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比较法是确定历史现象异同关系,进而发现其本质,探索其规律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人的史学思辨能力、史实记忆能力、史料驾驭能力和历史联想能力的实践和提高的过程。 “历史是今天与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它虽不能循环,却能反复再现许多惊人相似的历史现象。历史比较法的独特魅力之一,就是它能把许许多多历史现象之间的不同属性或不同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同属性,通过对比分析而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似是而非历史概念的判断、分类和界定。例如“斯巴达”、“斯巴达克”、“斯巴达克团”与“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这两组概念,若是用普通的方法讲授,也许会前讲后忘,效果不尽人意。如果用历史比较法讲解,只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异同分析,就可以把它们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智力开发,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的任务,它既是培养适应21世纪全面竞争的开拓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本文仅从比较法的运用这一角度来探讨。比较法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它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从而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运用比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智能。一、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19):155-156
比较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对比和分析,找出异同、分清正误、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论述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说明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常见的比较法及其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历史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或孤立的事物进行对照,从而确定其异同点。揭示这些历史观象的共同本质和各种历史现象所具有的不同特征,有利于同学认识某种历史现象的发展规律。在历史复习时运用比较分析法,能使我们挖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隐性关系。归纳其共性与个性。从而培养我们的概括、综合、分析和鉴别能力。 (一)不同国家或不同阶段的典章制度,宪法的比较,可从背景、目的、阶级立场、内容、性质法律程序、影响等方面比较分析。如《中华民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比较是人们在思考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沟通新旧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法应用很多,现略举一例。  相似文献   

6.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发展规律,揭示其  相似文献   

7.
比较是在思考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运用比较法教学分数应用题,能揭示知识  相似文献   

8.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是对各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发现其本质及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教学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学好历史.要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如,比较一些历史现象、事件或人物.找出异同点。本通过几个典型事例.谈历史学习中比较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解题     
有许多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在学习上运用比较,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思维,并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比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所谓比较法是在找到两种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找到它们的相似规律或显示差异的方法,通过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把握其本质属性,使知识深化、活化.比较的过程就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它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历史教学和历史复习指导中,经常发现学生混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运用了比较法,即新旧材料对比,将甲、乙概念对照,剖整体以分析,给片断以综合,不仅揭示了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共同点与特殊点,而且鉴别了两个性质迥然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所形成的历史概念更加准确和清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学历史对比题李永和,张林山所谓历史对比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异同特点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比题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具体内容,列出若干项目比较.首先通过比...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份修订并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教材。把“两汉的统治”、“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两节作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新的《教学大纲》则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因此,不必过分关注这些内容。本单元也是高考考查较为频繁的单元.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分析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如皇帝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对于一些政治现象。既要宏观掌握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也要注意分析其原因。3.注意培养把握历史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能力。如暴政导致秦亡。吸取教训则汉兴。4.运用比较法比较历史事件及现象。把握其共性与个性。揭示其规律。5.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 ,“历史是不会重演的”,“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说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相似而又不同。这就需要运用比较法 ,即通过比较找出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点 ,使学生既能区别历史现象之间特征 ,又能掌握他们的共同本质 ,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现象看得更明显、更深刻 ,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一、纵向比较 ,即对各种历史现象作时间系列上的比较1.把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质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综合比较 ,找出其内在联系或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 :在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 ,抓住这条线索的各…  相似文献   

15.
正比较法是指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某些特征或关系上的异同比较,进而掌握地理核心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地理学习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法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厘清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原理与规律,梳理不同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联与异同,把握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掌握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方法。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运用比较法呢?一、有效确定比较的类型比较法有多种类型,教师应根据所教的地理知识的特点、教学目标与要求等,选择恰当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范富丽 《甘肃教育》2011,(14):78-78
比较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的教学方式。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丰富,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紧密.且知识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学生感到难以掌握。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地理知识。下面笔者就谈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法往往能揭示概念之间的异同,寻找知识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其归纳、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那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比较法呢?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这几年,我们参加了高考历史评卷和高考历史复习指导工作,深深地感到,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常常出现混淆现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法,即新旧材料对比,将甲、乙概念对照,剖整体以分析,给片断以综合,不仅揭示了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共同点与特殊点,而且鉴别了两个性质迥然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所形成的历史概念更加准确和清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1.自比法:将同一区域地理对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借以揭示地理对象在历史发展各阶段上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该比较是从时间跨度上进行的纵向比较,所以也叫时间比较法或纵比法。通过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自我比较,可揭示其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各个异同点,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过去和现在,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并分析预测其将来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历史比较法是指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对照,分析其异同,归纳其成因,综合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一种方法。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点、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史料等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