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新闻学著作曾经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一个婚礼。他事先煞费苦心地对此次采访作了种种可能的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邪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人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原因。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这件事本身不是比原来要举行的婚礼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名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大悟。缺乏新闻敏感,使这位青年记者贻误了一次采访良机。新闻敏感,西方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3.
新闻文摘     
让名记者“后悔一辈子”的场面尤金·莱昂斯这位美联社经验丰富的记者曾谈起过令他“后悔一辈子”的场面。他曾有机会对斯大林进行过一次采访。事先约定只能对斯大林采访2分钟。而2分钟以后,斯大林的兴趣很浓,并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而莱昂斯当场却提不出更多的有准备的问题。莱昂斯事后后悔地说:“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呆了近两个小时,但我一辈子后悔的是,当时没有趁机提出些富有意义的问题。”由此可见,哪怕几分钟的采访,事先倘若不准备好供一、两个小时谈话的问题,就不要来到伟人面前。(繁华摘于《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位做记者的朋友,一天下午被报社派去采访一次外事活动。会上主宾进餐,记者被“晾”在一边。直到后半夜结束采写,记者整整饿了八个小时。事后一些同事为此事替他打抱不平,这位朋友却说:“这  相似文献   

5.
近日 ,笔者看到一篇报道 ,说的是福建省委宣传部长何少川 ,在召开的一次全省新闻工作座谈会上 ,严肃批评“三不动”记者。他说 ,现在在一些记者中存在着“三不动”的情况 :不动手 ,采访不记笔记 ,要采访对象提供新闻稿件 ,回来勾勾划划就交差 ;不动腿 ,只往机关跑 ,不肯下基层 ,有的甚至连办公室都懒得出 ,靠打电话采访 ,连采访对象也不见 ,现场也不去感受 ;不动脑 ,写稿凭老框框、老套子 ,写出的报道没有新意 ,套话连篇。应当说 ,这位宣传部长的讲话抓住了新闻队伍的要害问题 ,批评得很尖锐。对我们的记者的思想应当有触动 ,好好反思。特别…  相似文献   

6.
一次,去某新闻单位办事。编辑部里一位记者正在打电话。大概是对方请他去采访什么,记者答道:“好的。买到卧铺票就去,买不到就不去了。”对方听后作何感想不得而知,瞧那记者的神情倒坦然而又自信。由此,我不禁引起了联想。记者出差,特别是远途采访,买卧铺票完全在情理之中,符合制度规定。但倘若因卧铺票紧张,买不到,就置采访任务于不顾,即使有坐  相似文献   

7.
蔡志军 《新闻知识》2001,(10):40-41
读者提供了最棒的新闻线索《鹏城天才少年摘取肖邦钢琴大赛桂冠》先后获得广东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等奖等,不在于这条新闻写得多么好,而在于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先报道这一新闻的报纸。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够抢先,我都一一告之:是读者,是读者最早提供了线索。说起来获得这条新闻线索是一次偶然。2000年10月17日下午4时,第二届高交会已近尾声,记者在高交会现场采访完毕,决定乘专车前往振兴路一带采访高交会给餐饮业带来的商机。正是在车上,记者遇上了这位提供线索的姓梁读者。这位读者告诉记者,深圳有两个学生正…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9.
访问要得法     
记者和通讯员明确了报道思想,列好了采访提纲后,就要开始访问活动了。访问有个别访问和开座谈会两种。个别访问的主要艺术在于谈话中要善于提问。这是个关键问题。有位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对我说,有次他去采访一位劳动模范,虽然在采访前作了不少准备,但提问时没几句就完了,有些提问被访者感到丈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同医家诊病一样,也要注重“望闻问切”。望一位老记者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去采访采油队的某工程师,打算报道他的先进事迹。但是这位工程师拒绝接待记者,不愿向记者吐露一点自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访问来了解情况的门被堵上了。最后,经  相似文献   

11.
热情与灵感     
一位青年记者去农村采访回来,写了一篇感情真挚、很有文采的目击短新闻。要说这篇稿子的内容,的确很简单,也很平凡。写的是一位农民帮助患病邻居抢时播种的事。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记者却写得娓娓动听,十分感人。当问及他的采访体会,他说了这样一句语:“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不冷漠,新闻本身就会给你以灵感。”新闻就是要写得使读者感兴趣。而要让读者感兴趣,记者首先对自己要写的事件和事实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某新闻班在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位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一件轶事,这位名人回避不谈。你说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采访呢,还是就此结束?”……课后人们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继续采访。——  相似文献   

