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人工浮岛对再生水景观水体修复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浮岛对再生水景观水体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影响人工浮岛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植物以及进水浓度。  相似文献   

2.
景观水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精神享受的不断追求,景观水体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各种传统治理方法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出水体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建立水体自净系统,且对于不同的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谊 《大众科技》2012,(7):125-127
生态景观水系工程是集生态、景观、区域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因此调配好水体是决定生态水系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解决好生态水系的引水来源和出水的出路、保持水体平衡以及水体净化三大要素,正是生态水系良性运转的核心之处。这样,方可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水域。文章对景观水资源的处理和利用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技术是再生水景观水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通过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邯郸市某公园生态修复实例,提出了我国景观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作为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园区内水体主要由清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进行补给,景观水体的封闭的特性使水体极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景观水体的可供观赏性,圆明园在防治富营养化上实施了多种生态修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对水体长达八个月的监测,分析圆明园来水水质与圆区水环境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植物群落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并对园区水质做出评价。监测结果发现,水质在园区循环过程中得到提升,总磷,COD,氨氮都已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标准,但是总氮浓度过高使水质总体不达标。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当前水质污染状况,介绍了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实例阐述了生态修复技术是治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维持水体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大型旅游度假区中中水回用的运用,分析了实际工程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出水水质能全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景观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可以作为其它类似的大型开发区中水回用的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再生水景观水体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其出水COD、NH4+-N、TN、TP均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影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植物、水力负荷以及温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作用及其在景观水体中的选择原则,推荐出适合辽宁地区水体净化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皆在为辽宁地区水体景观建设提供植物种类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遗爱湖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理化指标和叶绿素浓度,开展水体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磷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西湖和菱角湖不符合Ⅳ类水标准,水质较差;不同的水质指标表现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对而言,湖边水体污染较湖心严重;3个湖区均存在富营养化现象,其富营养化程度排序为:东湖西湖菱角湖;最后,对遗爱湖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及水质的改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黑臭现象是城市缓流水体污染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造成水体生态破坏,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城市水体景观功能。本文对国内黑臭水体的成因和污染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当下国内城市黑臭水体典型治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同时就各类治理技术的原理、优点、缺点及适用性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实际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荷园公园为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十二个公园之一,荷园水体作为公园内水体,其主要功能为景观水体,水体挡水建筑物的选择以美观、经济为主要原则。连拱坝是由拱形面板和支墩组成的轻型支墩坝,具有结构轻盈、外形美观、造价低等特点。荷园公园选用全断面自由溢流的连拱坝作为景观水体挡水建筑物,在保证结构安全、美观的基础上,形成坝顶自由跌流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水体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中水利用已被广泛利用,其技术已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浅议住宅小区景观水体污染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不但对居住小区的硬件设施要求智能化,而且对整个居住小区的外部人文景观、绿化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景已是高尚住宅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然而,由于居住小区内的水体为封闭水域,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很容易使水体受污染,并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小区内水体的清洁、无污染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1,小区景观水体变质的原因导致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1.1,天然地表水源的条件差一般景观水…  相似文献   

15.
以大庆龙凤湿地公园和哈尔滨太阳岛西区外滩公园为例,把景观中水体、林地、廊道、驳岸、植物等湿地景观要素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景区的空间划分、艺术形态、交通构建等组织关系进行综合的分析。实现自然生态与当地乡土文化相融合,保持艺术形式与自然生态的演变协调一致,形成可持续自然生长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6.
曹炎  张步师  黄凯 《科技风》2012,(14):200
自然水体景观是自然景观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景区内自然水体的堤岸、治污、植被以及水景塑造与利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在结合本土特色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苏敏  付高阁 《内江科技》2012,(1):121+105
本文以西南地区某大型钢铁企业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后的中水为研究对象,对中水深度软化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中水处理后的水质分析,经该工艺处理后,中水水质完全可以达到管网回用水硬度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水域的水质净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湖泊、水库库湾、景观水体等相对封闭水域水体流动性和交换能力差,污染物质难以扩散、降解和净化,一旦遭受污染,极难自净恢复.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承担完成的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封闭水域大型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开发与应用",针对湖泊水库等相对封闭水域污染物类型,研制出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系统上搭载"吸附单元""微孔曝气单元"和"微电流电解单元"等水处理单元,根据不同污染水体,将不同单元进行优化组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治理,通过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在水体表面的移动,使水处理单元与污染水域直接接触,进而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原位处理,同时,该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处理过程可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9.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城市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的投入运行,开创了南方电厂循环冷却水补水大量使用城市中水的先河。系统采用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工艺,对引入厂内的城市中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作为机组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污水厂达标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水体二次污染问题,更大大的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经初步计算,该系统的投运,每年可减少向太湖水系排放氨氮50吨/年,化学需氧量250吨/年。这为缓解地表水的用量,减缓地表水的污染开拓出新的途径,为保护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再利用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南京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分别于丰水期(2017年7月)和枯水期(2018年1月)采集秦淮河和玄武湖的表层水样,对理化参数以及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湖枯水和丰水期均已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两类不同水体不同时期水质理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枯水期水体理化参数均高于丰水期;秦淮河金属元素含量高于玄武湖水体。枯水期水环境质量整体差于丰水期,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