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数之一:谙熟名词术语。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鉴赏诗歌会涉及一些专门术语,鉴赏者必须深知其内涵,以免解答鉴赏题时陷入混沌的迷障。像2004年高考答不出《秋思》中“细节”的,大都对“细节”的内涵不甚了解。招数之二:善抓“题眼”、“诗眼”。一篇诗文标题中能揭示题旨的字眼就是“题眼”,一首诗中能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就是“诗眼”。“题眼”、“诗眼”是诗歌的一扇窗,鉴赏古诗时若能抓住“题眼”或“诗眼”,往往就会拨开迷障,眼前豁然一亮。招数之三:知晓惯用意象。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  相似文献   

2.
张丽琼 《成才之路》2010,(19):44-45
古诗鉴赏能力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掌握基本的古诗鉴赏方法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诗歌。从题目入手,挖掘有效信息,"窥一斑见全豹"。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风格,知人论"诗"。分析意象,想象意境,领悟诗歌主旨。抓关键语句,找诗眼,窥探诗歌的内蕴。读典故,多角度地比较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词鉴赏应该包括鉴赏和评论两个方面。要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和基本概念。一、明确诗歌的“诗眼“”意象”“意境”古人作诗词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即为“诗眼”。如:“悠然见南山”的“  相似文献   

4.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学科"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中有一个考点是"语言",它又分为三个子考点: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文本拟结合古代诗歌鉴赏题讨论一下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诗眼的解题技巧。一、炼字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主张诗歌创作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福楼拜也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  相似文献   

5.
鉴赏一首诗歌 ,就必须品味一首诗的语言文字 ,尤其要注意一字传神的地方 ,这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必须要涉及的考点。因此掌握诗人炼字的基本规律 ,以及不同词性的词在诗中的不同作用 ,对我们鉴赏一首诗而言至关重要。我国古典诗歌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 ,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贾岛为琢磨“推敲”二字不觉冲撞时为京兆尹的韩愈 ;王安石为“绿”字煞费苦心 ,易稿十多次。虽然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诗中所追求的诗歌语言不同…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却包含了很多诗歌技巧。该诗几乎涵盖了古诗中大部分表达技巧,可谓古诗鉴赏中的"万能公式"。在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如能以此诗入手,便可做到以旧带新,由浅入深,为学生学习新诗提供一块"垫脚石",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古诗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汪永亮 《新高考》2010,(12):12-13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卢延让曾有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诗句,杜甫也曾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诗句。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语言的锤炼和鉴赏诗歌的整体风格。考查语言锤炼的一般方式:1.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2.鉴赏"诗眼";3.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4.鉴赏特殊词语;5.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黄婕 《文教资料》2021,(4):16-17,28
诗眼是古典诗论中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概念。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诗眼连缀全篇的内容和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意蕴。《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外还"诗中有禅",利用诗眼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析意象得山色之"空",感诗眼凝诗境之"空",品诗眼悟心境之"空",在欣赏独特山色中感悟诗人充满禅性的空灵诗境。  相似文献   

9.
薛吉辰 《考试》2003,(10):3-4
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律诗《过香积寺》,考查的侧重点是对“诗眼”的理解,实际上是对词语的鉴赏。在古诗鉴赏题中,词语的鉴赏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一般包括动词(形容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字叠词等几方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11.
古人作诗 ,受字数、句数限制 ,写诗填词特别讲究遣词造句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 ,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最精练传神的字句犹如一首诗的眼目 ,即全诗主旨所在。 2 0 0 3年高考 (全国卷 )中王维的《过香积寺》 ,2 0 0 4年高考 (湖北卷 )中王湾《次北固山下》 ,连续两年都出现鉴赏古诗中“诗眼”的内容。学会巧抓“诗眼”、鉴赏“诗眼”是我们鉴赏古诗的一个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赏“诗眼”。一、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上领悟“诗眼”如 :《归园田居》中写出陶渊明厌倦官场 ,愿意回归农田的思想 ,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与难点,综观多年的诗歌鉴赏题得分情况,得分率普遍偏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考生读不懂诗歌,无从下笔。如何提高考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鉴赏诗歌,读懂诗题对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正所谓"万诗题入手,抓题作文章"。那么,诗题具有什么作用呢?应当怎样读懂诗题呢?一、诗题的作用(一)诗题显示结构类别古代诗歌内容,可分为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等。诗题往往能显示诗歌的结构类别,鉴  相似文献   

13.
"诗眼"是洞察诗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诗歌的解读虽然与艺术鉴赏有着同形异构的关系,但它自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要在最少的字中传达尽量多的内容,达到一字传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解读中要抓住"诗眼".辨析"诗眼"应关注词类活用,抓住重点字词,并明晰修辞对象和意蕴.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 考查可谓是异彩纷呈,准确的炼 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 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 化的风采,又考察了考生美学层 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 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 是根本,当然熟悉高考命题者设 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 花。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的各种题型中,诗歌鉴赏题无疑是一道好题,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又考察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者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17.
李莎 《湖南教育》2013,(1):28-31
教学目标:1.自主读懂诗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重点难点: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2.对诗歌意象("酒")的理解;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更""尽"把握诗人的心境。一、解读诗题,了解作者(课前板书古诗,"浥"字暂不写)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送别诗?(生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有时候,离别是一种"千帆皆不是,唯有孟浩然"的无限惆怅,有时候又是一种"桃花潭水深千尺,  相似文献   

18.
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有很多方法,抓“诗眼”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诗眼是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歌的关键之处。下面从找诗眼、悟诗眼、说诗眼三方面举例说明。一、找诗眼要找诗眼,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诗眼。古代诗评关于诗眼的说法很多,概括起来说是一首诗中或一首诗的某一句中最传神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二、悟诗眼体会诗眼的作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准确地表达诗意。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此话道出了诗歌炼字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诗歌从唐代开始就特别讲究炼字,炼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也就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0.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