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立足点、突破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参加机械设计大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挑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广大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讨论了如何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挑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广大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讨论了如何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全国各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农业类院校、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这三所大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竞赛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中国改革事业的成败,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结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及主要方向.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开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和...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培养创新素养的真正含义在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品质的提升,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目前国内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现通过目前药学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药学专业教育,总结分析具体举措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黄红丽  胡雷 《内江科技》2023,(10):113-115
<正>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下,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成为必然。针对目前应用型高校培养过程中普遍缺乏连续性和精确性等原因,综合分析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水平模型,以此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和创客空间相结合的全实践培养模式。根据研究,通过基于创客空间中的“教学做”一体化、真实项目实践等方法,在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基础上通过创新能力培养,逐步构建新的经验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创客空间实践中进行知识能力缺陷自我评估和完善,支持教师对“教学做”一体化、利用真实项目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刘静 《科教文汇》2013,(21):54-5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而创新则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动力,所以说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同目标。对于工科学校的大学生来说,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更为重要,虽然近些年来工科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工科学生基础较差,而且学校的教育理念仍然比较落后,创新力度不够,所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依然艰巨。当前,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工科院校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教育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的,在专业教学中将知识产权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高校专业教学将知识产权教育渗透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中。知识产权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的社会中,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经济发长的前驱。而创新则是推动机械行业前进的催化剂。机械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探索增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和怎样增强知识产权能力的方法,来开发机械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制造到"智"造,为未来中国提供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静 《科教文汇》2013,(7):54-5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而创新则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动力,所以说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同目标。对于工科学校的大学生来说,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更为重要,虽然近些年来工科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工科学生基础较差,而且学校的教育理念仍然比较落后,创新力度不够,所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依然艰巨。当前,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工科院校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未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因此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及其工作团队结合所在学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总结了教育管理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有益尝试,并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不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强化科研、校企合作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本文结合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索提高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归纳了实验教学、实习、本科生导师制和校企合作等措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专业是由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多个学科融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它是一个理科专业,是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它是我们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之后的产物,所以可以说它的技术性要求很高。而物联网专业的发展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理科学生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对现代电子产品有极大的应用能力。这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的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学院都得提高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去适应物联网这个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对他们自己也有极大的好处,让他们能更快的找到自己的就业岗位。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海珍 《今日科苑》2010,(16):76-76,78
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外活动具有依托专业开展、突出专业特色;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全面涵盖的特征。制定课外活动方案应该做到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管理到位、机制灵活,评价科学、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课题。在信息时代,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基于本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定义出发,介绍了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1)
新时期国家和社会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而高校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职责。现阶段国内外学者都积极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现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认为新时期应借助新媒体思想引领大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新工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兴趣小组、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等多种具体的举措协同作用,实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国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16倍、德国的13倍;我国主要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0%。以上种种,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未来工程师的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急需提升。二、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创新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国家也已经将创新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财经类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由于受到学科条件的影响,更难以把握其运行规律。本文通过研究国内财经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经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探究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农业类、工科类和综合类3类院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中获取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表明: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能力在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