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在高校迅速的普及,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多维环境、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载体选择应用、教育效果评价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个性心理、修养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养成。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梳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归纳网络心理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初步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模型,也就是在校园网络环境、网络受众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网络化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本文认为要从5个方面采取对策: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军校大学生对心理教育的认识、锻造一支用于网络心理教育的心理学专业队伍、重视通过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心理档案建设、重视处理好网络心理教育和传统心理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导致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性、大学环境变化及网络本身特点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防止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必须从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立法和行为监管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网络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占据的比重逐渐加大.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互联网的基本特性,即实时性、开放性、不真实性、匿名性、平等性等,并以互联网的基本特性为基础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主要心理表现,以及网络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由于心理、人生观等均未发育成熟,因而他们很容易受网络的负面影响,成为不成熟的上网者。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负面心理和行为,从网络环境建设、大学生教育、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政治信任的生成是复杂的系统机制,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生成需要科学面对多元化、多变化的现状特征。利益驱动、社会参照、政治观教育、政治心理、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多重结构维度构成相对稳固的政治信任生成机制,其建构路径要优化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网络环境、强化大学生群体间正能量传递效应、改进大学生网络政治观教育、培育大学生网络理性政治心理、扩大大学生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新途径。开设健康课程、建立心理网站、开辟咨询途径、构建心理档案、提高师资素质等是在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创建高校安全文明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减少和有效控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等各个阶段中的作用,有利于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作了较多理论探讨,但是多从重要性和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忽视了网络本身的工具性特征,割裂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联系。因此,文章结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深层次影响,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新型教师队伍,建立网络心理互助组织,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等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实施路径,以期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