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童话在儿童心理成长阶段具有特殊的价值,能够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增加他们的不同生活体验,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必要融入童话教学。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以期为高水平的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中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可以把儿童带进一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使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如果在教学中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世界,把知识的教学与童话的魅力结合起来,教学就能取得更大的实效。在文中,笔者主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来阐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童话来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找到童话教学的永恒基点: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童话——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童话;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野品味童话;超越童话——为心灵的成长提升童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童话童画"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在看童话、听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运用卡通的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童话情节或意境,并通过童话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孩子的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童话童画"能适应包括从未接触正规儿童绘画训练的大多数儿童进行趣味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离奇,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受到儿童的广泛欢迎。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的特点,收纳了很多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师在童话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和目标,使学生沉醉在童话世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对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童话是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美好心灵的形成和发展,还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童话却被视作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工具,违背了低年段儿童的认知规律和阅读习惯。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低段儿童童话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阶梯式阅读教学在低段儿童童话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童话是儿童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的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运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给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一种文本。正如有人提出“童话是儿童与大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童话与儿童的心理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文章着重阐述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教师只有摒弃功利,遵循文学本身的特点和把握儿童的阅读心理,才能找到童话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童话教学的不同模式 很多儿童阅读推动者及童话学者,更愿意将童话当成课外读物,让孩子轻松自在地阅读,而舍弃将过多的语文教学目标放在童话阅读上。但是当童话成为语文教材中的一则课文时,就无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真实阅读吗?教师就不能将童话课上出童话味吗?也不尽如此。  相似文献   

10.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童话所给予的美好熏陶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想象力更加丰富,善恶标准更加分明,思维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11.
王晓娟  蔡锦珠 《教师》2012,(14):76-76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孩子们都爱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优美的童话课文。在童话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揣摩儿童的心理,研究儿童的认知水平,激发儿童的兴趣,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真正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童话具有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曲折离奇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爱好等特点,采取读、讲、演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童话,以提升童话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童话阅读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影响深远。本文以小学童话文本教学为例,依托童话特色,分析当前童话教学中的弊端,并从多个方面探究如何创新童话教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篇精彩的童话,但许多教师却把童话教学等同于一般的记叙文教学,教学走进误区,致使儿童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只是滞留在童话世界的边缘。本文从小学童话教学的现状入手,对童话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童话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指出教学童话应重点把握好童话解读的“度”、童话教学中的儿童立场与童话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以教学《皇帝的新装》为例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焦莹 《生活教育》2011,(22):44-45
童话是一粒种子,后来会变成一棵树,童话的树色彩斑斓、四季芬芳,充满神奇与幻想。作为语文老师,在童话教学中,我以童话的情真意切丰富儿童的心灵,提高儿童的阅读素养;以童话的现实光辉唤醒儿童的心灵,增强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  相似文献   

17.
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菊芳 《湖南教育》2004,(13):36-36
童话导入,师生互动童话语言形象、生动、流畅、口语化,把动物或其他实物当成人来写,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富于幻想,儿童喜闻乐见。美术教师应把握童话的这些特点,教学时适当采用童话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如《我的太阳》《小鸟找家》《小动物盖房子》《会飞  相似文献   

18.
童话是儿童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在童话教学中要根据需要选择性说教教学内容,并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决定了童话的审美功能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童话教学应从儿童天性出发,建构起培养儿童审美素养的教学框架。初次阅读童话,应挖掘学生潜藏的审美直觉力,并展开引导;深入阅读,要尊重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造性阅读,要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童话童画”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在看童话、听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运用卡通的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童话情节或意境,并通过童话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孩子的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