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功能观经历了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主导阶段、以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为主导阶段,在未来,教育功能观将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导阶段。教育功能观的嬗变,是学生主体地位、教育供求关系、高等教育质量观等演变的结果。在教育功能观的各阶段,有其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只有坚持质量评价的整体性,才能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作出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系统论是对系统的模式、结构与规律进行研究的学问,在其引领下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应具有全局观、开放观、创新观与导向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效益化的实现具有一定指导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效益化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使然,也受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及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影响,在系统论视野下厘清高等教育管理效益化的三对关系,提出高等教育管理效益提升的策略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观念的解构与嬗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教育思潮,具有深刻内涵.它对高等教育的功能观、人才观、质量观产生重要影响;高等教育从终结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向多样的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新观念的解构嬗变过程是教育文化的变迁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五十年来高等教育管理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管理观是高等教育实践的反映。文章通过对我国五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历史事实的陈述,评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观。认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体现出从属社会政治的高等教育管理观,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则主要呈现出从属社会经济的高等教育管理观,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展示出一种新的态势,应树立一种主体性高等教育管理现。  相似文献   

5.
章主要通过高等教育对人具有的启蒙教育意义的分析、探讨,提出应该在大学生世界观的拓展、历史观的深入和知识观的嬗变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和理论素养,为创造和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复苏缓慢、需求增长、资源稀缺、生态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复杂国际形势,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及重新定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压力,高等教育功能出现历史性意义的嬗变。其嬗变的根本原因包括高等教育市场化思潮全球化传播、高等教育的公众信任危机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异质化”趋势并存。高等教育功能嬗变过程中呈现层级性、功利趋势和多元化态势形态特征。高等教育功能嬗变要求高等教育要平衡全球教育诉求和国内教育诉求,重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重新定位高等教育机构外部显性目标和内部隐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从范·海斯,到克拉克·科尔、德里克·博克、詹姆斯·杜德斯达等学者的研究,经历了先后约一个世纪的嬗变,深深地影响剑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迄今仍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关于技术人才培养的观点,对于树立正确的技术人才教学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的器物科学观、方法论科学观、启蒙科学观、唯科学主义观以及“奇技淫巧”说与玄学派科学观等种种科学观,笔者得出的看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科学观实际上是各种各样的科学价值观。因此,与其说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科学观的嬗变,还不如说是科学价值观的嬗变。嬗变的科学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科学能否经世致用问题上的认识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面貌、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创新变革的新理念:树立新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树立新的大学生学习素养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教师角色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大学精神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观。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省级高等教育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和做强省城高等教育是实现高教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而建立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观"、科学的"体系观"、全面的"服务观"和正确的"管理现",科学谋划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则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形成,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具有投资和消费性的服务领域相融合的结果,是经济学的产物。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形成,冲击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转变了人们以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在高等学校广泛应用,对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构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历史经历了沿袭英国的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效仿德国的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根植美国的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三个阶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再到"勇于重树",美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历史嬗变呈现出由外发向内生、由冲突向融合的特点。树立本土化高等教育价值观,构建"多元化巨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之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在质量管理模式上经历了"点、线、面、体、网"的5个阶段:课堂教学质量阶段、全过程专业教育阶段、全面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教育质量链管理阶段。5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质量评价标准和不足。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5个阶段的实践探索,证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嬗变过程对于当前大学教育质量提升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历史经历了沿袭英国的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效仿德国的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根植美国的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三个阶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再到"勇于重树",美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历史嬗变呈现出由外发向内生、由冲突向融合的特点。树立本土化高等教育价值观,构建"多元化巨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之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知识成为知识社会的核心。在不同时代,人们的知识观会随之嬗变,这种嬗变具体表现为古代 朴素的知识观、科学主义知识观、实用主义知识观和知识经济知识观。与之对应,大学相应地表现出传授、科 研、服务、生产和转化知识的职能。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职能是一种社会期待,并具有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知识观在知识的本质、生成形式、范围、存在状态等方面经历着一系列的嬗变。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课程理念,这是课程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知识观的嬗变对当前学前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生存新常态,各国为获得强有力的全球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开始重新检视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原有模式发生隐性解构,并逐步在解构中重构新模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发生解构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加速蔓延,高等教育本质和功能的隐性嬗变以及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日趋渗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呈现独有特征,即管理权力集中化和分裂化趋势共存,管理焦点监管与效能并重,政府管理角色干预与放任兼顾。探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过程中,在教育公平性、管理效能、职业自主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出现新挑战,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知识观在知识的本质、生成形式、范围、存在状态等方面经历着一系列的嬗变.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课程理念,这是课程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知识观的嬗变对当前学前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经历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竞争型、企业经营型和全面质量型,推动其演变的主要动力为政治、经济和教育因素。注重管理模式的绩效化、引入元评估、由技术手段到文化管理、从有效监控到制度化经营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嬗变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高等教育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形成规范化管理模式,是高校由传统教育管理向现代化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一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观念嬗变与技术革新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该书由李娜老师编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大数据时代述评,包括大数据时代的概念、特征、带给人们的思维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厘清了对大数据时代的认识;第二章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论述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对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的探讨,包括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制约因素和解决策略等;第四章是关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思考,论述了将信息技术融入高等教育的途径以及高等教育如何依托大数据更好地发展;第五章主要从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及应注意的问题,说明了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观的改变;第六章以杭州市高等院校教育为例,说明了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七章、第八章具体论述了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该书围绕"大数据时代"和"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关键词展开,针对性强、时代感强,论述全面、系统、深入,对目前高等教育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极大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