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增越  霍华 《历史档案》2011,(3):F0002-F000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社会各界敦促清帝退位的呼声四起,先后有14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各国政府也施加压力,劝说清帝让位。袁世凯在得到南京临时政府同意其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允诺后,亦逼迫清帝退位。在12月举行的南北议和中,南京临时政府代表伍廷芳提出清帝退位,实行共和,满人可...  相似文献   

2.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后,就开始了紧张的组建南京临时政府的工作.26日晚,孙中山在哈同花园召集同盟会骨干开会.会上讨论了中华民国国旗的制定,这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清王朝的国旗是龙旗,黄底色,它是帝王的标志、皇权的象征. 辛亥革命期间,各地革命军所用旗帜不尽相同.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用十八星旗,江苏、浙江、安徽用五色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则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还有使用井字旗、金瓜斧钺旗、黄星旗、众星向日旗,甚至有用白旗的.最早使用五色旗的,是沪军都督府,系由宋教仁、陈其美等人创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9封孙中山于1909-1912年间写给王鸿猷的信函。这些信函是研究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王鸿猷短暂革命生涯的主要文献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孙中山欧美筹款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孙中山在欧美筹款期间写给王鸿猷的私信共有6封,均为亲笔,主要谈论与此次筹款之旅相关的情况,以及当时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王鸿猷在孙中山的邀请下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次长。这一时期孙中山写给他的3封信件,主要是安排与财政相关的事宜。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2007,(1):3-3
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95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1866—1925),广东中山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等资产阶级革命纲领。1911年底辛亥革命成功,12月29日,孙中山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5.
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在美国的丹佛城获悉武昌首义的消息,立即着手争取列强支持中国革命的外交活动.他于11月2日离开纽约前往伦敦,21日由伦敦到达巴黎,24日由马赛乘船回国.12月21日,孙中山到达香港,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及廖仲恺等人乘兵舰前来迎接.在船上,他们讨论了目前的局势和应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小宁 《档案与建设》2012,(5):47-49,52
临时参议院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过各省代表会和代理参议院的过渡,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于1912年1月28日正式成立。关于临时参议院设立的必要性,孙中山有过一番见解。他在答复国民协会的函中称:"方今虏氛未靖,战祸方延,执行  相似文献   

7.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0,1(4):132-133
1912年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孙中山让位的确切时间在我国的有关重要书刊中说法不一,值得探讨。以《中国国民党史纲》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日让位袁世凯。此说较为普遍。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4日让位于袁世凯。以《近代史研究》等为代表的书刊,称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让位袁世凯。  相似文献   

8.
南京这座城市对于孙中山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曾经在南京生活、工作近100天,是其一生中业绩最辉煌的阶段之一.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到其卸任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曾对临时政府首都南京进行了城市建设的初步尝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虽短,孙中山仍然对南京城市建设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发端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月,设参谋部于总统府之内,由陆军总长黄兴兼参谋总长,钮永建为副。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恢复军政府,设参谋、陆军等七部,以李烈钧为参谋部长。1921年1月,国会非常会议议决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成立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正式政府,设参谋、陆军等  相似文献   

10.
王培 《北京档案》2011,(10):13-15
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在美国的丹佛城获悉武昌首义的消息,立即着手争取列强支持中国革命的外交活动。他于11月2日离开纽约前往伦敦,21日由伦敦到达巴黎,24日由马赛乘船回国。12月21日,孙中山到达香港,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  相似文献   

11.
1911年12月25日从海外回到上海的孙中山先生,席不暇暖,又风尘仆仆地于1912年1月1日赶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时的南京城光复还不满一个月,战争刚  相似文献   

12.
档案动态     
<正>《南京临时政府遗存珍档》出版发行国家档案局信息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新近公布了一批有关辛亥革命、共和肇建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的重要档案。据考证,这批档案原存于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内,源于唐绍仪以袁世凯任命之国务总理身份,1912年3月前往南京全权接收孙中山临时政府档案时将其携回北京保存。这部分档案属于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档案。二史馆现存南京临时政府档案共138卷,包  相似文献   

13.
进入《孙中山纪念馆》,我们首先感到的是照片档案的真实性,它引导我们进入了百年前辛亥革命那一段辉煌的历史之路. 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11年10月10日,倡导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第二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我们眼前出现了孙中山的兄长孙眉的照片.是他资助孙中山远赴火奴鲁鲁今称夏威夷的地方.那是1879年,孙中山17岁.档案资料中记录了孙中山自己的心情:"始建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相似文献   

14.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后 ,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 ,革命党人所面对的问题 ,千头万绪 ,其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财政困难。革命党人在革命以前 ,经费主要靠海外华侨捐款。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 ,用需孔亟 ,但来源有限。因此 ,摆在民国革命元勋面前的一项迫切工作就是筹款。孙中山、陈其美等都为此作出了重要的努力 ,上海参加革命的资本家沈缦云等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于黄兴为此所作的努力 ,以前知之不多。台湾新出版的《袁氏家藏近代名人手书》(王尔敏编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专刊第 4 5辑 ,2 0 0 1年出版 ) ,收有一封黄兴写给袁树…  相似文献   

15.
《云南档案》2011,(8):15-15
国家档案局信息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新近公布了一批有关辛亥革命、共和肇建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的重要档案。据考证,这批档案原存于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内,源于唐绍仪以袁世凯任命之国务总理身份,1912年3月前往南京全权接收孙中山临时政府档案时将其携回北京保存。这部分档案属于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档案。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镇江革命党人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致力于国民革命40年,在革命斗争中与镇江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革命情谊.在此撷取二三略述. 1.孙中山追赠赵声上将军 赵声(1881-1911),字伯先.1906年,担任南洋新军第9镇第33标标统(即团长)的赵声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被公推为长江同盟会盟主,呈报孙中山,孙中山当即批准.  相似文献   

17.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23年3月批准建立国史馆,其任务是储藏有关历史的一切材料、编辑民国史和中国通史.但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短暂、头绪纷繁、战事频仍,且并无实际接管全国政权,所以无缘对清代档案进行整理.北洋政府时期,尽管北洋政府对人民统治之残酷、掠夺之酷烈,较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外又面临列强的欺凌,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8.
1985年3月10日,中山大学北京校友会在首都举行孙中山学说恳谈会,纪念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校友会会长、全国侨联副主席连贯,校友会孙中山学说研究会会长、人类学家杨成志到会讲话。会议收到论文十四篇,十多万字,内容涉及孙中山思想和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李国荣的论文分析了1911年孙  相似文献   

19.
1912年1月1日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清朝末年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为在我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次尝试;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对封建的帝王专制制度的否定;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潮对传统的、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的一场挑战。  相似文献   

20.
徐涛 《档案与史学》2011,(10):11-13
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吾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1911年12月25日,闻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匆匆赶回中国的孙中山,在上海接受英文《大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孙中山的回答,乍听之下,很是豪迈,但细细品读,其中透着苦涩.革命精神虽可振奋人心,但仅有精神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