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栏目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合办、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承办,是中央电视台目前惟一的揭示生命奥秘、传递生命科学,探寻中国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档专题栏目.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当中,有一“快”一“慢”,“快”的是倪萍,“慢”的是赵忠祥。有时把他们两人作一比较,笔者就想,他们两人的语速如果能“中和”一下,那该有多好啊!倪萍“快”是因为她主持“综艺大观”,节奏本来就“快”。可是,看多了“人与自然”这个节目,总让人觉得赵忠祥的主持节奏太慢了,让观众们等得有些心急。赵忠祥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的解说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那亲切的语气和圆润的腔调,使观众们感到好像有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给自己讲故事迄今为止,有许多解说员竭力模仿他的腔调,仍然无人可及。赵忠祥…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人口》栏目,是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合办,以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为宗旨的专业性栏目。栏目自1988年开播以来,己走过了20个春秋。栏目开办以来,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地宣传了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因为栏目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4.
陈新 《新闻天地》2006,(11):17-20
杨澜生于1968年,而赵忠祥生于1940年,他们本非同一时代的人,可是因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名叫《正大综艺》的文艺晚会却让他们成了“黄金搭档”忘年知音,并且这份难得的友情还在岁月的长河中打磨得愈发深厚,甚至经受住了生死攸关的考验。慈父严师,赵忠祥的无私关爱成就了杨澜“赵老师,请您一定要帮帮我啊!现在《正大综艺》的收视率节节下滑,正处生死攸关之际,只有您加盟担纲主持,才可能拯救它啊!”这是1991年5月的一天中午,《正大综艺》女主持人杨澜对赵忠祥说的话,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是赵忠祥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一刻。开播于1990年的《正大综艺》,曾是国内首个综艺益智类栏目,其形象生动的节目内容不仅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成长片断,其  相似文献   

5.
“赵忠祥!赵忠祥!”在洛阳龙门石窟的游客中,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突然兴奋地叫起来。人们循着她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了在电视上经常见到的那张熟悉的面孔。春节刚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剧组的部分演员来到洛阳,对大力赞助晚会的洛阳肉联厂进行慰问演出。剧组所到之处,观者如堵。人们最先认出的就是赵忠祥。这位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国11亿人中至少有8亿人熟悉他的面孔和声音。他是电视这种现代传播媒介造就的一个明星,一个时代的幸运  相似文献   

6.
自幼喜爱绘画的赵忠祥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书画大师.在他们的启发下,赵忠祥将绘画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赵忠祥和黄胄、范曾、周怀民过从甚密、亦师亦友。他曾说:“我非常幸运。我喜欢绘画,又能遇上这些大师。”以下文章中纪录的就是赵忠祥与国画大师交往的逸闻趣事.以及他由此而生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7.
钟伯寅 《视听纵横》2004,(6):117-118
所谓警视类合办栏目是指电视台与公安部门合办的电视栏目。警视类栏目以追踪大要案件、反映治安热点、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通报社会警情、架设警民桥梁、展示民警风采、弘扬社会正气为宗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相对于其他电视栏目来讲,不管是合办的还是自办的警视类栏目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近年来,中央台《警方在线》栏目的设立及各地方台警视类栏目的纷纷开  相似文献   

