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考出<全宋诗>误收诗12首、误收断句8则;对8首重出诗和一个断句作了考辨;补遗18首.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张籍诗集》是目前收诗最完备的张籍诗集,然其中有不少误收之作,佟培基《张籍诗重出甄辨》考定误收者有21题29首,据有关资料考证另有15题15首,共计36题43首。  相似文献   

3.
《全宋诗》王珪集中误收元人王圭诗23首,兹作考辨,明确归属,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断句诗,就是将原诗重新标点、断句,改变原诗结构,易一点而令全诗传神,使断句后的诗文骤出新意。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将其断句,结果,七言诗变成了这样一首面貌全新的词:  相似文献   

5.
《全宋诗》收录柳应辰诗三首,其中《石角山》一首为同僚的和诗,系误收。另在湖南浯溪石刻中,迄今尚保留一首无题石刻,为柳应辰真迹。又在明刻孤本黄焯《朝阳岩集》中,载有一首配图的《默题》诗,作者姓氏不详,考证当为柳应辰所作。二诗陈新《全宋诗订补》未补。今为之补遗,计所见柳应辰诗,剔除一首,补遗二首,共存四首。  相似文献   

6.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所收集的王诗,虽比<临川先生文集>多出72首,但其中明显有误收.对其中一些误收的作品进行探讨,是必要的.不过综观学界已有的讨论,大都均以直接判定为多,而以分析说理为少.这样的讨论往往显得猜测有余而研究不足,令人觉得说服力不强.一般而言,判断一篇作品是否属于误收,应当要展示出令人信服的依据来.故本文试图重在突出事实根据,对一些误收之作力求搜寻出相关的人物事迹和版本年代来,然后再以这些史实为依据,用来证明其确系误收.  相似文献   

7.
浅谈古诗教学辽宁/郑沛云一、诵读断句是教学古诗的基础词是构成诗的最基本要素,词的表象组合构成了诗的意境,理解了词语,也就找到了通向诗的意境的大门。要领会诗的意境,必须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断句的形式把词的表象建立起联系,在古诗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诵读...  相似文献   

8.
鹭焱 《初中生》2007,(6):14-15
李煜(937-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位国主,史称李后主。他天资聪颖,好读书,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而且诗、词、文皆通。据传他有文集30卷行世,还有《乐说》百篇,当时很受推崇,但都没有流传下来。今仅存诗10首,断句若干,文7篇,词30余首。在中国词史上,李煜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校注杨守敬《古诗存目录》的过程中,曾参考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感到确有取材广博、异文齐备、编排适宜、考订精审等优点,并纠正了冯惟讷《诗纪》、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的不少偏颇,且每首诗都注明了出处,查考方便,可以说是目前同类书中最完备、最可信、最便于使用的一部文学作品资料。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其中还存在着误收、漏收、校勘不精等缺点,特别是其中误书诗题、书名、卷数之处较多。现仅就其中可作为研究资料者,抄录若干则,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后的学者曾对王安石的诗歌做过不少补遗下作,其中以李壁的搜集为最多。一般认为,比起《临川先生文集》来,李壁搜集到的王安石诗歌要多出七十二首,这自然是件好事情。但实际上其中有一些是误收的,我们应该谨慎对待之。除了学术界已经公认的若干首之外,文中以《全宋诗》为依据,又新发现此书误收有其他三人的诗歌各一首。被误收的三人是:梅尧臣,赵湘,欧阳修。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