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爱·母爱     
"啪!"我屁股上突然不轻不重地挨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女儿.正要发声,一个像风车似的东西迎向我的嘴巴."快说'没关系',妈妈.说'没关系的'!"哦,原来是女儿在邀我做游戏.  相似文献   

2.
娘!娘!     
五月是母亲的季节,是我们可以说一声“娘,您辛苦了”的季节。从我记事开始,娘就不是温柔可亲的。我的记忆里。总有娘扯着嗓门吆喝我和哥哥的声音。我们都夸张地说方圆十里也能听得到,甚至形容说“俺娘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可想而知娘有多么的泼辣——我们都习惯了说娘是泼妇,习惯说她到了更年期。我从来不认为娘会抱着她的女儿亲一亲。  相似文献   

3.
痛哭人生     
那一夜那一月那一日的晚上,我躺在医院的产台上,任凭剧痛铺天盖地地淹没我,始终没有叫一声哭一声,唯拉歪了床栏咬破了嘴唇。听到女儿的第一声啼哭,我幸福得几乎眩晕过去,当护士将清洗后的女儿抱到床前,让我看看时,我已无力睁眼,甚至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微弱地对她说:“请你让她亲我一下吧,”护士抱着她,用她尚紧闭着的小嘴在我脸上印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开心语文     
<正>借女儿一位母亲带着她五岁的女儿去购物,小姑娘看着她妈妈一件又一件地试穿衣服,每一次都惊叫:"妈妈,你真好看!"在隔壁试衣室的一位较为肥胖的女士对孩子的母亲说道:"打扰一下,我想借你的女儿用一会儿,可以吗?"打赌今天我和儿子回家上楼梯时,儿子问我:"为什么楼梯里的灯总是要大叫一声才亮呢?"我回答道:"因为这是声控开关啊!"儿子想了想又问:"我跟你打个赌,我能用遥控器开这  相似文献   

5.
女儿的外婆     
女儿的外婆是我的母亲。她今年五十七岁,中等的个儿,微胖的身材,性情开朗、幽默和善。女儿刚满三个月,母亲就急不可耐地一遍又一遍地要她叫“外婆”。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尽管目不转睛地盯着外婆的口形,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响亮地叫出“外婆”两个字。母亲毫不气馁,经过双方再三努力,只见女儿小嘴一动发了一个气音,似汉语拼音字母中的“P”,母亲欣喜万分,说她会叫“婆”了。从此,她不厌其烦地教外孙女  相似文献   

6.
"女儿好,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话从我母亲嘴里说出来是透着自豪的。父母亲膝下只有我们五个女儿,可他们感到非常满足。因为我们姐妹五个都是大学毕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母亲     
叶倾城 《课外阅读》2012,(11):24-25
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听来的。外婆,母亲,婴儿,都坐在阳光融融的阳台上。是怎么出了疏忽,婴儿直坠下楼。小母亲大叫一声,情不自禁想扑出阳台外接住孩子——被人死死地抱住了。抱她的人,是孩子的外婆。她狂叫挣扎,号啕大哭:"你为什么要拦我,她是我的孩子呀!"外婆也是满脸泪:"可是,你是我的孩子呀!"  相似文献   

8.
意识到女儿长大了,是她今年刚上初一的时候.接到广西师大二附中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和妻高兴得直逗她:"快亲我们一下!"女儿走到我面前迟疑了片刻,望着我胡子拉碴的脸,轻轻地碰了一下,就飞快地投入到母亲的怀里.女儿去了学校住宿,她高兴极了,大概觉得这下子总算脱离了我们对她的管束,可以"自由"了.开始的几个星期里,家里的开支骤增,女儿每天要花掉十几元钱买零食,什么麻辣串、牛肉干、话梅、巧克力......结果狠闹了两次肚子,才知道"花钱买罪受"是真的.没有了母亲细心的关照,女儿的粗心和东西随手扔的坏毛病,常使她陷入尴尬…  相似文献   

9.
潘霞 《初中生》2013,(2):60-61
朋友带女儿来家玩。吃饭时,她突发奇想,对我说:"咱俩把孩子换一周怎么样?我体验一下带男孩,你也体验一下带女孩,多有意思!"朋友沉浸在想象里,没注意到两个孩子迅速咬了一下耳朵。我听得真切。她女儿说的是:"我妈妈可凶了!"儿子的回答是:"我妈妈更凶!"我顿时  相似文献   

10.
开心时刻     
《少年文摘》2013,(2):108-109
不好好学习的后果儿子对他爹抱怨道:"我们家的房子怎么这么小啊!"爹说:"儿啊,现在房价太高了,爹没有那么多钱。"紧接着爹又说:"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挣钱买大大的房子!"儿子听后,疑惑地问:"那你小时候为啥不好好学习?"冷缩一下女儿:"妈妈,我又长胖了,可能是天太热而‘热胀’的,我很想‘冷缩’一下。"妈妈:"那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吗?"女儿:"只要一天让我吃两个冰激凌就行了!"会讲什么英语一个德国抢劫犯被带到法庭。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可爱的女儿出生了。这份惊喜,虽说在十个月前就已预备,但当我听见她的第一声啼哭时,我还是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有女儿了。她是我的,我的女儿!“女儿,女儿,女儿!”我幸福地喊着。养育女儿的日子是累并快乐着,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女儿哭了,我急得团团转;女儿痛,我心如刀割;女儿的笑,是我快乐的生机。我很兴奋,我很疲惫。妈妈,我的妈妈总在我又累又急时,伸出双臂,说:“来,让妈妈来……”半夜,我的妈妈抱起我哭闹的女儿,说:“外婆抱,让妈妈好好休息。”寒风中,我的妈妈用身体挡住冷风,我和女儿在妈妈的身后享…  相似文献   

