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赵龙 《图书与情报》2012,(4):141-144,2,145
宋人笔记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极高的史料价值而备受四库馆臣的关注,约有500余种传世至今。四库馆臣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精神,严格著录"广见闻"、"资考证"、"裨劝戒"的"说部之佳本",并公允评论之,从著录中可以管窥四库馆臣对宋人笔记的学术认知。  相似文献   

2.
展龙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6):144-147
考察《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明代笔记史料的数量,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四库”馆臣从史料价值及存在的缺陷两个方面对这些笔记史料所进行的评论;认为这些评论符合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表现出清代官方学者对于明代笔记史料的独到见解,对我们认识和利用这些史料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人吕本中(1084—1145)著有《官箴》一卷,"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固有官者之龟鉴也",长期为人所重。但其书如何形成,历来不甚了然。清代四库馆臣即有疑问,《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九载: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蕴含着四库馆臣的小说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小说善本观上。在文献地位上,四库中的杂事小说善本不同于其他善本,杂事小说之外的古籍善本一般是其他版本的底本,四库总目中的杂事小说善本则是史学的校本、补充本。当一个杂事小说同时满足了记述近实、其论近正和材博言简三大善本标准时,那么其再也不是四库馆臣笔下的“小说”,而更像是一部庞大的纪事体史书,这传达出四库馆臣务实求真以有裨于史的小说思想。  相似文献   

5.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芄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考证了有关《卧游录》的文献著录和成书过程,指出《卧游录》为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晚年所编,四库馆臣的“明人依托”说没有根据。  相似文献   

7.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8.
《宋人佚简》共收录十六件须知册申状文书。"须知册"在传世宋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但在新发现资料中却是首次出现。深入解读《宋人佚简》中的"须知册"及其申状文书的历史意蕴,可以丰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张升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1):143-146
《四库》底本,即《四库》馆臣据以校办并抄入《四库全书》的《四库》馆书。《四库》稿本,即从《四库》底本到定本这一编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修改本。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根本性的区别,如它们在范围、特点及来源等方面的区别。《四库》底本与稿本在《四库》馆闭馆后流散严重。不过,现幸存于世的《四库》底本、稿本仍有不少,是我们研究《四库全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忠经》成书于宋代关于《忠经》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争议。清代学者丁晏根据避讳旧俗,认为《忠经》是唐人马雄所写,理由是书中讳“民”为“人”,讳“治”为“理”,是为唐太宗李世民讳。清代四库馆臣认定《忠经》为宋代之书,其理由见之于《四库全书提要·忠经》:  相似文献   

11.
史广超 《图书馆杂志》2020,(2):117-121,66
《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本宋人别集,在四库馆稿本、阁本、武英殿聚珍本、传抄本等"中间本"及提要等方面,遗存了卷数变动的痕迹。这些异变由据御旨删去青词等体、为与提要所言卷数一致而删去某些卷次、相同内容重编等诸多因素所致。卷数异变揭示了早期版本有独特价值、七阁本所据并非全为同一底本等规律,也部分修正了学人对四库馆臣辑佚工作的负面评价。  相似文献   

12.
游帅  周静婷 《兰台世界》2016,(9):103-105
乾隆时期《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稽古右文"的幌子下,清廷推行文化专制的产物,而四库馆臣则是"寓禁于征"政策直接的贯彻执行者。关于其禁书标准,司马朝军先生曾有《乾隆时期禁书实录——从翁方纲〈四库提要稿〉看禁书标准》一文,刊于《出版科学》2008年第6期。今在整理研究吕留良著述过程中发现四库馆臣对禁书标准之解读或犹有可发之处,即需就著述来源、书籍类型、受众对象、影响范围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3.
《直斋书录解题》是一部目录学名著,但在清代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该书已亡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文献通考.经籍考》中辑出佚文,编为二十二卷。为目前通行之本。本文对其中“文史类”排列顺序的错乱,根据《吟窗杂录》、《文献通考》,以及《直斋书录解题》残卷,提出校正意见。  相似文献   

14.
郑立勇 《图书馆论坛》2020,(6):136-139,155
元程端礼《畏斋集》清代已佚,今所流传者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得。此本存在误收他人作品现象,考订发现《畏斋集》误收程文文5篇及程端学诗文2篇,探析其误收现象及其缘由,并将四库辑本误收之诗文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5.
张升 《历史档案》2020,(1):113-119
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年间碧云馆活字印本《鹖冠子》三卷,是编修《四库全书》本及聚珍本《鹖冠子》所用之底本,该书前附有馆臣所拟的一则提要稿。这则提要稿比较特殊,以往从未被学者视为《四库》提要稿,因此,本文拟对该提要稿之写作过程及作用作初步考述。一《四库》底本《鹖冠子》《鹖冠子》三卷,三册,宋陆佃(1042—1102)撰解,故又称《鹖冠子解》,明碧云馆活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注大字低一格。板心上刊"宁"字,下刊"活字板""弘治年"或"碧云馆"。共计133叶。书中有较多朱笔在原书上的校改痕迹,也有一些朱笔签条,偶有墨笔签条。这些校改与签条均应出自四库馆臣之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图书馆藏《办理四库全书历次圣谕》是四库馆臣抄录的纂修四库全书档案。部分内容为此抄本独有,对《四库全书》研究有重要补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应麟,南宋庆元府人,历事理宗、度宗、恭宗三朝,曾三进学士院、四人中书省、兼掌两制行辞,乃宋末儒林领袖.元明时期,王应麟声名不彰,清初始渐受学者重视,四库馆臣于《〈困学纪闻〉提要》中称赞王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有清一朝为《困学纪闻》作注者凡十家,对此梁启超先生评曰:"一宋人书而注之者四家,其尊尚几等于古子矣." 近十年来,学界对王应麟颇为关注,研究范围涉及其经学、史学、考据学、辑佚学、目录学、地理学、蒙学及著作的版本等领域,而随着中华书局《王应麟著作集成》的陆续整理出版,王应麟研究势将再起新的高潮.然而,王应麟生平尚存许多疑点有待澄清,迄今还未见学者就此展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王应麟及其著作的理解,如王应麟字号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18.
对韩愈《论语笔解》(以下简称《笔解》)一书,自宋代起学者们即已展开争论。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宋人之说加以综合之后,以为此书非宋人伪撰。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皆同意此说。然而,现代研究韩愈者多无视以上目录学家的结论,不作具体考辨,仅取宋人一家之说而断之伪作。这实在难以取信于人。笔者以为此书既非伪作,又非韩愈原本,而是宋人对"韩愈《论  相似文献   

19.
四库辑本《直斋书录解题》是清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详加考核,纠缪补阙,胪列异同而辑修成的,对保存和传播《直斋书录解题》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囿于所见,亦存在辑佚未尽,考订未尽允当之缺陷。  相似文献   

20.
[内容简介]本书为系统研究清朝四库全书馆的论著。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发掘、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四库全书馆研究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明确提出了四库馆的开、闭馆时间,阐述了四库馆两大组成机构、馆臣人数、四库馆的运作程序、馆臣工作,以及《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