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先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你们准备怎样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生(异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梯形面积的计算”的一个教学片段为:  师:谁能回想起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根据学生的口述,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你们会求这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生:能求出图(1)、图(2)的面积,不会求图(3)的面积。  师:图(3)的图形是……  生:梯形。  师:那么,想一想我们能不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呢?学生4人小组动手操作、讨论,讨论完毕,师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生:剪二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先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去“找”公式。几何知识中的公式比较多,如何让学生能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公式?“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找出公式来的。”学生自己找出公式,弄清其来龙去脉,他们自然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公式。 例如,在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教师可启发学生: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计算。 这时,有的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即(a+b),高就是梯形的高h。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底×高 2=(a+b)×h2。 有的学生把梯形转…  相似文献   

5.
傅嵘 《江西教育》2002,(5):31-3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圆柱的体积”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取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瓶):谁能告诉老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瓶子?生:是一个圆柱。师: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圆柱的体积。现在,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它的面积的?生(在学生回忆和同桌相互议论后):通过先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师: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生1(讨论后):如果能把圆柱也像圆那样转化成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6.
【案例】《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能说说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我们是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其他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从淡化公式探究、注重公式应用,转到注重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理解,这是新课程理念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不过,在实践中,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或理解)过程有没有一种基本方法?或者说,教材所提供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推导方式,是不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  相似文献   

8.
【教学案例】梯形面积计算。 一、生成问题 (师出示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面积)师:你是怎么解答的?师:(评价学生的结果,并质疑)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是这样计算的。那么梯形的面积又与什么有关,计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梯形,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索,并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9.
刘秋生 《湖南教育》2002,(20):37-37
在新旧知识迁移中提问。教学时,教师在知识的联结点上选择提问的启发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点———新旧知识联结点———新知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如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梯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引导学生看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提问:当梯形上底缩短为零时,这时梯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又变成怎样呢?(S=(a+0)h=ah)当梯形上底和下底同样长时,梯形变成什么图形?(S=(a+a)h=2a×h=2ah)这样做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些几何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  相似文献   

10.
一、课堂汇报1.上课前一天,教师布置学生将4个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剪成16等份。2.上课开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昨天将圆形纸片剪成16等份容易吗?你是怎样剪的?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圆形纸片剪成16等份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很容易,有的方法却很麻烦,只有爱动脑筋,敢于创新的同学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二、复习铺垫1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面积?2.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年推导出来的?教师小结:以前我们推导面积公式时,总是把要研究的图形…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苏教版第八册第53页~5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着数学走向生活,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生: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生2: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推导出来的。教师板书:新→旧师:拿出你们手中的梯形,摸一摸梯形的表面,你们能把梯…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即用实验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对应相等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这三种平面图形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怎样能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探求出圆的面积公式。〔评析:这样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促进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二、自主探究,合…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许多类似的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因果联系,找出一般规律和定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在推导几何公式的过程中,常常采用归纳推理。如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12锐角(或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得出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最后根据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在这个推导过程中运用了归纳推理,即…  相似文献   

15.
活动内容:通过剪拼、割补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推导其面积计算公式。目的要来:通过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初步认识组合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具:①任意、等腰和直角梯形各2个(每组梯形要完全相同)。②3个等腰梯形。教具:小黑板2块。活动过程:一、让学生事出第一组学具(每一小组红、白色各一个〕动手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任意梯形3、直角梯形S梯=S2=(a+b)×h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2个完定一样的梯形颠倒排成已知图形推导的。那么,用一个梯形能不能转化成已知图形呢?这就是今…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铺垫 1.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师:请同学们回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想一想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同时用教具演示出推导过程,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引导学生思考:拼合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底乘以高计算三角形面积时要除以2?(学生回答略) 2.复习梯形的认识。师:请同学们指出这几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说出其长度各是多少?(出示梯形教具)  相似文献   

17.
学生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就采用教材上提供的思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后,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以下是一些教学片断。【教学片断】师: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生: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这些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摆面积单位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8.
梯形面积计算这一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 3小节的教学内容。它编排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三角形面积计算两节内容之后。教材中计算梯形面积是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重叠→旋转→平移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利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除此之外 ,梯形面积计算还可以运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下面 ,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课本之外的其他推导方法。大家可以在数学活动课中向学生讲解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推导 1 .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图 1 )推导 2 .…  相似文献   

19.
唐兆珂 《河北教育》2007,(12):41-4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定法,但求新、求异思维的训练不失为一条捷径。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没有马上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先剪两个梯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看谁能利用手中的两个梯形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摆拼,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形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投影画在方格纸上的三角形,方格纸每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不满1格的按半格算。):谁能按要求立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生1:我用数方格的方法就能立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它的底和高的长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9平方厘米6厘米3厘米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你能不能直接算出来呢?生1:不能。师:那么,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变换一下形式,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