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传媒中的同声传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透视同声传译在电视传媒中的应用这一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对电视同传的界定进行探讨,并与会议同传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如何规范电视同传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同声传译译员素质及同传预测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声传译译员的特点,对同声传译译员素质与同传预测进行探讨,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同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同声传译作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同传翻译训练成为外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而同声传译实训室为同传翻译训练提供了专业的设备,在同声传译实训室中可以使用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并针对同传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自主训练学习系统进行自我练习和自我强化,从而达到同传学习和练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同声传译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是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亮点,它大大加快了新闻报道的速度,使得访谈类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本文分析了电视同传独有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如何培训专业电视同传译员提出了问题,并展开了计论,旨在促使电视同传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同声传译译员的特点,对同声传译译员素质与同传预测进行探讨.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同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信息专递     
21 世纪头号紧缺人才:同声传译所谓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就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  相似文献   

7.
信息输出处理是同声传译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同声传译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眼于探索同传信息输出过程中语言转换的技能,根据同传经验,从汉英语言差异的角度提出了汉英同声传译在输出过程中对语言有效的简洁处理策略,旨在为同传训练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吴聪 《海外英语》2014,(15):138-139
在同声传译中,有稿同传和视译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训练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有稿同传与视译在同声传译时译员提前都会得到稿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稿同传与视译,在翻译难度上,翻译准备时,翻译过程中都存在着联系与区别。通过在同声传译实践中的比较,分析有稿同传与视译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多任务处理模式(Effort Models)认为同声传译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即: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表达+协调。多任务处理模式不仅为同声传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同传译员的素质培养和工作中应采取的同传策略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同声传译已被列为全球紧缺人才之一。许多院校在本科阶段翻译专业下增加了同声传译课程,还有些增设了研究生同声传译专业。如何正确定位本科阶段的同传课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本科阶段同传课程的设置问题,结合同声传译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对该课程的本科阶段教学模式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概述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同声传译中的概述策略进行初步的认知分析,探究同传概述的性质、类别、认知过程、策略运用及策略干预,以增进对同传概述的认识,促进同声传译教学。  相似文献   

12.
同声传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许多人的眼中都具有神秘感,认为其高不可攀。本文从同传培训过程,同传译员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方面,以及同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面,粗浅地探讨了同声传译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阳杨 《求学》2004,(11):34-34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同声传译也叫同声翻译,科称“同传”,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和各种其他国际往来活动越来越多地使用同声传译工作方式,我国对于同声传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来研究同声传译有助于帮助同传译员合理地进行精力分配,提高多任务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同声传译的关键在于保持‘同时性’。但是同声传译的速度取决于演说者,口译人员只能适应,因此同声传译与笔译和交替翻译相比易受时间制约。而且口译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演说者内容进行整理,易受源语干涉。因此同传与笔译相比连贯性破坏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同声传译是口译工作的巅峰,而现有的同传模式及译员数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以语料库机辅翻译为基础,提出协作式的同声传译运作模式,并希望这能为同声译员的培训和实践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同声传译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同传的薪金可不是按照年薪或月薪来计算的,而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计算的。未来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更吃香。”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同声传译无论是在国内重要会议还是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担任此项工作的译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势必需要具备诸多的同传技巧,预测策略就是其中的主要技巧之一。本文针对同声传译的特殊性,从图式理论角度对预测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同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与广泛。而同声传译作为一种语言间高效的传达方式,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同传中的预测技巧,在理论上可以说是使得同声传译成为可能的重要认知手段。本文通过对预测技巧的进行分类阐述,具体描述和分析了该技巧在同传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同声传译实验室可以用于口译教学训练、国际会议模拟、视听说课教学和口语口译考试等各类教学,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单独的同传设备,用情景模拟实战的训练方法,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同声传译现场的氛围,是MTI同声传译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效教学辅助手段。同声传译实验室建设要注意功能定位的准确性、设备选购的科学性、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师资培训的系统性、设备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