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远明教授是我国碑刻文献学的建立者,他身体力行,先后进行汉魏六朝碑刻、唐代碑刻的校注工作,同时进行历代碑刻文献总目提要、历代期刊公布碑刻文献总目提要整理工作,并指导学生进行隋代碑刻、五代碑刻、宋辽金元墓志的校注工作;进行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编纂工作,同时进行碑刻词汇研究工作,成为当代碑刻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
碑刻文献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研究形式多样、研究成果丰硕。出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碑刻文献研究的历程应该清理,研究的成果值得检讨,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缺陷需要总结。《碑刻文献论著叙录》系统清理了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为学界整理、研究碑刻文献以及利用碑刻文献进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线索、丰富的学术信息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必将有效拓展碑刻文献研究的领域,把碑刻文献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碑刻文献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尤其在木氏土司控制的明代丽江更显珍贵。现存明代丽江碑刻25通,内容涉及宗教信仰、人物墓志、桥梁宗庙、历史事件、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些碑刻文献具有弥补和完备现存文献资料的价值,其保护价值也就显得格外的紧迫。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成果(教古字[2000]191号),毛远明先生校注的《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下简称《校注》),已于2008年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全书共分11册(第11册为碑刻目录索引),精装8开本。这既是整理研究汉魏六朝碑刻文献的最新成果.又是历史、宗教、文学、书法、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5.
《尔雅》在两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注本文献系列,这一文献系列蕴涵了丰富的文献价值。首先,在对《尔雅》的不断“具体化”和“重建”中,构筑了一个《尔雅》流传与研究的学说体系。其次,保存了一些其他的古代文献资料,为今天全面了解古代文献的流传、存佚情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折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诸方面信息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6.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是关于早期史官文化与文献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系统而精细地梳理了史职的文化功能及其话语权力的由来;考察了上古时期具体的文化制度、职官的行为方式对于史传文体和话语方式的意义;对《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主要史传文献作了极为精细的解读,不仅揭示出不同叙述方式和各阶段史官话语权力的对应关系,对于其文学意蕴也从新的角度作了别开生面的发掘。  相似文献   

7.
《陶澍全集》是"湖湘文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研究陶澍生平、政绩、作品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和对湖湘文化的影响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从文献价值学的角度看《陶澎全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现存史籍中仅由《文献通考·选举考》开列的《宋登科记总目》 ,堪称两宋科举史纲要 ,但在各科录取人数和状元省元姓名两个方面存在着诸如歧异、讹误、遗漏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亟需择要加以补正者至少有 3 2条 ,如此剔除其翳障后 ,方能使该《总目》固有的史料价值得到进一步开掘和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成果(教古字[2000]191号)、毛远明先生校注的《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于2008年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全书11册(第11册为碑刻目录索引),精装8开本。这既是整理研究汉魏六朝碑刻文献的最新成果,又是历史、宗教、文学、书法、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0.
《六朝事迹编类》是南宋张敦颐编纂的一部私家史地著作,全书分十四门。其书取《吴志》、《晋书》及宋、齐而下史传并与当时之碑刻记载相参订而成,征引六朝以来80余种文献典籍、百余首诗文以及不少金石文献和里俗轶闻,校考了“《图经》、《实录》”的脱讹,在史料保存、史料辑佚、史实考证方法方面有很大价值,也体现出作者的一些文献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献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地方文献,它能够完整地反映客家人的历史及文化传承。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客家文献,无论对客家研究还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客家文献的定义、类型及如何建设客家文献资源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邯郸古代碑刻文献种类众多,内容丰富。以邯郸地区的武安市、永年区的古代碑刻文献为研究对象,将碑刻文献置于文学视野下考察其形制、主要内容及文学特征。依据形制邯郸古代碑刻文献分为摩崖、墓志、碑石、经幢等类型。依据内容邯郸古代碑刻文献有庙宇、人物、记事、赋役、示禁、宗族、杂记等类别。这些碑文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前序后铭的体例结构、庄严典雅的语言艺术及虚实相间、多样化的叙述手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历史悠久,古代曾经产生过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非常值得研究。以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志、碑刻为重点内容的南宁市古代地方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现状进行介绍,对南宁市古代地方文献保护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进文献保护工作提出着力做好古代图书文献资料的搜集、加强碑刻调查和资料整理、继续进行古代地方志的整理出版、组织开展古代地方文献资料辑录、大力推进古代地方文献资料的信息化建设等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易本烺的《云杜故事》是一部荟萃荆门地区历史文化资料的专书,在这部书里保存了一些罕见的文献资料,在古文献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这部书还记载了其地罕有人知的物产、文化传说和生态状况,尤其是对京山长寿文化的记载,对研究整个荆门地区的宜居和长寿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依据,《云杜故事》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先秦文献的断代研究,向来是研究先秦政治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的基础和津梁。为研究先秦连词“而”的历时语法变化,我们对《周易经》、《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和《荀子》等七部先秦传世文献作了断代研究。除了对各文献历来的断代研究状况作了追溯以外,还对当前断代研究状况和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学者们自觉地将先秦秦汉考古文献资料应用于《史记》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传世文献之外,出土文献为探讨《史记》的名称、体例、编撰形态,校勘《史记》文本,正确诠释《史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比较的"二重"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敦煌占卜文献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认识中古时期社会、历史、文化、思想有着独特的意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累,目前的敦煌占卜文献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取得全面收获的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在充分吸纳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文本、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就敦煌占卜文献研究的历史、问题、方法和视野等进行了论述,力求总结经验,厘清概念,拓展视野,将敦煌占卜文献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傅芸子1939年在日本发现的七种戏曲文献是:《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音》《乐府南音》《玄雪谱》《大明春》,它们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们的整理和研究还处于初级的状态,整理除王秋桂的影印出版外,再也没有专门的校勘著作问世,更没有一篇论文、一部著作对这7种曲选给予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此当为今后曲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借助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优势,实现孙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大突破,对于推动孙子研究的深入、孙子学学科的完善及孙子文化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孙子学文献数字化建设来说,孙子学文献现状整理与调查是数字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孙子学文献的收集与选择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孙子学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及分类是数字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孙子学文献数据库建设及信息资源共享是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古代欠发达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其社会记录功能主要由碑刻这种方式实现,我们在研究、制定这些地区的发展规划前景时,应客观地研究其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做出符合于该地方发展的决策,因此,在研究其古代文献的时候,应以碑刻这种主要文献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