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小鸡吃米     
目的: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及迅速、灵敏的动作。玩法: 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当鸡舍,扮演小鸡的小朋友站在圈内。另选一个小朋友当饲养员,手拿一些写着“米”字的小硬纸片(小石子、小木块也可),站在圈外。前奏时作好准备,歌声中饲养员随节奏边走边撒“米”,小鸡们纷纷出窝争拾“米”,看谁拾的“米”多,并用手势报数,优胜者换当饲养员。  相似文献   

2.
假戏真做     
在《小鸡吃米》游戏中我扮演“鸡妈妈”,孩子们扮“小鸡”,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到草地上找“虫子”吃,边找边进行“叽”的发音练习。“小鸡”们回“家”后,我说:“吃饱的小鸡快休息一会儿,妈妈还要带小鸡出门做游戏呢。”这时,一个小朋友突然打了个喷嚏,于是所有的孩子全“阿嚏”起来。面对这“热闹”的场  相似文献   

3.
那天,我给小班幼儿上美术课,学画小鸡。我出示了范画,问小朋友小鸡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回答:“圆圆的头、圆圆的身子”,“一个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脚”……突然,李石灵嚷道:“不对,小鸡一只眼睛!”小朋友们默不作声。当时,我真想抓一只小鸡来,让小朋友们正面、侧面好好地看看。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先正面对着小朋友问:“你们说,老师有几只耳朵?”小朋友们齐声回答:“两只耳朵。”我侧转身子问:“那么,现在你们能看到老师几只耳朵?”小朋友一起说:“一只耳朵。”这时,贝贝喊了起来:“我知道小鸡为什么只有一只眼睛了。”……课上得很成功。这堂美术课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给了我许多启发。启发之一,要重视幼儿的提问。这堂课完全超出了我  相似文献   

4.
小鸡的家     
以往,我们的墙饰是一种机械的装饰品,没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学习“规程”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把墙饰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同动手,一起画,一起剪,一起粘,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了“小鸡的家”的图案。画面上,慈祥的鸡妈妈领着十几只小鸡在碧绿的草地上自由地游戏。那群可爱的小鸡,有的啄米,有的吃虫,有的嬉耍,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欢蹦乱跳,也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谈话课上,面对这幅墙饰,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多像我们中一班啊,老师是鸡妈妈,我们都是小鸡!”这个提法,立即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赞同,从此,“小鸡的家”成了我们班的象征,我们班更加显得其乐融融。有一天郊游活动时,有位小朋友为了捉一只彩蝶,与大伙儿走散了,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回园后,我立即利用这幅墙饰向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我把“小鸡的家”中一只小鸡放在离群较远的  相似文献   

5.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6.
游戏方法:幼儿每五人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扮“老鼠”站在圈内,其余相互搭肩围成圈。音乐起,圈上小朋友一会儿逆时针转,一会儿顺时针转,挡住“老鼠”钻出圈外的路。每当唱到“嘿”或“吱”时,圈上的小朋友要立正不动。此刻“老鼠”  相似文献   

7.
一次,一位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出示了一幅图,图上有7只小鸡,左边3只,右边4只,请小朋友看图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相似文献   

8.
安春芳 《学前教育》2005,(12):36-37
“抓到了!抓到了!”小朋友们尽兴地玩着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忽然,有一只“小鸡”摔倒了,队伍从中间断开。摔倒的小朋友叫炎炎,她慢慢从地上爬起来后,并没有继续去拉前一只小鸡的衣服,而是委屈地走到一边,再不肯过来。我看着心里着急,队伍整个都被打乱了,后面的小朋友无所适从,好好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给小班幼儿上美术课,学画小鸡。我出示了范画,问小朋友小鸡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回答:"圆圆的头、圆圆的身子","一个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脚"……突然,欣欣嚷到:"不对,小鸡一只眼睛!"小朋友们默不作声。当时,我真想抓一只小鸡来,让小朋友们正面、侧面好好地看看。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先正面对着小朋友问:"你们说,老师有几只耳  相似文献   

10.
游戏新编     
全国统编《体育》教材上,有一大班体育游戏《小飞行员》。此游戏玩法中只要求教师扮指挥员,用口令来指挥“飞行员”。玩过几次,小朋友就不感兴趣了。我就找来一只长方形空饮料纸盒和一根细塑料管,做了一台对讲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小朋友再来玩这个游戏。小朋友对“对讲机”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那时,我带小班。为了组织好向家长开放的语言活动,我做了不遗余力的准备,满以为万无一失,成功在望。那天,面对全园老师探询的目光,我胸有成竹,依照设计好的活动过程,请全班幼儿扮“小鸡”,我扮“鸡妈妈”。游戏开始了,“鸡妈妈”带领“小鸡”到“草地”上找米吃。“小鸡”们听话地走出活动室。谁知,有  相似文献   

