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星身体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泛娱乐时代下的文化奇观。《青春有你2》的身体消费、快感消费与形象消费奇观研究为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成功给予阐释,同时也引起对青少年亚文化"消费"的关注与反思,同时基于斯图尔特·霍尔的"制码编码"理论将文本与受众结合,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新的受众分析,为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模式化与创新性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电视节目受众需求新特点张宏伟在《构建以受众为中心的电视节目创新体系》一文中指出,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拓展、参与式文化的形成、媒介消费形式的多样化等媒介环境的发展,受众也开始觉醒,媒介消费的理性、经济性和目标性愈见增强,受众的需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个性化趋势。许多受众在电视消费中展现了很强的个性化偏好,比如喜欢时尚娱乐、体育节目或是地理  相似文献   

3.
王雪桦 《新闻知识》2013,(1):21-22,27
波德里亚作为20世纪欧洲最负盛名的后现代理论家,其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进行的批判研究受到了世人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消费社会》的解读中,对波德里亚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获得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消费现状进行一种文化和社会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肖俊  滕云 《传媒观察》2007,(7):12-1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消费生活方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出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新闻消费成为我国当前一种主要的消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雅琴 《记者摇篮》2001,(10):10-10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有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的支撑。就目前沈阳市农村现状来看,农民手中有了钱,重点投入在建房上,其它的消费亮点虽然也开始“闪光”,但大多还处于初始阶段,能够支撑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需要积极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报纸宣传着眼点是要引导农民学会在新的消费理念指导下,去不断拓展新的健康消费领域。其宣传、引导方向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建筑景观正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崛起和发展的标志。在众多同质化建筑中,具有景观特色、运用景观展演策略的建筑更易吸引消费者。此类建筑通过再造历史景观吸引消费者怀旧消费,运用陌生叙事策略满足消费者新奇消费。同时,消费者在建筑景观中通过身份消费达成身份认同。但是,消费者对建筑景观的消费也反映出当下文化消费的无奈与迷茫。  相似文献   

7.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划十年发展目标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今后十年我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左右,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尼尔·波兹曼关于电视文化在消费社会中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其提出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英 《当代传播》2006,(6):66-68
马克思不曾系统论述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消费,因为那个时代美的生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社会化。随着文化成为社会商品和消费品,社会精神财富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生产。而美和美的生产根本上属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物质性和文化性领域。在这个消费时代,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组成部分的美的生产已空前的专业化了,与之相应,我们的生活也空前的“审美化”起来。和其他任何社会化生产一样,美的生产也有生产和消费两大基本环节。生产是创造,消费是对已有成果的占有和享用。由此,我们可以把美的生产二分为消费式和生产式两种。  相似文献   

10.
《出版视野》2004,(6):47-47
通常来说,人口数量和经济状况是决定出版规模中最重要的两个社会环境因素。我国目前的出版状况是,出版产品地区消费差异巨大,消费呈现集中趋势,以北京、上海、江浙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为主要集中地。而从社会消费要素上看,这些主要消费地区的人口总和还不足我国人口的20%。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2,(23):45-46
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为人们理解消费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在网络消费日趋盛行的现代,网络消费时代和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时代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又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孙炜 《新闻界》2004,(6):93-94
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总体上正从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认识意识增强,出现了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导致的炫耀性消费和奢侈消费的非理性经济人行为。中国“节俭为美”的传统美德逐渐边缘化,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成为时尚,中国正在步人类似于美国1920年代的消费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社会视域下,产品的被消费,乃是以"美"的被消费为重要前提.这一点,在电视广告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广告所呈现的商品或服务要想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同,必须首先要将广告之物在画面上、语言上、音效上等方方面面都力求精致、美妙,从而引起关注,让其产生兴趣,最后实现消费.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美被消费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包括视觉消费、符号消费、意义消费、欲望消费这四个逐步深入的关系层次.  相似文献   

14.
消费读者权益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读者能否构成消费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即将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果消费读者的要领成立,将牵涉到图书馆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论述了消费读者概念的确定,及在此基础上怎样保护消费读者的基本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第四大众媒体,1网络媒体的发展必将伴随着消费文化的改变而改变。本文以腾讯网为实例,利用腾讯网的消费信息反映网络媒体消费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媒体对都市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良友》画报作为诞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份大型综合画报,甫一出现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画报立体的构造着这座大都会的语境与空间。本文以都市符号、女性叙事、消费文化为关键词对《良友》画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张明才 《新闻世界》2010,(4):161-162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改革消费模式,完善消费结构,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本文从消费模式、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内涵着手,论述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消费模式、方式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琳 《大观周刊》2011,(14):170-170
当今,世界已进入消费社会的时代,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会面临怎样的冲击与挑战?本文通过把握“社会与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消费社会的特色及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同时论证了教育对消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0):44-44
在消费文化时代,电视观众对新闻资讯的消费呈现出一种快餐式且多元化的状态,之所以称之为快餐式,是因为观众因为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限数量的新闻消费,而多元化则表现为观众对新闻资讯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作为新闻资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体育新闻如何满足观众在快餐式的新闻消费状态下的多元资讯需求呢?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知识消费的内涵、个体角度的知识消费、社会角度的知识消费、知识消费的收益和知识消费选择的决定因素等五个方面对知识消费进行了探讨,强调知识消费的目标是达到知识在消费中创新、知识在消费中发展、人类在知识消费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