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赏 《传媒》2023,(12):55-57
数据新闻的交互叙事是基于数据库与算法,生成针对个人用户的数据叙事内容。交互叙事是实现数据新闻“功能性意义”的重点,可视化设计为交互叙事提供了数据信息理解的支撑。探索交互叙事可视化设计策略有助于理清数据新闻交互叙事思路,形成交互叙事模式探知。本文从场景、角色、向导三个方面提出交互叙事可视化设计策略:创设视觉语境、以用户为中心、优化信息层级建立,以期为数据新闻交互叙事可视化设计探索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数据新闻拥有比传统新闻报道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叙事模式。《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开发了多个数据新闻栏目,生产出了契合热点的深度化数据新闻,是数据新闻探索之路的先行者。在未来,新闻媒体还需强化数据新闻的故事性叙事,进行全媒体内容生产,在数据新闻的探索之路上进行更具深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陈莎 《声屏世界》2016,(9):64-66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成为新闻叙事手法之一,众媒开启了数据新闻报道之旅。本文以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为题,以网易、新浪、搜狐数据新闻为个案研究,从议题选择、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方面分析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的不足,进而提出数据新闻的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4.
王海智 《传媒》2021,(1):39-41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运用的数据新闻大幅增加,人们对其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数据新闻在整体呈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数据、轻叙事",追求宏大、全面的叙事模式与读者"短平快"的阅读习惯存在冲突,以及用户参与感低等现象.本文梳理了可视化叙事在数据新闻中的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可视化叙事的方法,从叙事与数据协调发展、多线程与模块化、互动性三个方面解决数据新闻在呈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8)
当代数据新闻的特征之一在于数据可视化中交互技术的应用。交互叙事基于数据库和算法,生成具有用户个人意义的叙事内容,实现数据新闻的"功能性意义"。数据新闻对交互叙事应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数据库的探索叙事,另一类是基于游戏的体验叙事。本文认为数据新闻交互叙事的叙事机制分为内涵—规则和外延—程序修辞两个层面。规则主导下的叙事不仅作者没有"死",反而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控制着用户的思考;程序修辞通过"自然化"的方式在用户与程序的交互中进行信息传递和观点说服。交互叙事看似赋予用户叙事自由,本质上是选择的幻象。  相似文献   

6.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顺势而生的.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更加注重事实本身的深度挖掘,从而获得隐藏于背后的深层含义.在数据报道中,新闻叙事主体发生了诸多变化,数据源和新闻团队共同构成叙事主体,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例,分析数据新闻叙事主体的演变,并基于叙事主体的变化对数据新闻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融媒时代,财经数据新闻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技术与数据新闻生产的不断融合,数据新闻的报道话语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以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为例,从技术、叙事、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探讨融媒时代数据新闻的话语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媒体融合进程中,数据新闻的作用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据新闻的概念、特性、叙事策略及挑战,并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我国数据新闻业的进步。【方法】本文明确了数据新闻的定义,分析了其关键特性,并探讨了叙事框架及可视化手段。同时,探讨了媒体融合下数据新闻的发展障碍,并提出了创新策略。【结果】研究表明,数据新闻具有客观性和深入性,其叙事多样性和可视化提升了传播效果,但也存在数据获取、技术和人才培养等限制。【结论】为应对挑战,建议我国媒体采取包括数据共享、角色转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创新以及叙事技术创新在内的措施,以推动数据新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据新闻是主流媒体发展融媒体新闻的重要方式,以其直观简洁、可读性强的叙事特点备受青睐。基于融媒体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发展情况,剖析我国主流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的优势与存在问题,从互文性和参与性两方面对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叙事的数据化成为短视频新闻叙事发展新常态,对短视频新闻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要素、叙事结构、叙事策略等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数据驱动短视频新闻的叙事重塑,数据所具有的人格化特性、可创造性、全方位感知性、融合性、深度链接性等特性,让叙事内容更有温度,形成人机智能协同的多主体叙事方式、以受众为中心的多元叙事视角,并促使以新闻现场为汇聚点的叙事元素深度融合,形成自适应的动态网状化的叙事结构。探索数据驱动下的短视频新闻叙事,为未来新闻报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孟笛 《编辑之友》2016,(2):100-104
本研究关注美国数据新闻发展前沿,基于对2012年-2015年获得“数据新闻奖”提名的作品进行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探讨美国数据新闻发展的社会语境和媒介生态.通过对杰出数据新闻作品的文本分析,从新闻叙事的视角切入,进一步指出美国数据新闻开辟了全媒体、互动性、游戏化、移动式的新闻叙事道路,完成了对传统新闻一元叙事的革新.这既是大数据时代开放理念的必然产物,也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阅听习惯.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3):61-65
本文分析了《纽约时报》最新的数据新闻实践,从新闻叙事的视角切入,指出《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叙事方式具有全媒体、互动性、游戏化、移动式特点,完成了对传统新闻一元叙事的革新。这种新闻实践探索既是大数据时代开放理念的必然产物,也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阅听习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研究澎湃新闻"美数课"的地图可视化作品,从叙事语言、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体验四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地图建模、数据获取、技术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地图可视化叙事策略。作者认为,数据新闻的地图可视化将向更智能、更具沉浸感和可研性的方向迭代。  相似文献   

