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裕临 《兰台世界》2011,(10):26-27
元代基层组织的乡都制、隅坊制和社三者一体,相辅相成,有效地构筑了元政府在基层组织统治的基础,元代基层组织治安管理在国家政权统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元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单凤霞 《兰台世界》2014,(11):24-25
元代是蒙古统治中原时期,蒙古族因其种族优势,体育运动受到统治阶级喜爱和大力扶持推动,成为元代竞技运动标识。从运动特点来看,元代蒙古族体育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对其他民族体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元代是蒙古统治中原时期,蒙古族因其种族优势,体育运动受到统治阶级喜爱和大力扶持推动,成为元代竞技运动标识。从运动特点来看,元代蒙古族体育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对其他民族体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新县制时期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甲制度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中国乡村政治制度。国民党统治初期,南京政府规定“剿匪”省份首先实行保甲,在乡村基层以军事部勒方式编制民众,整个地方社会变成战时军事组织。三十年代中期,保甲制度推广到全国其它省份。1939年,新县制[1]规定纳保甲制度为自治基层组织,国民党以此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地方社会控制系统。保甲制度作为国民党加强对乡村市镇控制的基层组织,是近代地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县制时期保甲制度的内在特质和实施状况,来论述保甲制度和地方自治的关系。(一)国民党实行保甲制度,自有其…  相似文献   

5.
乡遂制度是西周时期基层组织的一种乡村形态.为此,《周礼》中所描绘的乡遂制度内容,着重探究乡遂管理机构以及乡一级和遂一级治安管理,二者相辅相成,有效地构筑了西周王朝在基层组织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元代的法律体系,主要是由朝廷因时立制、临事制宜而陆续颁发的各种单行法构成的,对借贷关系进行调整的单行法,以及民间约定俗成的惯例即习惯法构成了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江涛 《兰台世界》2011,(12):23-24
元代是儒家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其近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民族文化交融共存、共同发展,使元朝成为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熠熠流烂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元代是儒家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其近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民族文化交融共存、共同发展,使元朝成为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熠熠流烂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冉玉 《兰台世界》2014,(9):135-136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11.
在元代,由于蒙古族的统治地位,传统汉族体育不再具有代表性,代表元代体育特点的是以摔跤、骑马、射箭的"男儿三艺"为代表的蒙古体育。本文从历史角度以具体事例来探究元朝"男儿三艺"体育的产生原因、特点和演化。  相似文献   

12.
元代宫廷的表演性舞蹈盛行于上层社会和底层民间。究其得以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统治高层的需求拉动;其次是前代遗留的影响;再次是元的乐舞人才政策;最后是舞蹈与杂剧的融合将元代宫廷表演性舞蹈推向广泛的盛行。  相似文献   

13.
盛慧 《兰台世界》2013,(11):45-46
元代宫廷的表演性舞蹈盛行于上层社会和底层民间.究其得以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统治高层的需求拉动;其次是前代遗留的影响;再次是元的乐舞人才政策;最后是舞蹈与杂剧的融合将元代宫廷表演性舞蹈推向广泛的盛行.  相似文献   

14.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王朝,也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吴镇是元代文人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针对吴镇的一生的绘画创作,对其生平经历与绘画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绘画创作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王朝,也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吴镇是元代文人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针对吴镇的一生的绘画创作,对其生平经历与绘画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绘画创作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兰台世界》2020,(3):45-47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幸运的是,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予以公布。其"断例"部分"职制"门有15条与元代的档案文书有关,涉及档案传递、档案查勘、档案保管、档案利用等内容,这为我们研究元代档案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授与各级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在于部落酋长制与封建官僚制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土司为了巩固其统治,经封建王朝认可在当地建立统治机构及土司衙门,负责当地兵、  相似文献   

18.
粮长制与里甲制是明代赋役制度与基层组织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明末清初,赋役制度不断调整,粮长征税的范围,也不断缩小,从区到里、到甲、再到户。在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里甲制不但没有取代粮长制,而且还为后者的延续提供了组织上的支持。清初摊丁入亩以后,保甲最终取代粮长、里长,成为基层征税的主力。  相似文献   

19.
家臣制度是周代宗法、分封、采邑等重要政治制度的产物,并与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家臣制曾经同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一道在维护和稳定周代贵族统治秩序的过程中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臣制度是周代宗法、分封、采邑等重要政治制度的产物,并与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家臣制曾经同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一道在维护和稳定周代贵族统治秩序的过程中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