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主要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与举办城市持续“井喷”,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申办赛事城市居高不下等。究其原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知名度等发展营销诉求;提升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诉求以及马拉松爱好者超越自我诉求三者共同催生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热”。存在不足: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粗放管理、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参赛人员猝死等问题。建议: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探索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城市马拉松赛管理模式;加强赛事风险管理,强化赛事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赛事医务监督,构建全程移动救助体系;同时跑马者亦需加强自我保护,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2.
对2013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包括主办城市概况、赛事主题、赛事格局、赛事规模、赛事亮点、赛事奖励、交通管制及后勤保障、企业赞助市场开发7个方面进行解读,总结出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具有提升城市形象、扩大知名度、宣传保护母亲河、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和创造全民参与共建和谐的社会四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海 《围棋天地》2014,(5):103-103
2014年元旦.扬州市棋协在扬州棋院举行2014扬州汉唐楠木杯名人围棋邀请赛.扬州市60多名知名棋手参赛.分设高手组、普通组和企业家组。元旦围棋赛是扬州市棋协的一项传统赛事.新年伊始.新老棋手欢聚一堂,以棋会友.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广霞 《精武》2012,(33):4-5,7
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开展的时间较晚,对举办城市马拉松的热情和马拉松文化的普及相对落后。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搜集历年来我国举办马拉松城市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城市马拉松赛的项目特征、文化特征和安全保障措施。对中国城市马拉松赛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的发展。马拉松赛事不仅是参与人数较多、比赛路程较长的运动项目,还可以很好的介绍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并且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潜力。本文通过对厦门马拉松赛事对厦门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解读;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以期马拉松赛对城市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其他城市成功举办马拉松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拉松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田径项目、奥运会的压轴大戏,极大地体现了人类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我国作为国际马拉松大家庭的一员,在198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目前,每年从1月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到12月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内许多城市都在举办全程或半程马拉松赛,其中不乏一些有世界影响力的赛事。马拉松运动的广泛参与性是其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由于参与人数众多,且体质与健康状况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和运动性意外。  相似文献   

7.
陈丹 《体育科研》2017,(2):28-32,43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选取上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为研究对象,2013—2015年上海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和马拉松系列赛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和归纳在上海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海马拉松运动如何健康良性发展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举办马拉松的城市主要以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为主,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建设健康城市,活跃城市旅游,提升城市文化,有效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影响城市大众对马拉松运动的认知,城市马拉松赛是一项对城市有重要影响且存在潜在赛事风险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9.
品牌赛事对城市创意产业拓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市场需求、资源共享、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延伸4个层面,对品牌赛事带动城市创意产业拓张的内在机制进行论证.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实践表明,品牌赛事对城市创意产业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品牌赛事的市场拓张促进城市品牌的形成,以此带动创意产业要素的聚集;强化城市创意相关产业的内在关联,在体育与创意产业相互延伸过程中,促进城市创意产业的拓张.政府部门应制定更积极的品牌赛事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能力,带动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军 《西藏体育》2006,(1):14-15
2005年9月17日上午,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在拉萨鸣枪。这是在继2004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的基础上,西藏又一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举办的重要赛事。据了解,这次参加马拉松挑战赛的区内外选手人数达到2127人。其中绝大部分的选手是参加5公里的迷你马拉松赛,而勇于挑战自身极限的63名选手则跑完了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赛全程。据悉,比赛仍采用中国田径协会的竞赛规则,设男、女半程马拉松赛。为吸引马拉松爱好者参赛,还设了男、女5公里迷你马拉松赛。本届挑战赛的路线是从布达拉宫广场出发,向西至林廓北路路口,…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运动的角度,运用逻辑学理论进一步阐述桩上徒搏的概念,认为桩上徒搏是在梅花桩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桩上散手和桩上推手的形式,进行斗智较技的武术功法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刘森 《冰雪运动》2004,(5):78-79
速度滑冰教学是东北地区冬季冰上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宜开展冬季体育运动的项目.因此,如何提高冰上课的教学质量对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     
他们不是在球场,就是在通往球场的路上……球队前往客场或杯赛举办地参加比赛,交通工具必不可少。大巴、火车、飞机和地铁等,是球员们除了足球场外最常呆的地方。然而,正是在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之上,一些球队和球员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又捧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最优化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结果表明: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依据辩证唯物观,从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体育的本质。人、身体运动、体育意识是构成体育的3个基本要素:人是体育存在的前提和归宿;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体育意识连接人和身体运动,成为体育的桥梁。体育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发展等而自主选择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体育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自身,促进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危机,因比赛时间段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并有明显的主场效应特征,教练员应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训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情绪的调动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高校冰上课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冰上课学生实施情绪的调动。经教学实验验证,对学生的情绪的调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由裁量权"视角下足球裁判员的判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裁判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证据运用等三方面分析了足球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在世界足球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采用足球裁判职业化、运用"自由心证"的经验法则与理性干预等手段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20.
章运用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基本特征和引起运动员紧张情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临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