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加速。在这一进程中,大众文化不可避免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传媒的传播而蓬勃发展,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彦娟 《现代语文》2008,(1):110-111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大众文化这一新兴的文化形态也在悄然生成,并渐渐深入人们的观念和生活。80年代后,中国内地掀起文化研究热,大众文化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大众文化概念的理解和澄清经历了众说纷纭的过程,90年代末以后大众文化的概念逐渐明朗,没有什么歧义。在这里,我们借用一种定义,即“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批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现代文化哲学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及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剖析与批判。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并非如有的人所谓的表征了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与繁荣的景观,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与人的个性的发展,恰恰相反,它确造成了大众文化集权主义和真正文化的沉沦,造成人的民主意识的消解和自由个性的萎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培育“四有”新人危害极大。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提出了如何制衡大众文化的偏颇,引导其向着理性、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传播在全球语境下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全球文化传播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锋向道劲,导致传播业界的喜忧参半。随着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的全球化之势,以及全球化与视觉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杂交,使得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问题日趋明显,与此同时,随着跨文化传播的进程,文化传染和文化接合的共同征候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趋同,这个问题十分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最终价值导向是文化的和谐,从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大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和谐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内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也起着规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种。他们从文化艺术活动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对文化艺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严重异化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痛斥大众文化的平庸化、商品化、齐一化和意识形态功能。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我们需要作辩证分析,既要认识其合理性,又要看到其缺陷,从而为我国在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工业产品和商品已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文化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而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业化的逻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思维。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影视发展的进程来阐释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业文化对影视审美文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有其特指性和时代性。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是一个高度语境化命题 ,移用西方理论必须要经历本土化洗礼。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话语的错位 ,反映在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机械套用和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轻率判断。这是文化自觉与理论创新意识缺乏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是一种文化进步,对另当前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然而,作为一种有着巨大影响而又充满内在矛盾的文化境遇,肯定大众文化的进步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大众文化的弊端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大从文化自身也的确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必须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引导、规范、调节、控制和改造,以现代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的德育观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化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大众文化不仅改变着既有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就此而言 ,以德育的视角观照和考察大众文化 ,对于德育的更新和完善非常必要。一、大众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按照学界公认的看法 ,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媒、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服务于大众消费娱乐的文化形态 ,其“产品”主要包括 :商业影视、流行音乐、畅销书刊、广告、时尚等。由此不难看出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 ,但却已全方位地渗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在青…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现实,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和否认。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受到外来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渗透,进行国际参与、实现国际化发展方向时困难和阻力重重。面对压力,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根据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制定出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对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波 《文教资料》2006,(10):134-135
文章简要梳理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指出应从审美的视角分析大众文化的现状和本质特征,做出大众文化的价值判断;应站在当代中国自身的文化语境中来看待当前的大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刘三姐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从彩调《刘三姐》、电影《刘三姐》、《印象.刘三姐》到正在开拍的音乐电视剧《刘三姐》,它正借助大众文化的羽翼发展壮大。以刘三姐文化的发展变迁为例,阐释了大众文化全球化传播视域中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分析了民族文化如何借助大众文化发展壮大,并探讨了当前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在多元并存的张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众传媒对民众生活的日益渗透,使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大众文化的批判和辩解也如影随形。从本质而言,大众文化是社会生活世俗化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结果,消费性和单向度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受众范围广等显著优势,大众文化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和历史过程,这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相互印证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众文化迅速在中国崛起,已经成为强势和主流文化.受此影响,通俗文学的崛起和大行其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大众文化笼罩下的中国通俗文学发展之路进行勾勒,并探讨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二十年来的大众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显著的通俗性和平民性。目前大众文化流行,却受到精英文化的阻击,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精英文化应该给大众文化更多的生存空间,精英文人应该给大众文化更多的宽容理解,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格局下,希望更多的精英文人理直气壮地参加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来对抗外来势力对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金庸"武侠热"现象成为文学界无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沟通雅俗的小说品质使金庸在20世纪末期中国文学界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这说明大众文化有其不可忽视的生命力与存在价值,同时也说明当下中国文化多元并存的宽容格局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大众文的崛起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的现象。它已是多文化格局中不可 一部分,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它的崛起有其深刻的内在必然性。中国大众文人的发展现状:一是不平衡性,二是不普及性,三是不成熟性,应正视,研究中国大众文化,并利用经济,法律的手段规范和引导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商业洪流激涌的当代社会 ,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媒体文化。传媒及传媒产品已随着其社会化的进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 ,传媒不仅以其符号价值跃上潮头 ,而且以其特有的一整套知识或技艺创立一种审美标准与社会趣味。但在另一个层面上 ,规范传媒的欲望与保持必要的节制 ,这是在探讨媒体传播速度、强度与广度背后更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