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启动阶段,建立包括以解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制度,一直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正常而有效展开,校本教研的目标应始终指向课堂教学,焦点是教师怎样“用教材教”和学生“怎么学”,抓教师“课例研究”和抓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的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究的主要力量,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的的教研制度,它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是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强调,“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方面构成校本教研制度,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根据我县多年来抓教师培训的经验,以及新课程在我县实施一年多来各中学的一些做法,笔认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如下一些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教育教学发生的地方,教育教学的灵魂和中心就在学校。因此,凸显学校的自主性与文化性成为新世纪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研究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基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了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对当下校本教研“热”现象进行“冷”思考,就很容易发现不少学校的校本教研“好高骛远”“闭关自守”,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校本教研严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走入误区而又缺乏必要的引导。县区教研室是学校教科研直接联系的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教育》2004,(4):11-12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这一崭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学校教研工作将发生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学校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指出:“坚定不移地积极、扎实做好课程实验推广工作。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要探索以校为本、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教学研究与培训有机整合,保障教师有效提高专业水平的教研机制。”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剐司长提出:“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师要增强研究的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竭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校本教学课题研究,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是新课程改革工作对我们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学校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教研兴校”的工作策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教研兴校”的工作策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务条例中教师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过去单一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方式。当前 ,一种推动课改发展 ,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方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正在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一、校本教研的内涵“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以新课程为导向 ,立足学校 ,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研究和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 ,以学校学习化组织的建设为目标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学校是课程…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以研究解决学校、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是自下而上的日常教研活动,其核心是立足本校力量、针对本校问题、提升本校教师素养、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作。我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着力点,立足本校、面向课改,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研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提升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应试教育的管理束缚和传统灌输式教育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人才需求时,教师急需向研究者转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开展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本文立足教研,从多个角度探究优化教研活动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教...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创没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不仅足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更是教师成长的摇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治三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面对基础相对薄弱,起点相对较低的校情,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为切人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式教研活动,精品课、示范课、汇报课等教学观摩比武式教研活动,实操培训与交流研讨式教研活动,学术沙龙式主题教研活动和小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关注课堂有效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构建学习型学校,创建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顺利而有效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和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广丰县永丰中学积极开展“教师教育理念建设月”活动。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关于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理论)及  相似文献   

14.
丁薇 《河北教育》2014,(3):38-38
在“以校为本”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探索出一种“三段式”的教研形式。这是立足本校,以教师教学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员的作用,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校本教研形式。它既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促使教师不断成长,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方式的创新。校本教研是紧紧围绕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核心是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由广大一线教师直接参与的教育研究。这就是专家所说的“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并不是要求教师脱离其教育教学实际,搞那些“假、大、空”的所谓“研究”。校本教研要求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提升为自身能够解决并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着手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用于改进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广义上讲,学校中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现象都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对象。就学校层面上讲,可以围绕学校存在的重大问题或共性问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师个体而言,课堂教学与管理、学生教育与管理、备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难题、困惑都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启动阶段,建立包括以解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制度,一直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正常而有效展开,校本教研的目标应始终指向课堂教学,焦点是教师怎样用教材教和学生怎么学,抓教师课例研究和抓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一,“校本教研”是以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其二,“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借助于观察、行动、反思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其三,“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将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由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来推动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 在学校中”这一校本的概念已经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路也正和这一精神不谋而合。我们在校本教研中始终把重点放在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上,不但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使教育科研得以扎扎实实地推进,从而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创新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校本教研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一年来,我校把校本教研与新课程的实施同时推进,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反思性教学及行动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发展。 探索与实践 我校把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为推进新课程的基本策略,确立加强校本教研的三个切入点和内容范围:即“制度是关键,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 创新教研制度是进行校本教研的有效保证。学年初,学校根据南安市教育局“课改实验年”的整体部署,制定了《学校课改实验方案》、《“课改实验年”实施意见》、《教学研究制度》和《教师培训计划》。具体的,一是在制度上引导教师去做。如对教师的“学、记、听、思、研”做出具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