8.
《地球故事》是一档以引进国外优秀纪录片为主的新栏目,自2000年7月3日开播以来,《地球故事》因其故事性、知识性、可视性和趣味性成为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对于一个开办仅半年多的栏目来说,《地球故事》基本实现了“借船出海”的既定目标。但“借船出海”只是生存手段,并不是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活》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创办的一个新节目.几个月的登台亮相,开局不错。我看了8个重点节目,总的印象是:贴近百姓,引导生活。生活类节目,首先要贴近老百姓,抓一些趋同性强、差异性小,大多数人喜欢的话题.在增强节目的实用性、服务性中,引导人们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引导人们进行理智的消费,合理的花钱。我认为《生活》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贴近百姓,引导生活”这一指导思想,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题材的贴近世。《生活》栏目比中央电视台的另外几个经济类栏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比如安居工…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形式的出现在我国已有二十年了,虽然目前因为主持人总体在自语的运用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些年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节目主持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有益的经验:语表达的准确有效取决于对内容的深层理解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栏目已被观众所承认;这无不与主持人赵忠祥在节目中自然、亲切的言语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言语风格已和这个栏目融为一体,他有时像是在同大自然对话,有时又似乎发出几句富有哲理的感慨。我们知道赵忠祥在主持《人与自然》之前曾经十多年间为中央台的《动物世界》解说,这为他…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推出的"我的强军梦"和"我是一个兵"等系列报道,把普通一兵和一线带兵人推到了荧幕前。编导和记者将镜头对准这些军营草根"明星",为他们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镜头语言,用生动抓人的画面,把每一名官兵的个性特点和绝技绝活放大.通过小人物的微观故事反映强军梦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2.
许瑞杰 《新闻世界》2009,(10):96-96
笔者是一个地方电视台的电视栏目主持人,主持的专题栏目《生活周刊》曾被台里推荐为全台唯一一档全市名牌栏目。由于声音条件不错,许多人都称我是本地的“赵忠祥”,虽然论形体相貌,我自惭形秽,可观众对我的主持风格还是认同的,认为笔者说话有逻辑,分析有深度.声音有磁性,语调抑扬顿挫、引入入胜。或许这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内在气质。笔者以为,荧屏需要更多内涵型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4.
被诉侵害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权,是目前中国大众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面临的最常见的法律问题,从发达的东南沿海,到偏僻的西北内陆,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这些“顶尖级”的国家媒体到县级报、台,从传统的报纸杂志到新兴的网络媒体,绝大部分侵权诉讼是以侵害名誉权纠纷的形式出现的。这些侵权纠纷,因是“新闻界的新闻”而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因一报社记者张淋撰文称其在某地“搭鞋售书”而在北京起诉名誉侵权,张淋则以赵忠祥就此发表的某些言论侵害其名誉权在济南对赵提起诉讼,成为1999~20…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受欢迎中央电视台于今年“六一”儿童节改版的儿童栏目《大风车》,以动画片、系列剧、学前节目、儿童游戏与专题节目等5个内容为主,开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大风车》里的小栏目,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设置的,是...  相似文献   

16.
相声TV得失谈李莉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意识的栏目。在如今中国传统曲艺不景气,观众一天少似一天的情况下,他们不甘于把传统曲艺节目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栏目中,而是想方设法使老节目、老形式出奇出新,努力使每一种曲艺形式适应今天观众的欣赏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被各种"唱衰"的声音包围,在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县区级电视媒体更加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这种大环境下,电视媒体更加应该团结一致,形成矩阵力量,发挥最大优势.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县区级电视台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基层的声音",以吸引更多观众."合办栏目"是不少县区级电视台在挣扎和矛盾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道路.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广播电视台"为研究案例,阐述与上级媒体合办栏目、与政府部门合办栏目、与新媒体合办栏目等几种发展模式,综合分析"合办栏目"的发展现状、优势、劣势,并试图总结出进一步优化"合办栏目"模式的做法与建议,以期对县区级电视媒体"合办之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7月1日,《国际观察》由录播改为直播.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乃至中国内地第一个直播的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该栏目播出方式改变后,时效性增强,信息量增大,加强了与新闻节目的联动,同时给播出理念带来了新挑战,几个月来,直播的《国际观察》不仅实现了安全播出,还提高了观众的收视期待和栏目忠诚度,赢得了他们的好  相似文献   

19.
“首届少数民族人物短片大赛颁奖会暨研讨会”专栏《中华民族》栏目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民委合办。其宗旨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和交流,展现各民族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面貌,促进各民族发展进步。《中华民族》栏目于1996年12月开播,每周播出一期,每期30分钟。首播时间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星期日下午14点55分,另有两次重播。栏目开播3年来,现已播出150多期节目.《中华民族》栏目组现有编创人员18名,有7位同志分别来自藏、蒙、回、苗、锡伯等兄弟民族。民族兄弟和汉族同事朝夕相处共同工作,这本身就…  相似文献   

20.
王平 《新闻传播》2005,(6):22-24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一个演播室谈话节目。自《对话》开播三年来,不仅深受高层次观众的喜爱,而且在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综合测评中多次名列第一,成为社会公认的名牌栏目。是什么使它在众多的经济节目中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