14.
叙事为新闻业务的核心,指的是新闻从业人员使用信息处理技术和采集技术,将符号组构为文本的社会活动。传统新闻叙事方式着重新闻文本,从操作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结和研究。本文将传媒生态理论融入新闻叙事,有助于研究者明确文本的作用机制和形成因子,最终了解其现实本质。  相似文献   

15.
孙丰菊 《视听》2022,(5):151-153
受媒介环境和社会认知体系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新闻叙事壁垒不断消融,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叙事模式从线性叙事转变为非线性叙事,叙事主体地位弱化,从权威走向隐退.在全新的叙事理念与互联网技术驱动下,新闻叙事的本质从新闻生产转变为新闻管理,叙事意义从告知叙事升级为参与叙事,新闻的价值及意义被不断重塑,由此引...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变动的主要方式,然而传统的新闻叙述方式似乎很难满足现代受众多元化的期待。于是一些借鉴文学叙事手法的新闻叙事应运而生。本文从内容取向、表现形式、文本属性、叙事语境、语言表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差异,力图澄清新闻传播者的一些模糊认识,警惕商业逻辑、市场经济、竞争因素对新闻叙事的侵袭与僭越,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叙事之路。  相似文献   

17.
陈铭 《出版科学》2021,29(1):79-87
新媒介研究迄今很少探讨用户如何理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非常零散但又纷繁复杂的文本.微博新闻等新媒介文本通常并不完整、清晰地呈现传统叙事所应包含的全部要素和信息,因此其空间表征往往是含混、不具体的,需要用户通过创造性阅读,才能将初期浅显、不完整的叙事逐步转变成可理解的、连贯的、有意义的叙事.本文以微博新闻文本为例,阐述其叙事结构特征及叙事空间,着重探析用户主体性对微博新闻叙事建构的必要性,以期为理解新媒介文本的叙事机制提供新的思考路向.  相似文献   

18.
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 ,是对新闻所作的一种开放式诠释 ,其知识视角是将新闻本身作为一种叙事 (discourse)加以分析 ,认为意义建构是新闻叙事的主要功能 ,强调风格叙事方式、话题叙事方式与社会利益、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强调因之而形成的新闻叙事的流转与变化。这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本质定义 (强调新闻的事实性和信息性 )互相支撑 ,形成了对新闻的全面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以反映新闻事实为宗旨的新闻作品中,技巧技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叙事技巧,可以使新闻更另具体,更加形象,从而更加令人信服,可以说,叙事技巧决定着新闻作吕的优劣,叙事技巧包括了叙事的方式等等,因此,要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就不能忽视新闻的叙事方式,作为新闻的一种叙事方式,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因此受到记者的受众的欢迎,被长期广泛地采用和传播,近年来,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深化和探索,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开始发生演变,为方例表述,姑且将其称之为新闻的“第二种叙事”。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创新,新闻游戏在叙事上的突破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的新闻叙事不同,新闻游戏的交互式叙事模式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为受众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结合近年来制作精良的新闻游戏进行分析,认为新闻游戏的交互叙事具有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语言真实性与虚拟性共存、叙事形式去文本化和叙事视角的限知性等特征,对其叙事特征的分析能够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