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在演示液体的侧压强时,往往用如图1所示的圆柱形水筒,让水从距水面深度不同的三个小孔A、B、C喷出,用三条形状不同的水流说明深度与压强的关系.孔C处距水面深度最大,喷出的水流最急,说明压强最大;孔B处则次之,而孔A处则距水面深度最小,喷出的水流很快下落,说明压强最小.我们还看到,从深度不同的三个小孔中喷出的水,在水平方向的射程不同.深度大,喷得远;深度小,喷得近.那么侧压强的大小是否可以用喷射的远近来表示呢?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7页图5-17所示的演示实验,若圆筒放置的高度不合适,则会出现上面开孔喷出的水反而比下孔喷的更远些(详见《天津教育》1983年第二期“怎样做好液体对侧壁压强的演示实验”一文),从而影响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规律的总结.为此,我对这一实验做了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第一册“液体对压强的传递”一节里,通过一个壁上有小孔的空心球装水加压的演示,得以“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的结论。这是帕斯卡定律的基础。液体传递的为什么是压强而不是压力,课本没有作过多的阐述。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印象是不深的,往往还错误地认为液体跟固体一样传递的也是压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我在讲授这节教材时,增加了一个如下的演示:将一个20毫升的不装针头的注射器吸进一些水,让出水口朝下,夹装在铁架台上;将另一个100毫升的注射器也吸进一些水,水的高度跟上一个注射器所装的水的高度大致相等,把它同样夹装在另一个铁架台上。然后两只手各拿一只500克重的砝码,同时放在注射器的两个活塞上。可以看到。小注射器喷出的水比较急,大注射器喷出的水比较缓。比较两个注射器喷出的水的急缓,可以知道传递到小注射器针孔处的压强较大,传递到大注射器针孔处的压强较小。因为大小注射器活塞所受的压  相似文献   

4.
演示液体对侧壁压强的实验时,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下部开孔射出的水其射程反而较近的现象,这对总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结论是不利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呢?这是因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水从开孔处射出的速度虽增大了,但由于开孔距地面近了,水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反而减少了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液体压强是中学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海伦喷泉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水喷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本文对海伦喷泉进行研究,搭建不同类型的海伦喷泉,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尝试解释其基本工作原理,运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分析得出液柱高度差、液体密度、喷管口径、温度等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影响喷出水柱高度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部编教材初中物理第一册P65中,关于“液体内部压强”一节,讲到“装有水的容器,如果侧壁有小孔,水就会喷出来。并附图4-11。”图中,显然,上边的小孔B的射流的射程最近,而下边的小孔C的射流的射程最远。笔者通过多次实验结果并不如此。射流具有最大射程的小孔位置并非在最下面,而是在高度H的中点A处。下面仅从理论的推导上来谈谈笔者的看法。设有一装满液体的容器,如图2,其高度为H,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科学想象、科学推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怎样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谈一点粗浅体会。一、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并不断启发提问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索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还要适时点拨,有利于去伪存真,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概括出有关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例如: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习时感到困难较大。特别是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甚感疑惑。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我们设计如下实验:在易拉罐的侧壁上不同高度处戳三个孔,然后注入水。同学们看到三个孔中喷出的水柱远近不同,从而得出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二、由“单向教学”模式改为学生“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改精神强...  相似文献   

8.
喷泉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压强差。在一个针筒里吸满了水,用力推动活塞,这时针筒内水受到的压强大于针尖外面的大气压,水柱就从针尖喷出,如果针筒垂直向上,就是一个喷泉的雏形。要形成压强差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小容器内部的压强,二是增大容器外部的压强。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容器内部气体的量,或者降低容器内气体的温度来降低容器内部气体的压强。可以在液体表面加压来增加容器外部液体的压强。化学上的喷泉实验是融合了物理、化学知识,利用化学方法使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例析(2004年兰州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现代化城市中有各类喷泉…  相似文献   

9.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11按初二物理教材方法,把气球剪开张紧在玻璃管底部或侧壁开口处,管内盛液体时,气球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对容壁底和壁都产生压强。12在气球内盛水,在高低不同点用针尖刺小孔,越低的孔中水喷射越远,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2研究大...  相似文献   

