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槐米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槐米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槐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到3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2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227%.主要包括8-十七碳烯(26.358%),[S-(R^*,S^*)]-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12.093%),石竹烯(11.969%),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8.460%)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中共鉴定了8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77%,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β-侧柏烯(12.54%)、1-石竹烯(5.96%)、β-桉叶醇(5.85%)、α-按叶烯(4.53%)等.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复杂,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6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0.14%,其中主要成分为烯类化舍物(9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8.29%、脂肪酸类化合物(7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10%、醇类化合物(5个)占挥发油总合量的9.51%,其中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通过对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腊梅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云南从新西兰引种栽培的花卉植物腊梅(Chamelacium uncinatum)新鲜枝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应用GC/MS技术对腊梅挥发油成分和组成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得到71个色谱峰,通过NIST98-L and wiley 7n.1标准谱库检索和文献比较鉴定其中67个化学成分,其质量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7.29%,主要成分为α-蒎烯(31.77%),α-松油醇(5.89%),醋酸香叶酯(4.58%),顺-罗勒烯(4.76%)和(-)-异长叶薄荷醇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罗勒(Ocimum basilicum L.)叶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其成分,按照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成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63个峰,确定了61种化合物,所鉴定的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1%,其主要成分有:P-烯丙基茴香醚(25.43%)、β-芳樟醇(15.27%)、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癸-1-烯(9.62%)、1α,2,3,4,4aβ,5,6,8aα-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乙基)-萘(5.32%)、1仅,2,3,4,4a仪,5,6,8aα-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乙基)-萘(5.01%)、1-乙烯基-1-甲基-2,4-表(1-甲乙烯基)-环己烷(4.35%)、桉油精(3.75%)、1-乙烯基-1-甲基-2-(1-甲乙烯基)-4-(1-甲亚乙基)-环己烷(3.37%)、库贝醇(2.14%)等9种化合物,占全油含量的74.26%.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GC—MS方法分析油松松针中挥发油成分.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方法提取油松松针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利用谱图检索油松松针中挥发油的主要有12种主要成分,分别为龙脑(45.133%)、醋酸冰片酯(11.212%)、1R-α-蒎烯(11.173%)、β-石竹烯(10.291%)、杜松烯(7.083%)、松油烯-4-醇(4.226%)、古巴烯(3.368%)、1,7-辛二烯、3-亚甲基(1.985%)、β-蒎烯(1.932%)、8-亚甲基-(1α,2α4α,5α)三环[3,2,1.02,8]辛烷(1.785%)、莰烯(1.328%)、反-松香芹醇(0.480%).结论:油松松针中挥发油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其提取率为5.05%,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分离到的132个成分中,鉴定出6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3.84%,其中主要成分为1-乙烯基-1-甲基-2,4-二(丙-1-烯-2-基)环己烷(6.33%),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4.40%)和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3.98%).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对松乳菇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物中鉴定出了67个成分,并以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超过2%的有9种:1-辛烯-3-醇(2.27%),丁酸丁酯(13.52%),(E)-2-辛烯醛(2.88%),n-癸酸(4.99%),[1 aR-(1 a..α,4..β,4 a..β,7..β,7 a..β,7b..α)]-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烯并[e]薁(4.16%),n-十六烷酸(4.75%),(Z)-9,17-十八碳二烯醛(5.19%),(E)-9-十八碳烯酸(3.33%),十八烷酸(2.13%).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东阳西垣香榧的新鲜外种皮中的挥发油,总提取率为6.8%。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42个色谱峰,鉴定出了30种成分。相对含量超过1%以上的组分有11种,占总含量的90.46%,分别是柠檬烯39.38%,1R-α-蒎烯31.61%,β-水芹烯5.13%,(1S-顺)-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4.00%,大拢牛尔烯3.73%,β-蒎烯2.40%,茨烯2.11%,反-β-金合欢烯1.82%,异松油烯1.47%,可巴烯1.28%,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1-癸烯1.26%。其中柠檬烯和α-蒎烯含量较文献报道高,实验为东阳西垣香榧外种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装置萃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提取率为1.51%.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双烯桉叶(17.10%),薄荷醇(7.03%),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6.64%),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4-亚甲基萘醇(5.25%),氧化石竹烯(3.94%).  相似文献   

11.
采用GC-MS-DS联用技术分析福建产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同时运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及抗脂质体过氧化体系体外评价该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49个峰中检识出该精油的45种化学成分,含量占精油总量的99.65%,主要为萜类化合物(72.20%)与芳香族化合物(22.99%),具有胡椒酚甲醚(17.75%)、[1S-(1α,7α,8aβ)]-1,2,3,5,6,7,8,8a-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环(13.24%)、石竹烯(11.29%)、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10.92%)、桉油素(6.78%)等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检测出该精油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力,此两种自由基50%清除率所需的样液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9.980、.69 mg/mL,在50 mg/mL浓度时对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率也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阿尔泰紫菀精油,经GC-MS分析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占精油检出成分的80.14%,其中较多的有:大根香叶烯(18.14%)、1,1,4,7-四甲基-八氢化-1氢-环丙基奥(7.38%)、β-蒎烯(6.40%)、石竹烯(6.30%)、β-水芹烯(3.97%)、苎烯(3.12%).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68个峰,并确认了这68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9.51%.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3-己烯-1-醇、顺式-α,α,5-三甲基-5-四氢呋喃-2甲醇、天然壬醛、十六烷、二噻吩乙酸,3-三癸酯、柏木脑、2-乙氧基丁烷、β-紫罗酮、1-乙氧基丙烷、苯乙醛、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十五烷、(2R,3R)-(-)2,3-丁二醇、杜松烯、六氢合金欢丙酮、(E)-呋喃基芳樟醇氧化物,以上十六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66.78%.利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并探讨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得挥发油对6种污染菌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乙醚对玉米须水煮液进行萃取,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然后用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邻二甲苯(含量为15.02%)、对二甲苯(含量为11.93%)、对乙烯基苯乙醚(含量为17.12%)、4,4-二甲基-1-氰基环已醇(含量为15.29%),(3反)-4-甲硫基丁烯基异氰酸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GC/MS的分析方法,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建立了金银花的GC/MS指纹图谱,并利用该指纹图谱比较了两个不同产地金银花的质量情况.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实验条件是:毛细管柱为Rtx(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50℃;程序升温为60℃至150℃(5℃/min),150℃至250℃(8℃/min);60℃以后停3min,150℃以后停8min,250℃以后停5min,E1源温度200℃,离子源接口温度250℃.结果表明,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率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采用GC/MS法控制药材的指纹图谱,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金银花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广藿香中提取挥发油,分析研究广藿香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中挥发油,用气质联用技术和标准图谱检索对照方法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结果:鉴定出了3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46.93%.结论: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广藿香酮,其他成分主要是烯类.  相似文献   

17.
应用GC/MS技术对云南产食用香椿(Toona sinensis)挥发性成分和组成进行分析鉴定,从其中分离到57个色谱峰;通过NIST98.Land Wiley7n.1标准谱库检索和文献比较鉴定了其中50个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2.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