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调查法和理论分析法等,对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数目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不同标准看,南京市高校标准体育场地对外部分开放数目比例和非标准体育场地三种对外开放形式数目比例要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不同种类看,合理安排好占有数目比例较大的标准篮球场和排球场对外开放是提升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数目比例的关键;从不同行政区看,栖霞区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开展得较好,浦口、鼓楼、江宁和玄武4区是做好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为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描述了安徽省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了安徽省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的建设性意见,为职能部门和高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与经营管理方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等学校体育场地总体对外开放比例偏低;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在不同标准之间、不同种类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省份之间的对外开放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在开放经营管理上呈学校体育部门管理、个人承包经营、学校专门机构或后勤劳务公司管理、物业公司管理和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管理等基本方式并存局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法规,促使和监督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序开放和规范经营,学校也应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加大法规贯彻力度,采用适合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许贵福 《体育与科学》2011,32(6):110-11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6省城市668所大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相当不充分的结论,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与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分析湖北省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与服务供给的现状,以及湖北省公共体育场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困惑等问题.提出:政府在增加投入的同时适当地退出微观服务领域,灵活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扶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服务建设,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对外开放,资源共享,提高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利用率;充分利用湖北资源优势,打造公共体育服务特色品牌等对策与措施,旨在探索一条湖北省体育场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五普"和"六普"10年间泉州市体育场地总量、场地规模、投资状况、对外开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体育场地的各项指标经过10年的发展,虽有较快速的发展,但平均场地数量相对较少;体育场地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平衡;体育场地的系统分工虽然明确,但场地利用率不高,且管理体系不健全。完善社区体育及体育场地的建设;倡导资源共享,提高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利用率;培育场馆管理人才,加强体育资源的经营管理是推动泉州市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霍宁波  唐磊  董智慧  潘仲友 《精武》2012,(15):64-64,66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重庆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学收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相当不充分的结论,并根据调查站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学较体育场地开放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提高立法层次与强制性,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安全保障责任机制,形成以政府为第一责任方,学校、社会、家庭、企业四位合一的合作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应有的公益性,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是解决“公共体育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体育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矛盾”的重要举措。以“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宁波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实证研究,提出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如何协调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缓解群众体育健身场所不足的矛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体育场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依据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资料,从体育场地的数量规模、分布状况(包括行政隶属关系和系统分布)、投融资情况(包括经济成分和经费来源)、使用情况(包括经营性质、经营收入、对外开放和参加活动人数)等方面对我国区域体育场地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区域体育场地分布失衡的原因.并针对区域体育场地分布的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