13.
有些通讯员时常感叹一些好的素材被记者捞走了,自己得到的是“鸡肋”新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不然,有一位通讯员和一记者往来较多,在一次闲聊中,他在记者的启示下得到一条颇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便顺藤摸瓜,深入采访,写出了一篇较有分量的通讯,发在一家大报上。他抓新闻的“快”与“准”,使这位记者也大吃一惊。自叹这一有价值的新闻,竟从自己鼻子底下溜走了。这位通讯员成功的原因在于,他比別人多了一个心眼。法能想到,到手的素材是否与中央的方针、政策相吻合,并能发现被忽视了的“空隙”。他认为,  相似文献   

14.
我怀着敬慕的心情去拜访我国著名新闻摄影家、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徐永辉同志。总编室的同志引我到他的办公室,徐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乐呵呵地对我说:“欢迎,欢迎,您是采访我的第107位记者了。” 徐老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闻摄影家。他一直是浙江日报社的摄影记者,勤奋刻苦,富于创新精神,发表了大量的摄影作品,青年时期就在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赛中获得了铜牌奖。徐老是获得我国新闻摄影特别贡献奖最高荣誉的  相似文献   

15.
采 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 ,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 ,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 ,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总结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 ,对新闻采访技巧作一简单论述。技巧之一 :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把握好采访动机。为某一个人去“吹捧”的采访不宜搞 ;带着“敌意”的采访不宜搞 ;拿了人家钱的采访不宜搞。因为你带着这三种动机去采访 ,就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为吹捧某一个人去采访 ,那你就可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 ;带…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记者想采访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郎平让他按照有关规定去开介绍信,写明采访内容,再到有关部门报批;至于自己接受不接受采访,那还要另说。 还有一次,至少是一次,郎平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不用翻译,自己直接用英文同各国记者交流起来。 因此,有不少记者反映采访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很困难。 同郎平有着相似职业经历的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不仅随时接受记者采访,愿  相似文献   

17.
万里营救记     
1993年1月21日下午2时42分左右,北京新华社国际新闻发稿中心的电脑屏幕上突然跳出了一条消息:中国新华社的一位记者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遭一伙身份不明者的袭击,身负重伤。这位受伤的记者就是41岁的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副社长刘江,到这一天,他累计在索马里战区的时间已超过30天。饮血沙场 1月20日这天,作为新华社战地记者,刘江的收获可以说已很丰盛。三进索马里,他写了大量的报道,诸如《我们最需要的是和平》、《美法军队将打开通往巴德拉地面通道》、《索马里灾情缓解》、《索马里对立两派达成新的和平协议》、《索马里再次发生部族冲突》等。但他一直希望能直接采访内战两大派的领导人,直接获取、报道他们对索马里局势的看法和他们的主张。几经周折之后,索内战两方之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一位省级党委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记者不记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他说:记者本来就是记录新闻的,如果记者不记,还当什么记者?这位负责同志指出,有的记者采访,一来就要现成的书面材料。特别是开会,发言者还未讲话,记者拿着讲稿已走了,不听也不记。结果发言...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听一位基层通讯员讲,他平时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寄给某报的一位记者。这位记者见到稿件后稍加修改或索性原封不动,便共同署名发表。更有甚者,有几次他的稿件发表时,署名的记者他并不认识。他对笔者说,这是一些新闻记者为完成新闻采访和发稿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偷懒办法。据了解,这种“挂名”发稿的现象,在其它一些新闻单位也有不少。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本是正常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了解基层的详细情况,提高采写质量,又能加强和密切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联系。但上述那种变味的“合作”和无端的“挂名”,弊病很多:一是容易在…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北京市的新闻高级职称答辩会上,有位评委问一位答辩人:"你们记者现在还采访吗?"这位答辩人回来纳闷地对我说:"评委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其实也不奇怪,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部门和单位已经越来越熟悉一些媒体记者的习惯,新闻发布会上拿了通稿就撤,网上扒个信息编编就发,再不就是几家媒体关系不错的几个记者凑一起"攒个新闻"充独家,打电话采访,那都算采访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