对于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成功之路,应有坚定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训练实践需求,建设、发展运动训练理论的中国学派,促进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和实际观察的研究,分析了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变化特点.即国际级大赛的竞争更加激烈,调整运动项目的布局结构;增加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赛的商业化给竞技体育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对传统的训练理论提出修正;奥运项目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田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竞技运动项目,是最早开始科学化训练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诸多现代竞技训练经典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发源项目.训练实践的探索和科学理论的基础性研究是田径经典训练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法特莱克训练、间歇训练、反应力量训练和“板块”周期训练模式是田径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经典训练方法和理论,它们目前已发展成对诸多运动项目具有重要作用的一般训练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射箭运动竞技特征与我国射箭奥运夺金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显德  石岩 《体育科学》2003,23(1):71-74
采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法,以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1年北京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世界射箭运动的发展格局与我国射箭运动发展的现状,探讨现代射箭运动发展的特征,并提出我国射箭奥运夺金策略。结果表明:(1)现代射箭比赛规则的多次变化直接影响着射箭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竞技特征;(2)“快射、稳定、准确”是现代射箭运动的主要竞技特征;(3)目前,中国射箭已经具备了冲击奥运会金牌的实力;(4)为保证中国射箭奥运夺金计划的实现,应该把射箭作为我国奥运金牌增长点项目,加快射箭竞赛体制改革,完善射箭运动员培养体系和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同时,还应建立优秀射箭运动员比赛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与总结了半个世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我国运动训练学者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运动训练理论的精华,总结了我国世界级竞技运动员成功的训练经验,在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及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五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构成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 国际田联当初推出“黄金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比赛的电视收视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某些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除参加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等大赛之外,互相躲避的不良现象。 目前国内的竞赛体制基本与国际接轨,国内竞赛日程的安排也充分考虑到了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日程。近年来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参照国际赛制改革,相应实施了多站大奖赛制度,并规定凡参加世界大赛,均以当年大奖赛至少两站的比赛成绩作为选拔标准。这一举措既和国际田径运动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也为我国运动员跻身世界赛场参与激烈角逐创…  相似文献   

18.
"三从一大"科学内涵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从一大”深刻揭示了竞技体育的本质、训练规律和基本要求;贯彻“三从一大”要紧紧围绕“从实战出发”这个核心,在“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上,全面贯彻“从难”、“从严”进行训练;运动训练不但要符合比赛要求,还必须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积极创新,走有自己特色的训练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论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竞技运动项目也日益增多。仅夏季奥运会就设竞赛项目200多个。这些项目各以其不同的竞赛规则,独有的竞技特色吸引着广大的竞技选手和更多的观众,同时也对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根据各运动项目的性质和形式的共同点及差异点,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运动项目分为不同的类别,建立正确的分类体系,对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的发展都具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赛艇训练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小平  资薇 《体育科学》2011,31(1):56-62,74
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对我国赛艇项目能否续写2008年奥运会辉煌的一次严峻考验。总体上,我国赛艇的女子项目优于男子项目,轻量级项目优于公开级项目,但与世界赛艇优势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赛艇亟待解决竞技能力的长期计划与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等问题,从运动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竞技能力的积累和赛前竞技状态的控制。同时,还应该在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等方面审视并反思我国赛艇运动当前的训练,积极引进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从运动的经济性和训练的实效性两个方面快速提高我国赛艇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