12.
多彩的小鸡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教幼儿画小鸡,方法步骤讲完了,最后是幼儿自己涂色。大多数幼儿涂上了常见的浅黄色,媛嫒小朋友却涂了一只红色的小鸡和一只蓝色的小鸡。  相似文献   

13.
我怕鸡     
看了题目,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这么大一个人,怎么会怕一只小小的鸡呢?别说,我还真是怕鸡!小时候,我常到外婆家做客。一次,我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这时,几只小鸡迈着蹒跚的步子从我面前一摇一摆地走过。毛茸茸的小鸡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更可爱了。我忍不住捉来一只放在手心里。突然,一只凶神恶煞似的老母鸡出现在我面前,油亮的羽毛根根直立,我吓得赶紧丢掉小鸡,嘴里还哭叫着:“外婆,外婆……”快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可是“怕鸡”这个毛病我却一直没有改掉。就在前不久,还发生了一件我与鸡“搏斗”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上小班美术课常有幼儿喊“我不会画”。尽管我忙前忙后巡回指导,但还是常常顾不过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分解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作业内容有步骤地分解开,然后用游戏或故事等形式富有情趣地把每一步串起来,让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如教绘画《小鸡》这节课,具体作业步骤是这样的:一、画鸡1.“一只小皮球跳进了小朋友的本子里。”让幼儿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圆。2.“皮球要小朋友把它变成小鸡,大家  相似文献   

15.
“丁零零”课外活动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就像刚飞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快地奔到操场上。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操场中央,一群高年级的同学正进行激烈的篮球比赛。操场两边,同学们三五成群,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拍皮球……跑道上,正在练习百米冲刺的同学犹如离弦的箭一般,飞驰而过。体育器械上,一年级的同学在爬着,翻着,荡着,像一个个快乐的小天使,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我们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玩着“老鹰捉小鸡”游戏。班长扮老鹰,其他同学扮小鸡,老师扮老母鸡。“老鹰”假装在“老母鸡”面前慢吞吞地跑来跑…  相似文献   

16.
一、“多少”与“大小”的转换。本节课书中插图(见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5页)很多,其中有一幅图上有5只小鸡,3只小鸭。有的教师是这样讲解的。师:“同学们看图上有几只小鸡?”生:“有5只小鸡”。师:“有几只小鸭?”生:“有3只小鸭。”师:“小鸡多还是小鸭多?”生:“小鸡多”。师:“对了,小鸡比小鸭多。就是说5只小鸡比3只小鸭多,也可以说5只比3只大。记作:5>3。”这个教师的讲述是不严密的,没有讲清谁和谁  相似文献   

17.
坐火车     
一位小朋友扮小司机,若干位小朋友扮乘客。摆一排小凳,凳与凳之间保持一个小朋友能活动的距离,朝台左。动作: 第一段歌词: ①—④小司机从台右跑跳步出场,绕凳子一周至台左,举起左手  相似文献   

18.
在和小朋友一起做“老虎下山”的游戏时,我和几个小朋友扮老虎,其余的扮小动物,大家玩得兴高采烈。涛涛小朋友扮着神气的小猴子,竟然向我这个“大老虎”挑战,我装着生气  相似文献   

19.
<正>一、活动背景【活动来源】区域活动时间,几个小朋友在语言区拿着绘本《最奇妙的蛋》边看边讨论。“如果再有一只母鸡,是不是就直接生下一只神奇的小鸡。”“小鸡是生出来的吗?母鸡是下蛋的吧。”“那鸡妈妈是怎样把小鸡生下来的?”“是不是和我妈妈生妹妹一样,鸡妈妈肚子变大就会生出小鸡?”“不是啦,小鸡是孵出来的,把蛋放在鸡妈妈肚子下面孵出来的。”“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来孵小鸡?”……我鼓励幼儿自己去探寻孵蛋的秘密。关于孵蛋的探索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好品质,练习平衡动作及两人协调走。准备:小鸡、小鸭头饰与幼儿人数各半,荷叶片数与小鸭相等,鼓一只,音乐磁带一盒。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分别扮小鸭和小鸡,站在起点线上。音乐开始,小鸭和小鸡分别走过小桥,小鸡到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