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从感觉、记忆、想象、情感等四个方面着手调控训练的见解和方法。并指出:声乐技能、技巧与声乐演唱的良好发挥是由心理与生理高度协调的双重建构下形成的;心理调控过程贯穿于生理运动的始终,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声乐学习获得巨大进步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感觉"是声乐学习中感受和获取种种技巧、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渠道。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重要的技巧"感觉化":将"声门挡气"技巧寓于"搬重物"的感觉中、将"打开喉咙"技巧寓于"打哈欠"的感觉中、将"头腔共鸣"技巧寓于"面罩"的感觉中、将"字声结合"的技巧寓于"语言表达"的感觉中,可以使复杂的机理技巧变得简单和直观,使技巧的训练过程更易于掌握运用、富于乐趣、融合情感。  相似文献   

3.
声乐技巧是很抽象和非直观的,学习起来有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够仅凭主观经验和感觉来学习,而是要通过客观的方式寻求科学的声乐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声乐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避免一些错误的观念,减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4.
声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一生理双向互动、协调渐进的过程。由于学生本身生理条件与心理状态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声乐教学显得较为复杂:既是生理的、物理的,更是心理的。它所要求的是一种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声乐教师应重视心理规律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心理教学法运用于声乐技巧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5.
声乐学习是一种大脑有意识的活动 ,人的心理、意识属于人脑的机能。歌唱就是高级心理活动的表现 ,自我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一种 ,它可以帮助歌唱者通过心理意识去调节音乐因素和技术因素 ,塑造出理想的声音形象来。歌唱的自我意识是从声乐学习的直接感受中培养产生的 ,而产生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强与弱 ,又与声乐学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自我意识的培养应与声乐的学习训练同时进行。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依靠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心理方面的因素1.感觉对自我意识的作用心理学认为 ,感觉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  相似文献   

6.
声乐学习的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心理学是研究、探索声乐教学心理因素与心理状态,以促进声乐教学效果的一门科学。因此声乐教学中如何应用声乐教学心理学来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声乐教师应该予以思考的课题。首先应该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探讨声乐教学心理,并抓住其心理的有效因素与特征来促进声乐教学。1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声乐学习的前提保证每一位声乐教师都知道: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学习声乐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他们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本身也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产物。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声乐动机和学习声乐兴趣等因素,是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方式。学习声乐动机作为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因素,是一种满足个人知识需要和情绪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声乐的心理状态。声乐认知的需要是一种以获得知识技术、技能和解决歌唱技巧为目标的需要,即一种求知的欲望。这种内驱力主要通过学生对歌唱艺术特别感兴趣、喜爱、想学、想唱的内因驱使需要了解声乐知识,如学习歌唱发音技术、歌唱发音技能、歌唱发音技巧等以及如何掌握、处理音乐表现的各种心理因素的表现。这种认知是具有潜在的动...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制造自身乐器的过程,这个乐器的优劣,松紧,音色,音域等等都是在教师不断开发和引导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作为靠语言传播为主体的声乐教学艺术,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容易捕捉到感觉,因此,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从声乐技巧方面,比如说歌唱的气息、位置、共鸣、高音的处理等四个方面阐述形象的语言对声乐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歌唱表演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要求歌唱者用自身具备的声乐技能技巧 ,把歌曲中表现的意境传达给听众 ,引起共鸣 ,从而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声乐技能技巧的学习外 ,进行声乐的表演和心理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确把握歌曲的意境和演唱的情绪 ,充分运用声音色彩变化 ,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配合得体的表演动作 ,投入真挚的情感 ,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而合理的心理训练及演出前的自我心理调整 ,可使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有助于演唱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往往是一种心理引导、心理调控的过程.教和学之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理解和外形上的模仿,造成许多理论上的误解和形式上的隔阂.教师强调"感觉",学生努力学习"感觉",而感觉是一种潜意识的、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如何让声乐课看似无形,实则有形,本文从几个"效应"中来阐述,让声乐教学的方法更加明了.  相似文献   

10.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心理的过程,无论是对技巧技法的领悟亦或对作品的完美演艺都离不开内心的感受,而知情意则是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过程,所以本文将通过对知情意的相关学习结合声乐学习的体验,希望能够对声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论述了高师声乐教师中应运用心理学中关于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情绪等原理和知识,讲解复杂的歌唱心理现象问题,分析了声乐学习过程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认识并分析演唱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内在其规律。  相似文献   

12.
颜雄心 《教师》2010,(23):104-105
声乐教学往往是一种心理引导、心理调控的过程。教和学之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理解和外形上的模仿,造成许多理论上的误解和形式上的隔阂。教师强调“感觉”,学生努力学习“感觉”,而感觉是一种潜意识的、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如何让声乐课看似无形,实则有形,本文从几个“效应”中来阐述,让声乐教学的方法更加明了。  相似文献   

13.
声乐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双向互动协调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心理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在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初学、练习,演唱这三大阶段里都会发生因心理牵动而产生的许多问题。这种由心理——生理互动趋向而产生的问题,如果不重视和研究它,会极大地影响声乐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因此,认识和了解声乐学习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声乐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一门靠演唱者思维操作和控制的艺术,歌唱"感觉"体现在歌唱者对嗓音的把握和对音乐的体验。声乐教学是技巧提升的关键环节,也是一种歌唱美感创造的心理过程,需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感觉参与,歌唱感觉是全面艺术修养的体现。声乐教学需要培养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观,才能获得完美的歌唱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声乐学习并非只是一种纯生理性的、技巧性的技术训练,声乐的学习者除需掌握一定程度的声学知识和发声技巧外,更需要调动一定的思想情感,从而对作者所赋予的深刻思想内涵进行诠释和演绎。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必须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心理、情感与发声技巧的完美组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产生心理状态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发现,声乐学科是一门很难教的学科,之所以难是因为赖以运用的发声器官都长在身体内部,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往往要凭借一种感觉来完成教学,以达到教学的初衷。歌唱的感觉是靠大脑意识来调节的,由此可见意识调节法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意识调节法进行探究,以利于更好的指导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艺术殿堂里,声乐技巧训练是重要的前提与基础。而声乐技巧归根结底还是人自身的技巧,因此,在声乐技巧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自身个性心理的影响。而在人的个性心理因素中,个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它会对个体的声乐技巧训练造成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对声乐学习者的性格及声乐技巧的内在主观及外在客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之后,进一步研究了声乐学习者的性格因素对声乐技巧训练的影响与作用,从而为声乐训练中有效利用性格优势并规避性格缺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不仅是学习歌唱中的发音、技巧以及各项专业的技能,同时,心理因素在整个声乐学习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歌唱心理影响和支配着技能技巧及音乐情绪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上娴熟的专业技能技巧才会演绎出精彩的歌唱。  相似文献   

19.
心理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积极调整自己在认知、情感及个性心理等方面行为方式策略的总和。心理调控策略的内涵建构非常丰富,它是一个复合策略系统,其中,声音感知、作品认知和情感控制等策略是其三大重要子策略,它们在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具体要求。声乐学习者应树立起策略意识,并自觉运用相关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声乐学习,以减少不必要的折腾,提高声乐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演唱技巧对声乐表现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最初接触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初学者都会面临声音苍白、缺少声音共鸣的现象,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声乐表演更加有技巧性和艺术性。本文将着重讨论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几种方法和演唱技巧,以《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作为例证讨论,望以笔者的经验能够为广大声乐初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