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话西游:逃课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南极人广告:地球人都逃!大宝广告:逃课?明天咱也逃一回试试去!乐百氏广告:今天,你逃了没有?脑白金:今天咱们不上课,上课全去校门外!高露洁:我们的目标是———没人上课!海尔广告:海尔,逃课到永远!安踏广告:我逃课,我喜欢。NIKE:逃课,justdoit!好迪洗发水:大家逃,才是真的逃!海飞丝:上课去无踪,逃课更出众!旺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大喊一声:我要跷课!第五季:今年流行逃5天!玉丽粉底霜:你看见我逃课了么?雪花啤酒:开心有理由,一次逃两天。白沙:那一刻,我的心已经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您怎样写好人物的?:作文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写毛超的时候,我要突出他的特点,脑子里一下会出现我生活中接触的那些废话蛮多的人,夸夸其谈的人,这时候我的想象会很丰富,很多东西会集中在他的身上。:怎样把文章写得生动精彩?:注重细节描写,在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给人物身上赋予他的特点。:“淘气包马小跳”的灵感来自何处?:“马小跳”是我以前教的一个学生的形象。实际上“马小跳”是我们班上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我经历了他整个小学的成长阶段,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当时的他跟“马小跳”几乎就是一…  相似文献   

3.
耳中秘信     
蛮儿的妈妈究竟告诉了他一个什么秘密?在蛮儿的左边耳朵里,到底写着一封怎样的信?蛮儿将遇到什么奇遇呢?  相似文献   

4.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花朵的开放的。(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有了自己的感受吗?我们按照花朵开放的时间顺序来交流一下。师:谁来读牵牛花?生:“凌晨四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师: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小喇叭的。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怎样写好"难忘的第一次"呢?让我们来看看严丽同学是怎么写的吧。题目新颖。习作的题目是"第一次‘长征’","长征"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题目新颖有趣。这次习作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难忘",一个是"第一次"。在审清题目要求后,我们要避免"难忘的第一次"这类常见的题目,以所写的事和感悟为题,这样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蒲洁清 《人民教育》2012,(Z2):37-39
孟照彬教授说:"课堂上,教师能否成功地交出主动权,就决定了这节课是新课型还是传统课型。"作为一名参与有效教育实验的教师,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交出主动权?怎样才算真正交出主动权?在交出主动权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第一次实践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呼兰河传》的教学案例。课堂框架描述:第一环节,从播放歌曲《童  相似文献   

7.
初中第二册《梁生宝买稻种》一课,反复描写了主人翁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这一细节,作者的用意何在?这一细节描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次描写这一细节是在“列车把一些旅客拋在淋着雨的小站上”这些旅客几乎“都进这个旅馆  相似文献   

8.
××同学问:《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那么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和表现竺可桢有怎样的关系呢?如果要想明白这个道理,首先要明白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对话描写这一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发展故事情节,揭示题旨,是《登山》一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话描写的作用呢? 一、渲染铺垫靠近深渊的小路究竟是怎样令人心惊胆颤,作者除描写巴果茨基通过小路的情景从侧面作了渲染外,就是通过巴果茨基和列宁第一次越过小路前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写文章要做到具体、形象,除了要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还要多问几个“怎样”——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读读下面的文章,你们一定会有收获的!主持人:小博士  相似文献   

11.
三段对话描写,占去了《登山》(第九册第4课)这篇课文三分之二的篇幅。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这些对话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呢? 一、渲染危险铺垫下文靠近深渊的小路究竟是怎样地令人心惊胆颤,作者除描写巴果茨基通过小路的情景从侧面作了渲染外,就是通过对巴果茨基和列宁第一次越过小路前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2.
逃逃     
淘气、诡异的大大大,明明没有去过“迷人巷”,却把那趟虚幻的“迷人巷”之旅吹嘘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然而,他的谎言,却让纯真、执著的逃逃信以为真。弟弟陶金的幼儿园要放寒假了,舍不得宝贝孙子的王外公和王外婆又来到了逃逃家,这次,逃逃的处境会变得怎样呢?他会离家出走,去他向往已久的“迷人巷”吗?据说在那里能见到世上见不到的人。为了寻找“迷人巷”,大大大故意刁难逃逃,让他把自己那双臭黑皮鞋擦成白皮鞋。逃逃会接受大大大的无理要求吗?在传说中的“迷人巷”,可怜的逃逃真能见到他想见到的人吗?怀揣希望,让我们一起去神秘的“迷人巷”看看吧!列车长:丹丹  相似文献   

13.
4.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同学们要想使自己写的某个人物能够活脱脱地跃然于读者的眼前,除了把外貌、心理活动描写好以外,写“活”人物的语言,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怎样进行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呢?第一,描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当门外  相似文献   

14.
詹长青 《初中生》2007,(27):13-16
什么是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老师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强调的具体描写主要指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细节如电影里的蒋介石,动辄就骂一句"娘希匹",这句口头禅便是语言细节,凸现了这位政治大人物在上海滩里熏染出来的痞子气和在关键时刻缺少沉着的狭隘气度.所谓动作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进一步讲,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悄悄地,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姑娘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如果要求你描写春天的景色,"画"一幅春景图,你知道怎样"画"好吗?1.细观察。观察是写好景物的第一步。我们要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去寻找春天的足迹,抓住春的特点,把春天的美写进自己的作文里。  相似文献   

16.
紫程同学问:《母亲》这篇课文的“预习提示”中对我们说:“阅读时,要抓住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这又应该怎样做呢?”《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名著,尼洛夫娜也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从愚昧软弱的群众成长为英勇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课文中对母亲这一英雄形象的刻画,主要是用生动  相似文献   

17.
《一只小羊羔》一文,叙述了蒙族少年巴特拾到小羊羔后,想方设法找到失主的经过.全篇既无奇特的景物描写,又无动人的抒情笔调,甚至连对话描写也没有.我在朗读指导时抓住课文最后一句"小羊羔又回到了羊妈妈的身边",首先要学生边读边体会:读这句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读完后回答说:"心里很高兴."我接着要学生带着高兴的  相似文献   

18.
席作武 《语文天地》2013,(19):24-25
在一次"教学能手"的评选中,一位参赛者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百草园时,让学生找出文中草木虫鸟的名称并提问:一长串看似繁琐芜杂的事物名单是不是闲笔?是怎样描写的?有什么作用?这是多么简洁的三个问题,多么简练的切入设计。看得出,教者作了精心设计,三个问题围绕"物名",逐层深入,直指教学核心。引导之下,学生很快明白:"菜畦"、"石井栏"、"皂荚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 6自然段 ,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 :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 :狼找了三次碴。师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二、读文质疑 ,读议解疑 ,学会读书1 .读文质疑师 :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 ,请大家自由读 2~ 3自然段 ,边读边想 ,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 :哪里是上游 ?哪里是下游 ?生 :“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 :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它的态度怎样 ?生 :它为什么要找碴…  相似文献   

20.
如果第一次发现孩子抽烟,家长千万要按捺住心中怒火。否则,一旦爆发出来将会给教育孩子的工作增加数倍的难度。发现孩子抽烟,首先要耐住性子,用平和的口气问明起因。如: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在什么地方?当时都有谁在场?怎样开始抽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