12.
抱抱母亲     
<正>那天带孩子回家,母亲正坐在小院的阳光下,做小衣服。看我们进门,母亲笑着说:"马上就好了,等我一会儿。"她眯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面带微笑穿针引线。母亲一生为我操劳,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开始为我的孩子忙碌。她把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里,让我和孩子都享尽了宠爱。突然在那一刻,心生柔软。我环抱住母亲,撒娇说:"别忙了,歇歇吧!"母亲忙着推我:"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长不大!"我不松手,说:"妈,今天是‘三八节’呢,女儿送个礼物给你吧!"母亲呵呵地  相似文献   

13.
叶静 《早期教育》2000,(8):12-13
老师的话 “六·一”节即将到来,在众多孩子沉浸在幸福之中时,我班的瑞儿却失去了她久病的母亲(两年前,病魔曾无情地夺走了她父亲——一位年轻军官的生命)。面对娇弱、胆小、爱哭的小孤女,我和其他带班的老师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由于母亲长期生病,瑞儿便一直随外公外婆生活。或许是经历了过多苦痛的缘故,瑞儿性格内向且怯弱,遇到哪怕是扣子解不开这样的小事,她也会默默地背过身去,不停地用小手抹眼泪。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悉心地去抚慰她,生怕触动她那根脆弱的神经。但我  相似文献   

14.
我们父母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有趣的"跳蚤市场"早上,女儿兴致勃勃地说:"妈妈,今天学校要举行跳蚤市场,我要多准备些好东西,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她一脸自信地说着。"真的吗?我看不一定噢!就看你的本领了。"  相似文献   

15.
我不插队     
那天,外婆带我去街道预防站注射流感预防针.进门一看,大厅里人挤得满清的.屋里的空气有点闷,抱怨之声不断.外婆拉着我排到队伍的后面,说:"安心地等一会儿吧." "吴亦菲!"刚刚站定,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循着声音找去,嗬!原来是英语学校的同学小李.她来得早,排在前面,我们相隔着三十多个人."过来!"小李叫着.外婆说:"我在这里排着,你去吧."于是我跑到前面,和小李一起玩手机游戏.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再有几个人就轮到小李填表付钱了,我收起手机,准备回到后面去."别走,就排在这里.你站在我前面好了."小李拉着我的衣袖轻声说.  相似文献   

16.
让女儿做主     
周五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饭桌前吃晚饭。"明天不上学,吃完饭咱们一起看会儿电视吧!"看女儿每天学习辛苦,好不容易过个周末,我提议放松一下。没想到女儿听了我的话,反倒加快了吃饭速度,"妈,您是不是存心害我呀,这个星期四就月考了,你还让我玩儿,我正打算今晚就把作业写完,明后两天好好复习一下呢!不和你们说了,我去写字了!"说完,放下筷子,她飞快地跑到书桌前去写作业了。以前的女儿可不是这个样子,每天要我陪着写作业,尤其每到周末,认为有两天时间,还来得及,总是先放松,直到星期天晚上在我的督促下才突击完  相似文献   

17.
洗棒冰     
记得六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外婆给了我五个亮闪闪的东西。我定睛一看,哇!是硬币,总共五角钱!我高兴地从椅子上一跃而起,从外婆手里小心翼翼地接过钱,生怕它们从我的指缝里逃走。"去买些棒冰吧!"外婆说。"哎!"我声音里的高兴藏也藏不住。  相似文献   

18.
生死谜题     
"哎呀,又死了一条小鱼!"客厅里传来外婆惋惜的声音。小小 陶立刻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奔了出来。外婆的手水淋淋的,拿着刚从 鱼缸里捞出的小鱼,对我说:"先扔到垃圾桶里吧,一会儿带下楼 去。" "不行!"在一旁的小小陶不满地嚷了起来。"哦,不是,外婆说 错了,外婆的意思是一会儿把它埋到小树下的泥土里去。"我赶紧对 外婆使了个眼色。外婆立刻附和着我的说法,小小陶这才舒展了紧皱 的眉头。  相似文献   

19.
正莲花,总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回忆起来,家乡的莲花承载着我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激。①小时侯,总喜欢坐在外婆的腿上,听她讲莲花的故事。外婆总说:"莲花好啊!"我虽然听不懂外婆的话,却傻傻地跟着外婆一起说:"莲花好啊!好啊!"外婆坐在小椅子上,看着我手舞足蹈的样子,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好美,好美!小时侯的我总认为,外婆是那么喜欢笑,看着我笑她就会笑,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外婆是那么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20.
母亲与外婆     
外婆去年春天过世,今天整整一年了。在过世前几个月,外婆已不能坐稳了,只静静地躺在床上。后来,连自己吃饭也已不行了,母亲就一匙一匙喂她,谁看了都不免心酸。我儿时,母亲也是这样喂我;母亲儿时,外婆也是这样喂过母亲。每次吃饭,外婆总用微哑的气息说:“唉——怎么还不死!”母亲就拭着泪,嗔怪地叫一声:“妈——!”母亲心里十分清楚,外婆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可是,她又不肯接受这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