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初帛画(全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以绢帛为地,形状象一件短袖长衣.画的内容可分三部分:最上从日月到天阙,表示天上境界;中部从华盖式屋顶以下,有墓主准备宴饮的场面及其生活环境;再下是想象中的地下景物.帛画把神话故事和当时阶级社会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幻妄想.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彩色绚丽,是我国两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2.
金雀山帛画     
金雀山帛画(见封二),一九七六年五月于临沂县金雀山九号西汉墓中出土。它是一件珍贵的稀有文物。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一、三号墓出土帛画后之又一重大发现。长条形,全长2米,宽42公分。出土时覆盖在棺木上。其内容,格式,与马王堆帛画相似:上有日月行空;下有异兽蛟龙;中间为社会人物生活。较之马王堆帛画更具有其社会意义。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972年,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一座汉墓,是西汉初期软侯利苍妻子的坟墓,定名一号汉墓,距今二千一百多年.这座汉墓出土一千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幅帛画是其中出土罕见的一幅优秀绘画作品.帛画出土时,画面朝下,复盖在内棺的棺盖上,帛画呈"T"字形,它的顶端边沿包有一根竹棍,竹棍的两端系有丝带,可以悬挂.下边的四角各缀一个长17厘米穗状的黑色细麻布飘带,画全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帛画的绢地是用矿物染料染成,因年久已变成深棕色,画面内容极为丰富,构思奇特,寓意深奥,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第 48页载有一幅名叫《导引图》的插图 ,教材与《教参》对此均未作任何说明 ,给教与学带来不便。本文拟就此简释之。《导引图》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是墓主人在汉文帝年间遗留下来的文物 ,原图绘制在丝帛上 ,长10 0厘米 ,宽 5 0厘米 ,教材上的插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图上以多种颜色描绘了四十四个不同年龄男女的健身运动姿态。这些男女有的着长袍、有的穿短裙短裤、有的裸背。或做仰身鸣叫、胸部扩张、双手后举的呼吸运动 ;或做伸展、屈膝、转体、跳跃等肢体运动 ;或使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比例尺的课上,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出示如下题目:右图是西乡游泳池的平面图,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100,先量出图中标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再计算出游泳池的实际的长与宽各多少米。(见苏教版《数学》十二册P38第4题。)生1:量得图上的长是2.5厘米,实际的长为2.5÷20100=5000厘米  相似文献   

6.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导引图》。经过考古学家的精心复制,导引图基本恢复原貌,将距今二千多年的“导引”运动重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研究古代导引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湖南近年出土大量先秦文物,展示先秦时代湖湘文化的辉煌。令人震惊的是湖湘文化这一时期的辉煌,许多方面大大超过北方诸夏文化,历史地揭示了湖湘文化哺育出像屈原这样世界级伟大人物的深刻原因。例如,仅出土春秋战国时代的帛画,既多又精,名驰中外,特别是1942年2月在长沙南郊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学术上习惯称为《人物龙凤》图,长为31厘米,宽为22.5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帛画之一。该画以天空为背景构图,布局分左右两部分,右边占四分之三的画面,又分为上、中、下三层。中间是一位向左侧面的妇女,宽袖长袍;人物上头是一只昂首奋飞的“凤”,人物脚下是“一弯月形物”①。画面左边的四分之一,是一条自下向上弯曲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8.
贵刊1998年第5期《巧设“陷阱”引疑启思》一文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纸箱长85厘米,宽61厘米,高12.5厘米,最多可放多少个底面直径为12厘米,高12.4厘米的圆柱体牛奶瓶?”文中说:正确的列式可为:(85÷12)×(61÷12)×(12.5÷12.4)≈7×5×1=35(个)。作者的意思是这样放(如图一): 图一  相似文献   

9.
陆洪飞 《历史学习》2006,(10):34-34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第48页有一幅《导引图(帛画局部)》,图中人物众多,形态各异,然而教材通篇无一文字介绍。教学过程中,不少师生搞不清楚教科书安排这幅图到底有何用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比例尺的课上,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出示如下题目:右图是西乡游泳池的平面图,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先量出图中标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再计算出游泳池的实际的长与宽各多少米。(见苏教版《数学》十二册P38第4题。)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和帛画中有一种图像是执杖,执杖人物一般有三类,一类是老人执杖,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中的老妇执杖(图1);一类是门吏执杖,如临沂庆云山西汉石椁画像(图2);一类是历史文化名人执杖,如石椁、祠堂中的老子、孔子等(图3).还有祖宗先人和神仙等.这些图像的含义何在?本文拟以考古现象为线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辉 《中学历史教学》2004,(10):F002-F002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第48页增加了一幅《导引图》(帛画局部),但课本和教参都没有作出说明。许多师生不明白其中的内容,现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热心提示: 本稿件配合《数学》(人教版六 年制)第七册第五单元内容设计。 题目 一张正方形纸片,剪去宽 为16厘米的纸条后,所剩长方形纸 条的面积为336平方厘米(如图1)。 原正方形纸片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结合 题意观察图1,却无法 解题。我们不妨剪取 与所剩长方形纸条形状相同、面积  相似文献   

14.
<正>在江西教育出版社配人教版教材用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册(第42页)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以往十几年的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这道题是《比例》单元内比较难解决的一道题,错误点集中在将1∶200当作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7日至22日彗星和木星发生碰撞。我国是研究彗星的古国,最早的彗星图就是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图是画在帛上的,帛高48厘米,宽约150厘米,内容包括4部分:云、气、星、彗星,其中彗星排得最整齐,材料最完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研究一张叫做《火罗图》的星占图,该图属京都教王护国寺所有(图版13)。其版式为挂轴形式(高88.7厘米,宽45厘米);上面有表示星宿神灵的肖像图和说明文字。下面,我将对该说明文字作一解释,并尽量澄清所出现的问题。这张图上标有下列字样:《火罗图,于永万二年(公元1166年)六月以慈尊院本奉  相似文献   

17.
2、现存画版 现存画版均系木刻,分大、中、小3种。大的长约110厘米,宽70余厘米,厚约3厘米,中等的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厚3厘米左右;小的长约20厘米。宽15厘米(经幡,“风马”)。大部分画版每块为一面。 《罗汉图》23幅。这23幅画版内容为佛祖释迦牟尼和佛陀的2位弟子;以及16罗汉与部分弟子,还有四大天王。 《释迦牟尼神变祈愿》图15幅。这15幅是释迦牟尼成佛后,有许多外道前来跟他斗法,于是为了调伏傲慢的6师外道,便显示出种种神通,战胜他们,最后使其皈依佛法的情景。 《格萨尔王调伏妖魔鬼怪》图8幅。《莲花生八号》图9幅。主要绘制莲花生的多变身形及其标志和莲花光游戏神通佛位如来。 《藏传佛教八派修道教理》图9幅。绘藏传佛教8派修道教理师承传。八派修道教理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第48页有一幅《导引图》(帛画部分),在教学中,学生经常问这是不是“五禽戏”?  相似文献   

19.
《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是清乾隆年间苏州画家徐扬所绘。画卷全长1255厘米,宽35.8厘米,成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如果我们撇开画家作画是为了颂扬乾隆年间的升平盛世,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一面,去解析一下画卷的实际内容的话,那么将会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是相对于写意人物画而言的。工笔画是用毛笔在绢、布或熟宣上勾墨线,渲染平涂着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大都可看作是工笔人物画。 从战国墓葬出土的《御龙帛画》上,就可以看到以单线勾勒为主,平涂渲染的色彩表现已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用细墨线勾勒,在用色上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