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一册里有看图学文四篇。这类课文是新增加的形式,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延伸,为的是使学生从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过渡到学习课文。它有图有文,以文描写图意,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形式。第十五、十六课是单幅图,一幅图写成一篇文章,初步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第十七、十八课是多幅画,每幅图各写一个中心,一幅图意一个段,连起来成一篇短文。看图是培养观察能力,学文是培养理解语言的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内容 第四册“看图学文”共有6篇,其中多幅图4篇,单幅图2篇,保留和新选课文各占3篇。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大部分中,各部分均有2篇看图学文。第一部分中有《小蝌蚪找妈妈》和《骄傲的孔雀》,这两篇都是看连续的多幅图学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用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配有一段或几段浅显的文字,完整地表达了故事内容。第二部分中有《我们也要当红军》和《难忘的泼水节》,这两篇都是看单幅图学文。这类课文是以一幅内容较复杂的图,配有一篇较完整的短文。第三部分中有《黄山奇石》和《雷雨》。这两篇看图学文,虽然也是看多幅图学文,但与第一部分中的看多幅图学文略有区别。如:《黄山奇石》一课,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第2—4幅图,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三个景点的照片。图与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不是表达事件发展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四册一至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白建华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五课归类识字和两篇看图学文、一个基础训练组成。归类识字第一课是看图归类识字,有八幅图和与图的内容相应的八个词语,还有一篇短文。八幅图所反映的是我国的主要风景名胜,即安徽黄山、杭州西湖...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六册安排了四篇“看图学文”教材。这四幅图主题鲜明,图意集中;课文运用准确的词句和具体的语言描述了画面所表达的内容。这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看图入手,凭借形象鲜明的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逐步发展读写能力。这对处于过渡阶  相似文献   

5.
新入选教材的《海上日出》(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作者对雄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教学本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文字内容,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情感,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自主发现,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具体操作如下:一、观图1.出示挂图或投影显示画面内容。提问:(1)你从第一幅图上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导”说,即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说。)(2)第二幅图呢?(方法同上,但要注意从“扶”到“放”。)…  相似文献   

6.
“看图学词学句”教学刍议云南关学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册语文中“着图学词学句”共安排了10篇短文、16幅彩图、76个生字和5个部首。结构上每课由彩图、短文和词语组成;生字列入田字格。课后安排了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的作业、教材从发展语言入手,先...  相似文献   

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设计理念:《月亮湾》一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由此不难看出,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是作文课的任务,也是阅读课的任务。具体来说,小学生作文基本功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学”得,然后在作文课上“习”得。其实,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阅读课上对教材的指导学习过程,恰恰和作文教学中写作的过程相对应。阅读课上的释题,正和作文时的审题,拟题相对应;阅读中…  相似文献   

9.
《黄山奇石》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制第四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以具体的直观形象为支柱,思维为核心,培养观察和理解能力为目的,通过“观思”、“图文”和“读思”的结合,加强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思维,促进观察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观思结合,了解“黄山”总貌。引导学生看图一:着重指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边看边想,再对照学习课文的总起段落,以了解黄山的总貌。如:这是一幅黄山的风景图,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引导抓住“云海、山峰和树林”,说说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公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美丽的公鸡》是第三册第七组看多幅图学文的课文。它是继第五组看多幅图学文训练后的又一次训练。学习这篇课文应着重让学生体会多幅图之间的联系,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以后学习看图学...  相似文献   

11.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的第6课。这篇短文共有12个句子组成 ,有6句问话 ,6句答话。每3句为一小节 ,共有四节 ,三问三答相互对应。并配合6幅图 ,通过对话的形式说出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课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 ,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任务 :(1)学习6个词语 ,学会7个生字 ,认识4个偏旁。(2)能独立认读音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3)认识图上的动物 ,了解他们的尾巴特点。其中学习句子、词语是本课的重点。了解图中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是难点。教学时要充…  相似文献   

12.
《雷雨》是一篇看图学文,描写的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学生一般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我教这课时,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内在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法,强化学法,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一、比较法看图。本课有两幅图,一幅是雷雨中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黄盛勇 《读写月报》2022,(27):52-56
<正>[教材、文本分析]《短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由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组成。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此单元围绕“自然山水”主题编排了《三峡》《短文二篇》《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共4组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4.
《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对应,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学习此文时,正值促秋时节,我先设计了“找秋天”的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找秋天,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文章。课文通过对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景色的具体描写,赞美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这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美丽河山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那么,如何凭借教材,通过教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呢?一、观赏画面,感知环境美《日月潭》的彩色插图,画面鲜明,赏心悦目,与课文的第一段第三句内容相配合。由于学生在“归类识字(一)”中已见过此图,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出示放大的彩色挂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地方?以唤起情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了…  相似文献   

16.
“看图学文”是由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的一种课型。其特点是图文紧密结合,通过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通过读课文了解图上描述的客观事物,有助于培养理解能力。教学“看图学文”一般从看图入手,重在学文;图文对照,相互印证;据图联想,发展思维。教学“看图学文”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现就人教社新编小学语文第三册的四篇“看图学文”谈几点浅见。一、先图后文学观察图画是客观事物形象的摹绘,“看图学文”中的图画形象地…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短文,是一种通俗易懂的知识性文章,其以短文的形式,比较系统地讲述语文基础知识,它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者必须根据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归纳起来有以下五条要则:一、讲清概念,掌握规律。对语文知识短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必须讲解清楚,并让学生掌握其规律。如讲“概念”,教材中说:“概念就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对“事物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注意“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二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是,“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能理顺次序错误的句子”。为体现“大纲”提出的这一要求,小学语文第四册安排有数量较多的‘’看图说话、写话”内容Q其中单幅图是教学的重点,多幅图是单幅图的巩固和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全。何利用教材中的多幅图,有重卢、、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谈几点意见。一、指导看图,学习观察方法观察是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配了四幅插图,其中课文最后一幅图旁边有两段文字描写:一是关于“金鸡叫天都”的描写,一是关于“仙人指路”的描写。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恰好碰上领导听课。我没到黄山旅游过。于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等,都没有说明这幅图是“金鸡叫天都”还是“仙人指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是“金鸡叫天都”。于是我在出示公开课时,“仙人指路”,我是让也没曾见到过黄山的学生们来想象这块奇石的样子的,而“金鸡叫天都”是边让学生欣赏图边欣赏课文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