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羌族释比文化自身的宗教属性与地域特征是封闭的。但是在近百年的全球化进程中,羌族释比文化在近距离亲和汉藏文化,在远距离对话西方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潮流中,羌族释比文化以对话、亲和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生态环境与生存机制。汉文化也给予羌文化以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新时期国家对于释比文化的抢救与扶持,羌族释比文化得以传承数千年自今而愈发昌盛.这构成释比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也是其对于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共享与贡献。  相似文献   

2.
释比在羌族传统社会中掌握地方知识、传说,沟通神灵、祭拜祖先,是羌族祖先记忆与神灵观念的权威阐释者。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阐释羌族"释比"的信仰、唱经、仪式的文化内涵,对研究羌族文化如何依靠释比保持本民族的原生信仰体系,以及释比文化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载体。释比是羌族优秀文化的核心传承人群。对于释比、释比文化的文化意义,目前学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误解。这些误读、误解造成了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困境,造成了羌族释比文化始终无缘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羌族文化的语境,对于释比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释比经典存在白、黑、黄三类范畴。羌族的释比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样的文化形态表述,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定义。释比、释比文化应当可以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羌族文化的传承和"释比文化"息息相关,释比是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震后社会各界对汶川的羌族文化和大禹文化保护备加关注。虽然很多羌族文化遗产受到损失,但政府和高校对其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释比是羌族宗教祭司,是羌文化的传承者。释比文化是指由释比参与推动的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精神生活、文化艺术、行为习俗乃至人生礼仪等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是羌族宗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文化象征符号视域下,羌族释比文化可持续性保护研究是针对羌族保持自身文化传统,传递文化发展动力,展示民族精神风范而展开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此进行研究,有利于唤起羌族人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积极投身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艰巨事业。  相似文献   

6.
释比文化是最能体现羌族文化多样性、体现羌族文化独特性的文化形态。借助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从身体形态文化资本、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和制度形态文化资本方面对羌族释比文化的文化资本形态进行细化研究,对传承与发展羌族释比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掀开羌族《释比史诗》神秘的面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传承全靠释比,由释比一代代口传心授下来。释比说唱的内容就是一部部羌民族历史发展的史诗。由于误解与偏见,羌族史诗一直未能展示其容貌。笔者通过大量事实来佐证羌族《释比史诗》的客观存在,给羌族《释比史诗》一个公正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羌族释比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民族的百科全书,释比是羌族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释比的言行与传承的释比文化。规范、促进了羌族社会的发展进步。羌族人崇拜万物。崇拜自然,感恩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条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神的旨意规范人类行为。以“神树林”的结果作为生活教材与教育典范,把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到释比经典形成习惯法而继承发展,科学地、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而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的先进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9.
羌族释比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已然成为一个深入认识羌族文化、中华文化特质的难得标本,成为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活态传承的宝贵遗产,值得学术界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界高度重视。《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一书非常难得地抢救了释比文化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案例、文化制、文化形态、文化构成、文化类别、过程、细节等,是当前羌族释比文化抢救保护和系统整理研究工作的一部难得的专著。对于抢救与重建羌族文化有着学理与实践的很好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羌族因其特殊的历史、生活变迁、独特的居住环境以及受生产生活等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释比和以释比为代表的释比文化。笔者通过对羌族释比及释比文化的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羌族释比文化的发展历史,以期为羌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由于历史发展、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诸多原因,人们仍有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的遗存,"释比("巫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者,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多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本文拟以羌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索"释比"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影响;探索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动态保护与多种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羌族释比是羌族宗教信仰的核心人物,其身份因其能够沟通鬼神并解决神、人、鬼之同的问题而神圣。法器是释比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辅助用具,广义的法器包括了具有特殊作用的服饰及其手持物。本文通过对羌族释比的法器与佛教法器进行比较研究,考释羌族释比法器的来源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与佛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理县释比戏凝聚着羌民族的情感与生命,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信仰,是研究羌族文化不可忽视的课题。文章从理县地区羌族释比戏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入手,分析和探索了释比戏的本质特征,以期呈现出羌族戏剧文化的丰富性特征,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一活态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释比戏是集祭祀活动与戏剧故事表演为一体的,富有宗教色彩的羌族民间戏剧,音乐与文化相结合,表现了羌族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羌族的文化遗产,在羌族文化传承中的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全球化进程中,基督教文化给于羌族释比文化以多方面的影响。释比文化以对话、交流、认同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生态环境与生存机制。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对话呈现出格守与认同,理解与交流,分享与共生的文化发展形貌,从一个侧面形成释比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释比文化在全球化生态发展中身份的确认与展现,一方面丰富了全球多元文化;一方面从世界视野的角度。为我们重建释比文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族人民一代一代口传言授的经典,内容涉及战争、宗教、民族、文化、哲学、历史、伦理道德及医药等诸多方面,是了解羌族先民生产生活演变过程的百科全书。本文在介绍释比经典的八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经典在历史、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羌族阴阳观念历史悠久,贯穿于羌族古代思想文化中。文章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的《羌族释比经典》为蓝本,对《羌族释比经典》中蕴含的阴阳学说的哲学观进行了剖析,阐释了在《羌族释比经典》中诸多反映世间万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羌族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分的,表现出明显的阴阳学说,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阐明大自然中的一切都阴阳相配而生,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指出羌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在羌族哲学,羌族哲学的主干在释比,释比的阴阳哲学观在《羌族释比经典》,《羌族释比经典》的哲学思想精髓在阴阳和谐。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界,人与人和谐、人与鬼神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并使之达到万事万物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羌族人崇拜白石,认为万物有灵,崇奉家中、郊野、山间的种种神灵。释比是羌族宗教文化的核心人物,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桥梁。羌族没有文字,也没有纸质经籍,其传统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随着社会的发展,释比数量逐年减少、羌语使用率走低,羌文化传承遇到了困难。为应对挑战和化解危机,地方政府寄希望于依托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旅游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达到保护和传承、发展羌文化之目的。然而,其实际的效果,仍需要时间和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19.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传承大师,是羌族的精神领袖。释比文化是绚丽多彩的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也体现了他们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坚韧的民族性格,是认识羌族及其文化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释比——羌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释比被称作羌民精神领袖或“大百科全书”,是因为释比文化与羌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释比地位至高无上。 释比,羌语指男性萨满(一些汉人称他们作“端公”),羌语不同村寨又称之为“许”、“比”、“诗卓”、“活鲁”等。 羌族释比不脱离生产劳动,也同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千百年来,释比收徒和盖卦的施受内容规程,是严格而保秘的。其3至9年或更漫长口耳相授的经典,无书而播所研习的“秘术”,更给释比及其释比文化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