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讲授,而在于学生的语言实践,学生的语言实践越多,语文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慧的鲜花永远开放在儿童的手指尖上。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各种语文能力的良好实践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而,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自由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学生心灵与水平的一面镜子,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语言,并想办法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想象、积累、表达。由此看出,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习作的原动力。一.亲身实践,丰富习作储备语文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习作能力也是从实践中锻炼形成的。语文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实感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要搞好作文教学,就是要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天泉 《现代语文》2014,(2):146-14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从目前一些教师的习作教学实践和部分学生作文实践看,与课标这一要求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语言材料,还在于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实践证明,只有在一定阅读量的保证下,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质量才能提高。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想美国的阅读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从美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搞好口语交际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感情的交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交往的能力、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识水平。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2.
“写怍是运用语言文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写作”定义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因而,写作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部分。下面将美国加州母语《写作内容标准》中的7—8年级阶段与我国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部分作比较,以便从中吸取一些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积累和运用。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语言积累少,如果仅仅是"我口写我心",虽有一些真实、独特的体验,却表达不清或表达不准确。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将"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定位为中学生写作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里,自主是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任铁良 《考试周刊》2013,(89):54-5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识字用字不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能不能进行写作练习呢?写作训练又该从何人手呢?能不能用写作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二字解作“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化”都有,但咬文嚼字地讨论“语文”二字作何解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无异于讨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要改革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弄清“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管何种提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即教给学生熟练使用自己国家的母语,运用语言工具感悟文化、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也教给学生利用语言工具表达自己、让他人和社会理解自己的能力。语文教学所谓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说法,最终其实也可概括到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常常发现他们写作的内容空洞乏味,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上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