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丹红 《出版科学》2007,15(3):66-68
随着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发展,科技图书市场逐步趋向国际化,国际投资是中国科技出版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出版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徐栩 《出版广角》2015,(8):12-14
为顺应出版业的发展,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立足全球,布局海外,实施优势产品出口、多国本土化、数字化带动国际化、将大学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等发展战略,开创了“版权贸易活动——国际合作出版——跨国出版机构”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国际化发展是其名利双收、对抗自然衰老、破解学术产品销售迷局的重要因素.“跨国大学出版机构”的出现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叶新  王伟 《出版广角》2011,(9):19-21
企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才是中国图书走向国际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出版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社与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版社、出版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合作,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  相似文献   

4.
加速出版国际化,加快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出版国际化,也是造就具备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影响国际出版格局、形成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的出版集团的内在要求。中国出版集团通过版权输出、实物出口、数字产品出口、国际会展与交流活动平台、海外网点建设这5条路径,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占领国际市场,为提高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出版国际化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究竟什么是出版国际化大家好像很少言及。笔者认为,出版国际化指20世纪以来由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出版跨国经营的潮流和现象,以出版跨国集团的出现为标志,包括出版物市场的全球化,出版物编辑、出版、印制全球化,出版组织、资本、人力、出版行销方式、出版资源的国际化,是出版全方位的国  相似文献   

6.
以"2013全球出版业50强"中的25家跨国出版企业为例,分析其海外分支机构区位布局特征及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跨国出版企业海外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个地区,但地区分布和国家分布并不平衡,且在城市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影响跨国出版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区位选择的因素,从区域市场和东道国角度看,主要有市场容量、产业集聚、教育水平与创新能力、地缘关系等因素;从跨国出版企业自身角度看,主要有企业规模及其国际化程度、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区位选择阶段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牛津大学出版社为案例研究跨国出版企业在海外发展的本土化经营策略。文章梳理牛津大学出版社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在东亚市场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该社在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经营活动,分析其面对当地诸多政治风险及经营风险,通过聘用本土化人才、开发本土化产品、实施本土化管理等本土化经营策略,激发分公司的经营积极性,提高海外竞争力,分散经营风险,为跨国出版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创建世界一流的出版企业是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走出去也是世界一流出版企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产品贸易、版权贸易、国际出版交流、国际合作出版、跨国经营、国际出版物网上平台六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出版走出去创“世界一流”的可能性,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企业面临国际竞争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外跨国医药公司将会多渠道多层次进入我国医药市场,使我国制药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本土的医药企业,正在通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战略,培育和发展品牌这个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中提出的文化风险主要由沟通风险、审美风险、种族优越风险和商务惯例风险构成,其对我国出版企业开展国际营销产生了多重影响:降低市场占有率、高风险的产品类别较难“走出去”、增加跨国营销成本、丧失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开展国际化营销的出版企业需要正确理解文化差异,准确识别风险性质,加快培养国际营销人才,推进品牌国际化建设,选择适宜的风险控制工具,构建国别文化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