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毕业班政治课教学又担负着德、智教育的双重任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二者互相渗透的同时,又能够促进中考成绩的提高,完成智育的任务.所以,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所特别关注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  相似文献   

3.
杜晓华 《甘肃教育》2011,(22):24-24
把德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接,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重在"育德",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其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学校要在教育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及成果转化上实现高度统一,取得"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在促进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方面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引导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仇恨发展,要注意教学目标,内容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情境,注重对中学生的性格塑造和培养,密切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倾向,从而耐心,正确地引导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政治课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又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先导。初中政治课教学必须努力完成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正确认知并指导其实践乃至能够使其自觉进行行为矫正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其中,提高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的问题尤为重要。本人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启发学生认识新世纪的特点,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面…  相似文献   

6.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国内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占20%左右。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目的上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7.
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德育的理论教育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初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德育的理论教育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初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徐小莉 《山东教育》2002,(35):24-25
心理素质是当代人最重要的素质,心理健康是当代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初中思想政治课开拓德育教育领域,把心理品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内容。笔者在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围绕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就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训练的几点经验奉于大家,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学政治课,特别是高中政治课,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初衷有两个:①对中学生进行较系统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经济常识教育、国家政治常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等,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即教育学生们怎样做一个“高品位的人”。②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使学生们系统掌握政治课的所有知识点,在今后的升学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在学生素质培养与提高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推进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选择方面下工夫。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独立而又极其重要的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教学十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上好思想政治课.达到教书育人目的,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或强加一些空洞的政治口号是不行的。必须既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严重影响我国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将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以及心理教育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特质,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然具有一定区别,不能相互取代,但它们又密切相联。由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既能为有效实施德育打下基础,又能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还能为德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有助于…  相似文献   

16.
初一思想政治课旨在通过思想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课改革适应新形势对学校德育提出更高要求的重要突破,它集中反映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向导作用。正是由于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值得每一位同仁思考。我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些观点,望各位行家里手指正。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文章结合中学生的独特性,阐述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模式,探讨政治课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力和心理承受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提高教育的成功率,而且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中学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已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形式有:学科渗透、个别咨询、集中讲座等。其中学科渗透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已十分紧迫。本文主要从学科渗透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