10.
压强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固体产生的压强,液体产生的压强,气体产生的压强,在初中阶段,固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公式p=F/S求解,液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p=ρgh求解,但是有时候一些题目用常规解法较麻烦,容易出错,有时无法求解,现就有关压强的计算,介绍一些技巧方法。1、在计算液体压强时,常用公式p=ρgh,但有时候用p=ρgh计算比较麻烦或不能计算压强的大小,而用p=F/S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快速、准确。例1由三只完全相同圆柱体容器,在其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盐水>ρ水>ρ酒精)。A.水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喷水射程演示实验出发,运用力学原理分析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了运用该实验定性演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规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制喷泉     
1.高压喷泉如图1所示,在广口瓶中装入半瓶水,瓶口塞上双孔橡胶塞,其中一孔插入一根上端为尖嘴的玻璃管,作为喷嘴,玻璃管下端必须插入水中.另一孔插入一段外接橡胶管的玻璃管.当用嘴从橡胶管向瓶中吹气时,水便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教材第七册《反冲》一课的第一个实验,原设计的一个高塑料瓶,在瓶壁的下部用粗锥子沿着一个方向斜着扎6个洞,使6个洞之间的距离,洞到瓶底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用线悬起,然后向瓶内倒水,观察实验现象。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能使学生看到水从瓶周围的孔斜着喷出,塑料瓶转动起来,转动的方向与水喷出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4.
U型管压差计可用来测定较低的压强或压强差,诸如测量体系的表压或真空度,测量流动体系的压强差;在其它的管件中如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中,也都要用到型管压差计。由于在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中,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控制条件,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需要用到U型管压差计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由于U型管使用比较广泛,所以在化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U型管的测压原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常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只有溶解度很大的气体才能做喷泉实验?”“其它溶液能不能代替水来起喷泉作用呢?”“改用其它装置是否能做喷泉实验?”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还是探讨一下“喷泉”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的基本装置,设烧瓶容积为250mL,玻璃导管长35cm,胶头滴管内挤出约0.5mL的水,那么0.5mL的水要溶解多少毫升的气体,水才能从尖嘴导管中喷出来呢?图1 喷泉实验装置要让水顺利喷出,烧瓶内必须有一个压强差(设为ΔP)。ΔP为多大才能产生喷泉?大家知道,1atm相当于10.34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则有:1atm∶10.34m=ΔP∶0.…  相似文献   

16.
2.用同样的方法将B瓶中蓝色水换成蓝色酒精进行演示,前面两次B瓶液体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记下玻璃管的深度进行比较。 3.液体传递压强的条件与原作者的相同。3 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一、给金鱼缸排水只要用一根细软管就可以方便地给金鱼缸排去污水.排水时.将细管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置于低于缸中水面时,再用嘴吸一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或者首先将细管内充满水,用手捏住两端,一端伸入水中,另一端放到水面以下的位置再同时松手,水也会自动流出来.有同学认为,前者所述的排水法,是嘴通过细管把水直接吸出来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水实际上是靠大气压强给“压”出来的,而不是嘴直接吸出来的.嘴吸出的只是管中空气.由于管中的空气被吸出,管中压强减小,大气压就把水从缸中压入管内,当管的下端低于缸内水面…  相似文献   

18.
一、动量守恒定律在研制水火箭中的应用例1某校师生共同研究、制作水火箭,火箭外壳尽量使用轻质材料(如雪碧瓶),其内部灌装一定量的水.当给瓶内施加足够压力后,高压气体将水从水火箭尾端的喷嘴高速喷出.由于反冲作用,火箭飞向空中.设水从喷嘴喷出时相对火箭的速度u保持不变,且竖直向上发射火箭,试讨论:为使火箭上升得尽量高些,应使喷嘴的横截面积S尽量大些还是尽量小些.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为M,火箭内装入质量为m的水,水一次性喷出后火箭的速度为V1(对地),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u-V1)=0.∴V1=mum+M.(1)当水分两次喷出时,设第一次喷出m2的…  相似文献   

19.
王慧 《今日中学生》2005,(14):17-18
在火灾现场,消防队员用水枪喷出的水射流进行灭火(图1)。这时,他们总是想怎样使水射流能射得远、射得高,能射到火焰处,扑灭火焰。怎样才能使水射流射得远、射得高呢?如果你玩过水枪的话,就可能有所体会。你也可以做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找出制约水射流射程与高度的因素。实验器材:装满水的木桶、附带活塞胶管喷嘴、卷尺(或竹竿画上刻度)、接水盘(或其他容器)、大量角器。实验操作:1郾将盛满水的水桶放在高80cm(如桌上)处,用手调整射流管嘴使其与水平面成30°射角,启开活塞,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竹竿或卷尺测量、记录水射流达到的射程与最高度h1,…  相似文献   

20.
磷在氯气里燃烧的演示实验河北省抚宁县教研室(066300)段顺昌磷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可以在右上图的装置中进行。在试剂瓶中装有水,将一个国底烧瓶倒转固定在铁架台上,塞有双孔橡胶塞,其中一孔通过导管和制取氯气的大试管相连,另一孔插入一个长玻璃管,下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