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电视新闻改革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变革进行了探析,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理念来提升电视新闻的竞争力,使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占萍 《采.写.编》2021,(8):107-108
在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中,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提升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成效与影响力.本文在对媒介融合为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带来的影响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推进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工作转型发展进程,促使电视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皓 《记者摇篮》2007,(8):103-104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的、多符号的新闻"或者"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的、多符号的、报道正在变动和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传播。"(《中国电视新闻学》方亢著暨南大学出版社)这一论  相似文献   

4.
试析电视新闻跨媒体传播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跨媒体传播形式是指电视媒体除拥有声画符号同时兼备的传播形式外,还拥有广播传播形式(只有声音符号传播)和报纸传播形式(只有文字符号或文字声音符号兼备传播),在电视新闻中,跨媒体传播形式具体表现为电视新闻广播化和电视新闻报纸化。  相似文献   

5.
微博“秒时代”做强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永忠 《视听界》2012,(1):96-97
2009年以来,微博风生水起,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作为一个实时性、互动性和平民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的出现给电视新闻传播尤其是地方台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电视媒体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带来启发。电视媒体借鉴微博增强竞争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齐玉 《新闻窗》2013,(3):92-92
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从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传播,这是人类信息传播经历的传播过程。电视媒介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给人一种空间感,能够将信息准确的还原。新闻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也经历了上述的三个阶段。新闻从印刷时代转入电子传播时代后,电视新闻以自身的优势略胜纸质新闻。电视传播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联播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却不如电视传播那样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对老百姓的关注和关怀。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的新闻传播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了。  相似文献   

7.
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失去往日强劲增长的趋势,随着第四媒体的网络和第五媒体的手机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介曾经的霸主地位受到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电视作为传播人生观、价值观和执政理念的重要媒介,正受到冲击,其原有的巨大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如何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电视媒介和相关宣传管理部门所应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而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具体是指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也是公众自由讨论的平台.这种新闻节目的传播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同时又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提出提升此类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电视新闻,就是通过电视屏幕向广大观众告知新闻,这也是几十年来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电视新闻分为多种种类,有时政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以及眼下受到强烈重视的民生类新闻。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电视新闻开始起步,至今仍以电视传播为主要手段,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政治传播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职能,而主流媒体是政治传播的主渠道.在政府、大众传媒、受众之间寻找内容的契合、互动的平衡是政治传播实现的关键,尤其在互联网带动产生的全媒体背景下,传统的政治传播又衍生出了新的特点.本文以电视媒体的政治传播现象为实例,分析了基于全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政治传播的特点,探讨了电视新闻政治传播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自克 《新闻窗》2013,(3):94-94
电视新闻写作将广播新闻的"听"和报纸新闻的"看"等特点有效结合,实现通过语言、文字对电视画面进行全方位的判断与了解,才能让电视新闻传播更容易实现准确、清晰地完成叙事功能。下面重点对当今电视新闻写作传播优势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更好了解新闻写作。一、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与要求1.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快速及时,线性传播电视新闻就时效性方面和其它媒介比较来说,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因此新闻写作强调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电视新闻需要保持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优势,充分利用成体系的技术资源。除此之外,电视新闻更应该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的产生使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介的背景下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模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创新,在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同时,维持并扩展生存空间,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为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满足受众不断增加的需求,可通过应用新媒介搭建思想和意见交流的网络平台,从而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传播。  相似文献   

14.
贾小霞 《今传媒》2024,(1):40-43
在融媒体环境下,优化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构建电视新闻新型传播机制,已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的价值,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以及“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化时代,电视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作为电视节目主体和骨干的电视新闻更是首当其冲。如何面对挑战,笔者从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者对受众的态度以及对传者的要求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对电视新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杉 《传媒》2016,(23):84-86
央视《新闻1+1》节目开播至今已经获得数次电视制作大奖,是国内新闻栏目的典范,本文以政治传播理论为指导,对该节目的政治传播语境加以剖析,探索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走向,通过对《新闻1+1》典范作用的研究,为国内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崴 《新闻传播》2023,(16):113-1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技术快速更新、移动设备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超前发展,使各个媒介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多屏时代的来临,时代发展最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屏幕化时代的呈现,屏幕化已经使媒介传播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时间和空间中,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电视新闻,人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处于融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电视新闻,注重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摈弃电视新闻传播的不足,将会有效地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也是当下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瑞  李文晋 《新闻前哨》2014,(10):39-40
面临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视频新媒体的挑战,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栏目,应顺应大趋势,利用新的传播平台,不断探索和开发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新的合作途径.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自身的优势,赢得多元化的发展机遇。一、新形势下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新的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这种传播生态的变化,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已成为我国电视媒体的传播利器。在我国,演播室主导模式成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播模式的现实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一传播模式在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的形成原因和现实背景,并简要介绍了其他两种直播传播模式的媒介背景。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大众媒介传播中,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当归功于电视媒介的直陈式传播(技术)特性。众所周知,电视新闻传播的最大特点即对新闻事件现场的逼真再现和直陈,声画冲击力成为其吸引力的直接源泉;缺少了对事件现场的逼真再现,电视新闻传播的魅力根本就无从谈起。然而.随着电视影响力的不断深入,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